IBM研發出手掌大的「330TB磁帶機」,儲存3.3億本書的超大容量完爆市面所有硬碟!

60多年前磁帶作為儲存設備面世,當時IBM推出的半英寸款的磁帶大概只能儲存20MB的文件。後來,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相繼面世,磁帶由於儲存量小、傳送速度慢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但是誰也想不到,三年前索尼研發出濺射薄層沉積技術,將直徑只有7.7nm的極細磁顆粒鋪在磁帶上,實現了高密度磁存儲,當時新一代的磁帶最大儲存量達到了185TB,相比之下硬碟什麼的都弱爆了。

▼最近,IBM和索尼展開合作,濺射薄層沉積技術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了納米級的磁碟,330TB的數據可以塞進一個小盒子了,你單手就可以托起,其儲存量相當於3.3億本書!

據悉,IBM構造的這個磁帶的存儲密度為201 GB/平方英寸,是當前商用磁碟的20倍,這次的新突破意味著磁帶存儲技術可以征戰又一個10年。

不得不承認,科技的發展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看著自己手中「碩大的」1TB移動硬碟,猜想不久就要say goodbye了。

來源:meiobit

磁帶(Magnetic tape)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介質,由帶有可磁化覆料的塑料帶狀物組成(通常封裝為捲起)。由於磁帶是循序存取的裝置,尤為適合傳統的存儲和備份以及順序讀寫大量資料的使用場景。

磁帶的類型多種多樣,可儲存的內容也多種多樣。例如,儲存視訊的錄影帶,儲存音訊的錄音帶〔包括reel-to-reel tape、緊湊音頻盒帶(Compact audio cassette)、數字音頻帶(DAT)、數字線性帶(DLT)、8軌軟片(8-track cartridges)等等各式各樣的磁帶〕。用於計算機的磁帶在1980年代等早期計算機時代曾被廣泛應用,但因為速度較慢,且體積較大等缺點,現在在日常環境中已不常用。

在中文地區的日常使用中,「磁帶」或「錄音帶」通常指卡式錄音帶,因為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在2000年代之前常見。

在臺灣,reel-to-reel tape被稱為盤式錄音帶,Compact audio cassette被稱為卡式錄音帶,8軌軟片(8-track cartridges)被稱為匣式錄音帶。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