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創造美好的家庭能量

轉念,創造美好的家庭能量© 由 Global Views Commonwealth 提供 轉念,創造美好的家庭能量

文│許瑞云

每個人都希望家庭幸福和樂,但卻有很多人因為家庭問題而受苦。我在診間經常看到許多病人被家庭問題所擾,導致身心能量卡住,引起各種症狀或疾病。

我遇過一些個案,案主都是年輕的孩子,初見時往往帶著疏離的眼神和冷漠的表情,一開始總是呈現對世界的無情或與人隔絕的傾向,經常不願意多做溝通。但只要深入了解他們,就會發現這些孩子心中埋藏很多無法表達的愛以及難以發洩的恨。由於不斷討愛又不斷累積怨恨的感受實在太痛苦,所以到最後這些孩子只好變得冷漠無感,封閉自己,斷絕跟他人的連結,以減輕痛苦。

如果能夠耐心疏導這些孩子,真心給予關愛,其實是可以幫助他們活出正面可愛的人生。孩子只有在感到被愛的時候,才能學習如何愛自己和愛他人,可惜的是,大多數的父母因為被迷思卡住,往往無法給出純淨的愛,總是對孩子充滿要求、期待、批評、失望、討厭,或是不耐煩。許多父母以為只要努力工作賺錢,讓孩子的物質充裕,就算是盡了責任,覺得自己為孩子做了許多犧牲,因此當孩子沒有乖乖聽話,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就會對孩子感到失望生氣,甚至會瞧不起自己的孩子。

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很簡單

其實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享受,而是支持、關懷、愛與被認可。但是父母經常覺得孩子做得不夠,總是要他們去寫功課、去讀書,或是叨唸他們不要一直看電視、滑手機、用電腦,有些父母自己卻反而一直看電視、滑手機、用電腦。一味的批評不但無法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懷,還讓孩子感到被否定,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變得缺乏自信。

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很簡單,其實父母都給得起,重點是父母要能擺脫被社會框架限制的迷思,不再以為愛孩子就是給他最多的物質享受。

痛苦往往來自我們期待父母應該有所不同

診間也處理過不少幼年時曾被父母傷害,心中充滿怨懟的成年人。父母親的錯誤行為,自然是父母親該負的責任,我們應該把父母的責任還給父母,而子女則要如實的接受父母本有的樣貌,因為我們的父母很可能小時候就是這樣被養大的,所以他們只懂得用一樣的方法來處理親子關係。

痛苦往往來自我們期待父母應該有所不同、應該改變、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一旦我們的期待跟事實有落差,就容易感到痛苦不滿足。當我們可以看清事實,接受事實,內心自然會平靜下來,處理事情才有智慧。

改變,從自己做起

我們如果不陷入想法的迷宮,就能慢慢做出改變,但如果不從自己做起,只是努力的想改變別人,既看不清楚狀況,又抗拒當下的事實,就很容易陷入情緒障礙裡,最後反而拉大彼此的距離,深化彼此的痛苦。

書裡我分享了許多個案(基於保護病人隱私,文中細節及姓名皆予以更動),從別人的問題裡,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和成長。轉念,並不光是用一個想法取代另一個想法,而是懂得用更寬廣的角度看事情,讓身心得以更自在,家庭更和諧,生命更美好。這也是我撰寫本書《轉念,與自己和解》希望能帶給大家的禮物。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