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最不能得罪的,其實是閒人

父親在政府機關做了一輩子 昨晚他給我講了一件事

他單位中有一個管理公章的人。要知道在政府機關,手握公章的人往往很受人歡迎,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辦事都需要通過他。但這個人不一樣,他的公章,不常被用到,因為他本身是靠關係進入的單位,所以被領導分配到這個閒職。於是他除了偶爾蓋蓋章以外,其他時間都像貨物一樣被閒置在一旁。

我聽到這裡反應不大 這種人不是很常見嗎

父親繼續說。這幾天,伯伯去那個人那裡辦事,手續齊全,但對方就是拖著不批。以各種理由打發伯伯,比如「你這個手續不全啊!」「這個證明要再打一張!」「今天下班了,明天再來吧」。伯伯好聲好氣的找他,結果被拒絕了好幾次。最後脾氣上來,跑去投訴了。我聽完笑了,你單位這人不就是典型的「拿著雞毛當令箭」嘛!真是小人啊!

父親教導我:不完全是這樣。他在崗位上閒的久了,好不容易有人求到他頭上,自然要擺點譜,讓大家覺的他其實還是有點用處的啊!你在職場,一定要小心這種人啊。我點頭稱是,突然有些醍醐灌頂,讓我開始反思以前的思路。俗話說的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想起在大學住宿舍的時候 樓下的生管就是如此

我們學校的宿舍,進出門是要刷一下校園卡才能開門的。有時候急著出門,又忘記帶卡,便只能求著生管行個方便,幫忙開個門。但結果你能猜到的,生管無論你怎麼求,怎麼解釋,都必須要你自己再跑上樓拿一趟,哪怕你出示其他證明來證明自己身份也無解。

這種情況遇到的多了,我們都覺的生管不通人情。於是越發的與生管交惡。偏偏生管每日的工作就是站在樓下,負責監守宿舍大門,來來去去的人她都記得一清二楚。與生管交惡後,她便盯上我們,我們的生活也越發「精彩」。

比如有一次朋友A,在進門的時候忘記帶卡,知道生管肯定不放人。於是打電話讓我下去幫忙刷卡開門。但我開個門讓她進來之後,我們被攔住了——非本宿舍樓學子不能入內。生管怎麼會不認得我們,分明是故意為難找碴。可偏偏A身上什麼證明都沒有帶,我也無法拿出實質性的證明。

三人爭執許久不下,最後我憤怒又無奈的打電話讓另一個女生下樓送來A的學生證,並且在她不知道哪裡拿出來的本子上簽字,這才罷休。最氣人的是,生管最後說了一句話,她說「我知道你是住這裡的,但是我也是按規矩辦事」。

這段經歷,當時只覺的無比憤怒,現在想通了。她們領薪水,就是為了管理「問題」。而常常十天半個月,或是好幾個月,所有人都相安無事,她們無人可管。而如今我們不湊巧的發生了點意外,給她平靜如死水的職業生涯盪開一點小漣漪,她能不抓緊機會發揮作用嗎?

我們與她交惡,她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大把「合情合理的名義」來對付我們,可我們沒有這個精力和能力。理解了這一份情緒,就能理解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同樣的,也就明白一個道理——若你不是領導,那麼閒人別惹。哪怕你不喜歡他,不願交好,那也儘量不要忽視他。

把這個場景換到職場中 也同樣適用

曾經有一次我們團隊在負責運營一個小項目時,其中B是負責配圖,但在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配圖的工作量真的很少,且難度也不是很大。於是在後續開會就沒通知B來開會。B在發現他沒有參與後,開始各種挑刺——「你們這個結論做過調研嗎?」「不行,這個創意太爛了!」「你們這樣做提案絕對不會成功的!」。

B對方案的消極程度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辛苦做出的方案居然首先被自己人反駁,加上B的工作量確實很小,於是就被請出了團隊。

B的行為在現在看來,和小孩子很像,無非是「在刷存在感」。因為他害怕自己沒有發揮作用,他發現自己不被需要,於是無端生事,來證明自己其實「是有用的」,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從「我不被需要」的那份怨念中逃離出來。

每個人都需要被認同;每個人都需要被承認;每個人都渴望著被需要;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很多我們看不慣的事情,換個角度看也就沒那麼值得氣憤。有一些我們看不慣的人,換一個角度看,也是可以被諒解的。

在情商的知識構建中 有一個詞叫「同理心」

就是在人際交往的時候,能體諒對方的情緒和想法,可以換位思考對方的立場和感受,繼而站來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於是理解了「閒人邏輯」後,就該著手應對這種現象。當閒人出現,如果你是負責人,不能忽視他。

眼前只有兩條路:

要麼,增加他的工作量,讓他發揮更多的價值;要麼,讓他出局,直接把這個危機去除。

如果閒人不生事端,那麼屍位素餐;如果閒人閒來無事挑撥是非,那麼你將深受其害。都不是好事。而如果你是閒人的同事甚至未來可能需要他的相助,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對「閒人」的尊敬,同樣不能無視。得罪忙人,忙人也許無精力與你計較;但得罪閒人,對方必定記仇,並且有的是時間與你周旋,你會很吃虧。

偏偏,閒人往往是被我們大眾忽視的那一類人。因為他們不起眼,職能小,發揮的作用很有限。更偏偏,人總有落井下石,自以為高高在上俯瞰世事的一面人性。但往往因此,則更不能被忽視。這種平衡的度其實很好把控,尤其當我們重視這一類人存在的時候,正向循環就會出現。又為何不把控一場?予人重視,與己方便。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