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京瓷定律”,正慢慢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驚人的“京瓷定律”,正慢慢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稻盛和夫曾在發布會上,被現場的記者提問:“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思維方式。”

後來,稻盛和夫在《干法》一書中,解釋了“京瓷定律”:

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這個公式中,熱情和能力的打分范圍都是0分到100分,但思維方式卻是負100分到正100分。

一個人想成功,熱情要高,能力要強,這當然是必需的。

但如果存在一個能大幅度改變人生的決定性要素的話,那一定是思維方式。

因為不管熱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維方式是負數,一切都是負數。

思維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

當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了,人生也會隨之改變。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思維越狹窄的人,越故步自封

大家還記得甲骨文公司的裁員風波嗎?

作為“世界500強”之一的甲骨文公司,曾一度令無數人向往,甚至還有人想在這裡工作到退休。

有人曾透露,甲骨文公司不僅工作強度小,時間自由,還不用打卡上下班,而且工作每滿1年,就可以每周在家多工作1天。

而在甲骨文公司的中國研發中心,工程師的工作更是以輕松聞名。

比如小王,他在公司工作了11個年頭,可以說從沒體會過職場上的艱辛,因為他有很多假期,甚至可以每天在家帶娃,陪家人。

在一片歲月靜好下,小王根本沒想過公司會裁員。

被公司解雇時,許多互聯網大廠向他們拋來橄欖枝,如阿裡、騰訊等。

可小王和他的同事們卻沒有能力接住。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拉起橫幅在街頭抗議:“我們要工作!”“孩子要上學!”“為何下如此狠手!”

看到他們的遭遇,我也頗有感觸:待在舒適圈越久,越容易喪失競爭力。

他們意識不到行業的快速迭代,思維狹窄單一,不知道自己被困在思維的囚籠裡。

除了小王之外,網友@小舟的經歷也是同樣讓人感慨。

25歲時他存了10萬塊錢,想和父母借8萬塊付買房的首付,當時房價是6000塊錢每平米,可以買近100平米的房子。

可父母不同意,覺得等他們去世以後,房子自然就是小舟的,不需要買。

28歲時他存了20萬塊錢,這個時候房價已經漲到了1.3萬元每平米,父母說房價早晚會降下來的。

結果到了30歲,房價漲到了1.8萬元每平米,再想買已經完全買不起了。

他如果在25歲那年買了房,5年以後,自己已經擁有了數百萬的資產。

一個人思維的狹窄,就表現在故步自封上,他們經常一根筋地看待事物,評價一個人也往往只有正反兩面。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思維層次越豐富的人,成就越大

企業家凌軍曾說過關於他兩個員工的故事。

這兩名員工都是他通過校招招進來的,能力旗鼓相當。

剛進公司時,年輕人都沒錢,房子租在北京五環外,每天上下班要4個小時。

凌軍建議說:“你們可以在離單位近點的地方租房,雖然貴一點,但可以節約很多時間。”

員工A立刻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

員工B沒有,理由是:“太貴了,浪費錢,反正我有的是時間。”

A把節約下來的時間,都用在了提升技能上,很快就拿到了各種專業證書,工作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

3年後,A的工資翻了兩倍,而B的工資只漲了800塊錢。

《人類簡史》中寫道:

“人類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改變,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這種改變不只是知識,還包括自我認知和性格。”

思維層次高的人,不會只想著怎樣去存錢,而是會想怎樣利用時間和金錢讓自己增值。

而思維層次低的人,只會盤算著如何存錢,不會主動花錢提升自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身價345億美元。

看了曾毓群的創業軌跡,就會發現“思維活躍”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1997年,全球第一台MP3橫空出世,曾毓群和好友意識到新的電池技術將帶來一場革命,就萌生了自主創業的念頭。

隨後,他們共同創立了新能源科技公司——ATL。

ATL接連解決了電池的蓄電能力和易膨脹等問題,他們的身價水漲船高。

2011年,曾毓群看中了汽車動力這個風口,就將ATL的汽車動力部門打包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家純中資公司——寧德時代。

之後幾年,正如他所料,政府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而他也順勢和北汽、現代、獵豹、路虎等汽車品牌交上了朋友。

他甚至使寧德時代的電池成為特斯拉的核心,而他也被譽為“馬斯克背後的男人”。

人的命運往往會被思維方式所左右,只有勇於跳出原來的布局,以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人生路上遇到的難題,才能真正撐握自己的命運。

只有打破慣性思維,才能見到別樣天地和不一樣的自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上限

美國上將艾森豪威爾還是士兵的時候,有一天,一個軍官前來查崗,突然看見艾森豪威爾戴的帽子很大,大得都快把他的眼睛給遮住了。

於是軍官便問:“你的帽子怎麼這麼大?”

艾森豪威爾答:“不是我的帽子太大,而是我的頭太小了。”

軍官又問:“頭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了嗎?”

艾森豪威爾接著回答:

“我母親教導我,一個人如果遇上點什麼,應該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別的方面找問題。”

他的思維方式讓軍官對他很是稱贊,這也是他後來成為五星上將的起點。

頂尖治療師莉娜·凱曾在TED有一段演講:

“我認為最重要的合作,就是你和你的思維的合作。當你能夠與思維合作,告訴它你想要的,那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曾經,我們總覺得出身決定人生,但後來發現,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思維和格局。

前不久看了《管道的故事》這本書,書裡了講兩位年輕人的故事。

一個叫柏波羅,另一個叫布魯諾。

二人有一個相同的夢想——成為富人。

兩個人同時獲得了一份好工作:把其他村子河裡的水,挑運到本村廣場的水缸裡。

最開始,兩個人都是一樣的流程:提桶—河邊打水—送到水缸。

然後,村民們付錢,一桶水一分錢,提得多,賺得就多。

布魯諾滿心歡喜地說:“我們的夢想實現了。”

他對未來日子的規劃是每天打水,領錢,然後攢錢買衣服,買房子。

柏波羅卻認為這樣下去不行,即使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又能賺多少呢?

柏波羅建議挖管道,直接把水引到村裡。

布魯諾卻認為這是個餿主意,他對每天上班、挑水、領錢的日子已經很滿意了。

後來,柏波羅把時間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時間用來挑水,另一部分時間用來挖管道。

從鋪設管道的第一天起,柏波羅能賺到的錢就變少了,村民們嘲笑他是“管道人”。

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柏波羅的收入都比布魯諾少,布魯諾暗笑柏波羅愚蠢。

然而,等到管道竣工,水直接引流到村裡後,布魯諾卻傻眼了。因為這時他徹底失業,沒人需要他提水運水了。

而這時的柏波羅,憑借管道引水賺得盆滿缽滿。

布魯諾之所以拒絕挖管道,是因為他貪圖眼前的“穩定收入”,根本沒有意識到管道可以在未來創造更大的收益。

我想起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一句名言:

“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一個子兒也不剩,然後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但只要有一支商隊從我身邊路過,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億萬富翁。”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思維方式。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思維方式斗爭或和解。

所以,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要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始。

順豐的創始人王衛曾說:

“一個人成功一次,也許是偶然,但若能長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獨到之處,可能從思維到行為都跟別人不太一樣。”

當你深陷困境時,不妨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突破原有的想法和做法。

學會深層次思考,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

很多人認為人生是未知的,甚至將人生的成敗歸咎於命運的安排。

但其實,不是人生來安排你,而是你在安排自己的人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