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變而改變!今年的《哆啦A夢》劇場版很有希望成為系列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原因

從本月開始,《哆啦A夢》的新劇場版作品《大雄的寶島》就正式跟廣大觀眾們見面了。而這部作品剛一上映就拿到了周冠軍的票房成績,並且也是以系列史上最高的首周票房實現了開門紅。因此,目前很多媒體都認為今年的《哆啦A夢》劇場版也很有希望成為系列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秘呢?對此,近日有日本媒體撰文進行了解讀。

系列38部作品的票房表現“浮動很大”

從1980年開始,在3月看《哆啦A夢》劇場版就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關於《哆啦A夢》,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多餘的介紹。而今年,新的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寶島》也跟我們見面了。從此前的票房表現來看,作品在上映2天時間裡就獲得了8.43億日元的票房,這個成績比去年上映的《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的同期數據要多出了足足21.8 %。並且之前《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最終獲得了44.3億日元的票房成績,這已經是系列史上的最高紀錄了。那麼今年幾乎也可以認定,歷史紀錄還將進一步被刷新。

關於這次劇場版的走紅,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因素在裡面。首先擔任主題曲演唱工作的,是如今成為國民偶像的星野源。而負責劇場版劇本的,則是之前擔任《你的名字。》的製片人,並且憑藉這部作品創造了歷史級票房的川村元氣。再加上上映之前的一些宣傳活動,都讓人們對作品給予了更多關注。從目前觀眾們的口碑而言,今年的作品表現不俗,毫無疑問會被認為是“佳作”了。

但是從該系列票房的變化趨勢而言,我們可以發現《哆啦A夢》的劇場版票房並不是非常穩定。從圖片上可以看到,其中甚至於出現了明顯的波動。尤其是在2010年之後,票房突然呈現出了大幅度攀升的態勢。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此前大家已經對《哆啦A夢》產生了疲倦的感覺,因此也影響到了票房表現

目前依然在播出當中的TV動畫《哆啦A夢》,是從1979年就已經開播的作品。而到了80年代,作品的劇場版也開始走紅,並且得到了1971到74年、以及1975年到1984年期間出生的小觀眾們的支持。不過進入到90年代之後,小孩子們喜歡的作品類型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劇場版的票房收入可以很鮮明地看到下滑的態勢。不過1996年的時候,因為藤子·F·不二雄去世的關係,社會輿論再度對這部作品進行了關注,於是乎在3年左右的時間當中,票房有了上升的表現。可這種“追悼因素”並不能保持太久,因此到了2002年和2003年時,作品連續兩年票房跌到了20億日元以下。

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原因是少子化。當年那些追《哆啦A夢》的人已經長大,選擇從作品當中“畢業”了。而原本作品應當爭取來的兒童們,在絕對人口方面也逐漸減少。更致命的是,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嚴峻問題。那就是作品的“疲倦感”。到了2002年的時候,TV動畫跟劇場版都已經亮相有20年以上了,並且作品維持了同樣的聲優陣容、幾乎完全沒有變化的創作風格。劇場版的導演甚至於從1983年到2004年都一直是同一人選。於是除了部分死忠粉絲之外,《哆啦A夢》已經變成了“20多年一成不變的作品”。說難聽一點,就是“已經過氣了”。

引發老粉絲們極大反響的“聲優換血”

在2004年的時候,票房成績稍微有所復甦。不過也是在這個時機,官方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調整。原本計劃在2005年3月上映的劇場版暫停,並且從那一年的4月開始,無論畫風還是聲優陣容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樣的變化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當時也引發了不同觀點的碰撞。且不說畫風的問題,新版哆啦A夢的聲音(水田山葵)跟舊版(大山羨代)聽起來似像非像。因此很多從80年代就一直在看《哆啦A夢》的觀眾,覺得“哆啦A夢在我心中的人設崩掉了”“這已經不是哆啦A夢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2006年新製作的劇場版重新復活。但它並沒有立刻在票房上取得什麼明顯的提升。甚至於到了2009年的時候,票房再度跌到了較低的水準。當時就有人分析稱:“就連那些原本還在追《哆啦A夢》的老粉絲,也因為聲優換人而離開了。”

可是上述的問題卻因為時間而被解決了。對大人而言,或許會覺得“跟之前不一樣”,但是如果從小就看水田山葵版的話,那麼小孩子並不會有這方面的糾結。只要作品有趣就足夠了。並且新版的動畫也帶來了不一樣的魅力。在舊版當中,哆啦A夢經常是以“大雄的導師”的形象存在。而新版的哆啦A夢卻會經常跟大雄一起做傻事,展現出了可愛的親和力。再加上現代風格的畫風,也都是舊版所沒有的特徵。尤其是在劇場版當中,這一點被體現得更加明顯。

