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以为孩子很优秀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渾然不知,還以為孩子很優秀

前兩天,帶孩子到姑姑家走親戚,一進門,姑姑就找我哭訴:

我真的快要崩潰了,你表妹這孩子是徹底完了。

昨晚兩點了還在打游戲,看到我進來,立馬裝成在學習,我都看見好幾次了,一直沒說,可昨晚實在忍不住了,和她大吵一架。

當初真該聽你的,狠心一點,早點讓她出去工作!

姑姑坐在沙發上一邊說一邊哭泣,手裡還不忘拿膠水粘著剛剛被她撕碎的考研資料。

但表妹卻毫不理會,房間裡依然時不時傳來王者榮耀的游戲聲音。

表妹今年25歲,大學畢業3年了,一直沒工作,在家考研,考了3次還沒考上,現在又在准備第4次。

剛開始表妹說要考研的時候,姑姑特別支持,心想孩子這麼上進又有想法,砸鍋賣鐵也得供著。

本以為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挺一挺就過去了,可沒想到姑姑這一挺就是3年。

3年來姑姑費心費力,毫無怨言,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的生活起居,承擔著她的所有開銷。

然而,表妹的精力卻壓根沒放在學習上。

對外宣稱一門心思地准備考研,但隔三差五就以放松的名義,外出和朋友聚會;

說是買資料問姑姑要錢,可錢全花在了打游戲上;

嫌家裡太吵就去自習室,卻經常溜出去一天不見人影......

美名其曰學習,不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假努力。

本以為今年她可以吸取教訓,改過自新,努力備考,可誰知還是老樣子。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個詞——新型啃老。

簡而言之,就是以體面的由頭,逃避工作、逃避壓力,變相地行啃老之實。

然而,像表妹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趨勢,尤其是下面這兩種,請一定要引起重視。

第一種:

以學習為由,逃避工作

知乎博主@陸北老師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認識一個孩子,大學畢業後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干脆就放棄了,每天在家不是睡覺,就是打游戲。

後來父母天天嘮叨,他實在受不了了,就謊稱自己要考研,提高學歷。

父母一聽樂壞了,心想孩子終於長大了,干正事了,於是便不再說什麼,全力支持他。

然而他嘴上說著考研,背地裡還是老樣子。

一年接一年失敗,每年都用這個理由把父母騙得團團轉,就這樣在家啃老啃了4年。

無獨有偶,江西電視台《金牌調解》節目中,曾來過一對父女,女兒也是大學畢業4年,一心考研,不找工作。

圖片來源:節目《金牌調解》

剛開始前兩年,父母一直支持她住在家裡,輔助她專心看書考研,但連續兩年的失敗,讓父親開始有點擔心,這樣一直閉門不出地在家學習,會不會讓女兒與社會脫節。

於是,他極力鼓勵女兒嘗試出去工作看看,可女兒卻一點不聽勸,死活不出去。

父親實在沒辦法,只好答應她再來一年,可一年、兩年過去了,還是沒考上,還要繼續考,並且要父母繼續供著自己,否則就“喝農藥”,以死相逼。

孩子愛學習、上進是好事,但已經大學畢業,到了就業的年齡,還以“考研”或“考證”等為借口,逃避工作,不願獨立,這就無異於“啃老”了。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支持孩子追求夢想,但不能縱容他們以“躲”和“啃”的形式去實現。

因為只有讓他們在精神上和經濟上實現獨立,不再依附於你,他們才能真正地長大,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成年人。

第二種:

以創業為由,剝削父母

北京衛視有一檔節目叫《第三調解室》,其中有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王女士的兒子小鐘,創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4年時間花光了262萬元,敗光了北京兩套房,還逼迫母親將最後的家底掏出來,為自己還債。

圖片來源:節目《第三調解室》

剛開始小鐘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工資待遇都不錯,但他卻不安於現狀,開始干一些投機倒把的活,最後被人發現挪用了40萬元公款。

後來母親出面,才得以解決。

後面打算自己創業,無奈能力、經驗不足,以失敗告終,不僅沒賺到錢,還被人騙了一大筆錢,欠了一屁股外債。

母親不忍心他被四處討債,便將北京朝陽區一套平房抵押出去,幫他還清了債務。

可他還是不死心,又打算創業開服裝店,沒多久還是倒閉了,母親又將一套房賠了出去。

中間七零八碎地以找工作、托人辦事為由找母親要錢、讓母親擔保借高利貸......來來回回又欠下了15萬元。

母親愛子心切,加上他又巧舌如簧,就這樣一步步被他連哄帶騙地挖空了家底。

最後還以死相逼,讓母親把僅剩的一處住所賣了,替自己還債。

像這樣以創業為名掏空父母家底的,其實還有很多。

之前安徽無為縣就有一個小伙子,告訴家人自己要去蕪湖創業,開電腦公司,於是父母賣了房子,湊了70萬給他。

不料,他並沒有拿這些錢去創業,而是在酒吧逍遙、揮霍,從此杳無音信,等到父母報警找到他時,他卻在房間裡打游戲。

而美名其曰的“創業”,不過是自己包裝的華麗外衣,用以遮蓋自己啃老、墮落的不堪。

而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精神上支持,但不能一直在物質上去“兜底”,否則只會害了孩子,坑了自己。

不“斷奶”的父母

只會養出“啃老”的巨嬰

這種打著學習或者創業的名義啃老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看似很努力,很拼搏,卻在無聲無息地消耗著父母的財力和心力。

之所以會演變成如今這種局面,和父母的教育往往分不開。

作家沙拉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寫得很有道理:

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因為不忍心孩子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適當時機向他們索要,最終導致他們一輩子艱辛,一輩子向父母索要。

中國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愛孩子,有什麼苦都自己吃,有什麼累都自己受。

但是,一直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孩子,永遠不可能學會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承擔,什麼是感恩,什麼是獨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斷乳”。

指的是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擺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監護,形成獨立人格的過程。

而如果到成年以後,還沒有完成這個過程,就會導致種種問題,“啃老”只是其中最輕的一種。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所以,為了孩子更長遠的未來,請牢記3句話:

1. 父母可以保護孩子一時,但保護不了一世。

2. 該“斷奶”的時候就要“斷奶”,該“狠心”的時候就一定要“狠心”。

3. 愛是隱忍和節制,不是溺愛和縱容。

孩子要自己長大,我們也要學會“富養自己”,現在“薄情”一點,將來才不會養出反噬的孩子,榨干父母的每一滴血汗。

有人說:“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就是藤蔓與老樹。”

老樹不能供藤蔓一輩子,父母也不能為孩子操一輩子的心。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總有一天都需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人生的坎坷和顛沛流離。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往後退一步,斬斷孩子的“依賴”,剪斷和孩子之間的“臍帶”,好好去愛自己。

唯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幼稚、依賴走向獨立與成熟,向真正的獨立社會人轉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