《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走紅

在贏得了小觀眾們支持的同時,製作組也沒有放棄曾經的粉絲,也就是那些已經長大的觀眾。聲優換血之後,官方製作了13部劇場版,這其中有6部都是對過去劇場版的重製。而重製的對象全部來自於80年代上映的作品。如果是在那個年代看《哆啦A夢》長達的人,現在往往都已經擁有了家庭,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與此同時,他們的孩子年齡也不會特別大,往往需要讓父母陪伴著去電影院。於是重製版的作品就能夠讓父母們產生一種“想看”的念頭。因此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至少解決了聲優換人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此外,在2011年的時候,有汽車企業還以“20年後的大雄們”為題製作了真人廣告。當時就邀請到了妻夫木聰、水川麻美等人加盟拍攝。這也是一種對當年粉絲們的召喚。畢竟那個年代的粉絲如今已經長大,到了該去購買汽車的時候了。

當然,最能點燃老粉絲們熱情的,還是在2014年8月上映的CG動畫《哆啦A夢:伴我同行》。這部作品的聲優雖然還是換血之後的陣容,不過官方在宣傳時卻使用了“看哭你的哆啦A夢”“大人的哆啦A夢”等口號。因此不光感動了很多孩子,也順利吸引了大批成年觀眾到場。最終作品收穫了83.8億日元的票房,比之前的劇場版多出了數倍(由於並非是傳統3月檔上映,因此沒有被算在系列劇場版當中)。

再一次抓住了父母們的心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在2015年之後的劇場版也重現生機。曾經因為聲優換血而離開的大人們,因為《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關係而再度找回了初心。再加上他們又有了年幼的孩子,因此親子一起入場就變成了可能。

與此同時,在2015年之後,社會上也推出了很多將哆啦A夢跟成年人聯繫在一起的企劃。例如此前就有企業展示了66個哆啦A夢像,這在當時引發了強烈反響。此外東京一些地鐵公司也在活動當中使用了《哆啦A夢》的角色形象。

在今年《大雄的寶島》上映之前,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官方對成年觀眾的重視。尤其是星野源演唱的主題曲《哆啦A夢》,在間奏部分讓人聯想起了舊版《哆啦A夢》的旋律,因此深受好評。

藤子老師的信條是“不讓人疲倦”

這麼回顧起來的話,2005年的聲優換血可以算是《哆啦A夢》劇場版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實際上在當時,沿用原本的陣容並不是不可以,而且冒險的嘗試也遭遇了很多反對。但是在製作組眼中,一部作品是有“使用年限”的。與其讓人逐漸覺得疲倦而徹底流失,不如鼓起勇氣來改變一切。從結果而言,《哆啦A夢》的IP價值得到了延續。

實際上,藤子老師生前也有一個“不要讓人覺得疲倦”的信條。這在他的自傳性質作品《未來的回憶》(『未來の想い出』)當中就有所體現。

“為了不變,而去改變”

誠然,將大家熟悉的東西做出重大改變,會遭到“這不是踐踏傳統嗎”“這不是對老顧客的不負責嗎”的批判。但並不是這樣。即便是那些有著幾百年曆史的點心店,也會隨著時代的不同,逐漸推出迎合人們口感的點心。像是歌舞伎和落語那樣的傳統技藝,也都在保留了原本優點的同時,逐漸迎合不同時代觀眾的口味。如果說為了傳統而一成不變,那麼觀眾們遲早會走得乾乾淨淨。

為了保護品牌的價值,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所以才要做出改變。這也是很多煥發生機的老企業所一定會做的事情。當《哆啦A夢》在2005年進行了換血之後,也如同那些老舖子為了延續品牌的生命,而刻意做出的嘗試。

說到底,《哆啦A夢》的原作是從1969年到1996年期間連載的漫畫。其初期、中期跟晚期的風格也並不相同。對藤子老師來說,他也不可能不注意到70年代的孩子,跟90年代的孩子在觀念上的差異吧?

實際上,從2017年7月開始,TV版的風格也再度發生了變化。可見《哆啦A夢》依然是以現在進行時的方式來調整的。可這樣的升級並沒有損害《哆啦A夢》那些最核心的部分。今年的劇場版當中提到的“寶島”,原本也是很多冒險小說當中永恆的主題。而這次則以現代、並且有著科幻風的方式再度進行了演繹。

《哆啦A夢》能夠擁有著如此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也是因為它沒有拘泥於長期傳統所建立的“名聲”,而是時刻打磨自己、不斷進步,從來不畏懼變化,可與此同時又沒有破壞最重要的本質。那麼得到大家的認同也是理所當然了吧?

總而言之,今年《大雄的寶島》以非常棒的方式打響了開門紅,這並非是一日之功。如果媒體以“今年的宣傳不錯,今年的劇情是傑作”的短視觀念來理解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是常年累積下來的成果,為此我們當給予《哆啦A夢》一枚勳章。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