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睡醒後立刻做這8件事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很多愛養生的人來說,

早晨是不能錯過的重要“養生時段”。

「提醒」睡醒後立刻做這8件事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

尤其是起床後這段時間,即使一個很小的動作,都可能給健康帶來影響。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總結出8個常犯的起床錯誤,帶你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一天。

早上醒後別做8件事

醒後立即小便

晚上水喝多了,或者有尿頻、尿急症狀,凌晨常會被憋醒。

如果急匆匆地起身去廁所,往往會頭暈。

睡眠時,人體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各項生理機能都運轉緩慢。

此時突然下地去廁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誘發低血壓,

引起大腦短暫性供血不足,導致排尿性暈厥。

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馬上起身往廁所跑,而要慢慢起身,

在床邊坐上幾分鐘,再慢慢走向廁所。

醒後立即起身

睡醒後,人體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體沒適應過來,血流也比較慢,

不能及時將氧氣輸送到大腦,就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

中老年人還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醒來後先別急著起身,可先仰臥床上做以下活動:

首先,兩手搓熱,乾洗臉數次,然後依次按摩太陽穴、後腦勺、脖子,反覆20次;

其次,兩手半握拳,輕捶腰背部10次,然後捶打雙側大小腿外側;

最後用兩腳跟交替蹬腳心,然後雙腳対掌摩擦,使腳心感到溫熱。

醒後立即工作

有人工作任務緊,醒來後就投入緊張工作。但此時大腦供血不足,

不僅導致工作效率低,還容易疲勞。

醒來後最好睜眼躺在床上,想想一天的計劃,讓正在“休息”的肌肉和血液慢慢“清醒”。

然後緩慢起身,伸個懶腰。

還可以在床上做個小的伸展運動,放鬆全身肌肉:

左腿伸直,右腿彎曲,雙臂水平張開,上身有節奏地扭轉20次;

然後仰臥,身體蜷縮,雙手抱膝,靜止一會,然後緩緩上下滾動20次。

醒後劇烈運動

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晨起適度鍛煉對健康益處很多。

但有些人早上起來就馬上開始進行劇烈運動,

比如仰臥起坐、跑步、廣場舞等,還有人為了趕車上班,一路小跑,累得氣喘籲籲。

早晨進行劇烈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同時打亂自主神經節律,讓人一整天都緊張焦慮,中老年人還容易出現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症。

上班族前一晚應該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要帶的東西準備好,避免手忙腳亂地收拾東西。

路上盡量從容不迫,建議不要快走或者小跑。

如果要起床運動,建議以輕柔和緩的運動為主,如散步、太極拳和八段錦。

醒後馬上進食

胃在清晨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需要十幾分鐘至半小時才能甦醒。

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對較少,如果立即進食,

尤其是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如肉類等),易導致消化不良。

建議晨起後最好先喝一杯水,過段時間再進食。

這一杯水,不僅能補充睡眠時失去的水分,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血管意外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這杯水最好是與室溫相同的白開水,果汁、咖啡、牛奶、淡鹽水等都不適宜。

「提醒」睡醒後立刻做這8件事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

還要注意,晨起飲水不要過猛,一口一口喝對身體更有益處。

醒後立即疊被子

英國金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非常整潔的臥室,

每張床上的被褥裡也至少有1500萬隻蟎蟲。

由於房間裡的塵蟎在乾燥、透露的環境中不易生存,

而疊好的被子會輕易保存人體的溫度和汗液,因此給塵蟎創造了生存條件。

另外,人在一夜的睡眠中排出大量廢氣,其中含二氧化碳等化學物質149種,

從汗液蒸發出來的物質約150種,這些物質都會吸附在被子上。

起床後馬上疊被,這些物質不易散發,導致有害物質積累和微生物繁殖,

不僅改變被子纖維的性質,到晚上再次被人體吸收,從而危害健康。

起床後不要馬上疊被和整理床鋪,而要將被子翻轉過來,

讓被子的內側朝外,同時將門窗打開通風,等洗漱完再疊好被子。

醒後賴床不起

賴床不起的人多數有這樣的感受:

躺久了反而覺得四肢發沉、精神萎靡、頭暈目眩,還不如像工作日早早起床那樣精力充沛。

還有人鬧鐘響了幾遍,才匆忙起身洗漱,這會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自主神經發生紊亂,容易讓人心情煩躁。

英國心理學協會一項研究指出,與起床較遲的人相比,早起者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悅。

不論何時都要養成不賴床的好習慣。

工作日早睡,盡量早起片刻,留出喝杯水、吃早餐的時間。

節假日不要賴床,去早市逛逛,買點新鮮蔬果,

回來做頓早餐犒勞自己,最好是到戶外參加有氧運動,這遠比賴床要更愉快。

起床不拉開窗簾

要想從睡眠狀態中迅速、完全地清醒過來,最好先拉開窗簾,

讓陽光照射進來,給生物鐘一個信號。

「提醒」睡醒後立刻做這8件事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

此時,身體才會停止分泌令人困倦的褪黑激素。

順手打開窗戶,在窗邊站立片刻,吸幾口清新的空氣,

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可使大腦加速清醒。

陰雨天打開臥室的燈,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早晨有個“黃金十分鐘”

在專家眼中,早晨睡醒後是個黃金養生時段,起床前,你可以試著做以下幾件事。

手指梳頭一分鐘

每天早晚用梳子順著經絡方向,從前額正中開始,

以均勻力量,向頭部、枕部、頸部梳劃,然後再梳兩側,動作不要太快。

可以按摩刺激大腦皮層,消除大腦皮層緊張,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和提高頭部的血液循環。

擦面叩齒一分鐘

仰臥床上,兩手擦熱,再擦面20次左右。

同時,配合叩齒36下,將產生的唾液緩慢嚥下,還可用舌頭舔上下牙齦和內外牙齦數次。

可改善面部微循環,減少臉部和頸部的皺紋,固齒健腦。

輕揉耳輪一分鐘

雙耳有很多穴位,每天按摩能起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

用雙手拇、食指捏耳上部,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

然後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壓、揉捏耳輪,使之發熱發燙,然後再向外拉耳朵。

轉動眼睛一分鐘

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

然後突然睜眼,平靜端立或坐定,

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覆5次,

可以鍛煉眼肌,提高視神經靈活性。

伸屈四肢一分鐘

躺平,頭略後仰,兩腳和兩手做伸屈運動,打開一夜睡眠後僵硬的關節。

通過伸屈四肢活動,還可使存留四肢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臟,

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與血,可防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並可增強四肢關節的靈活性。

搓胸揉腹一分鐘

平臥在床,以雙手掌根部依次從上至下、從外至內,搓熱前胸及兩肋,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

再用雙手掌心交替,順時針方向輕摩臍周各20次,有助於改善各臟腑機能。

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

收腹提肛一分鐘

收腹,慢慢呼氣,同時有意識地向上收提肛門,

當肺中的空氣盡量呼出後,屏住呼吸並保持收提肛門3秒鐘。

然後全身放鬆,讓空氣自然進入肺中,靜息3秒,再重複上述動作;

同樣盡量吸氣時收提肛門,然後全身放鬆,讓肺中的空氣自然呼出。

蹬摩腳心一分鐘

仰臥以雙足根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

蹬摩腳心後可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環,有活經絡、健脾胃等功效。

足底中心部位的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

該穴有“安神、醒腦、通關開竅和固真氣”等功效。

左右翻身一分鐘

在床上輕輕翻身。翻身時,人體的肩、臀、腰部同時運動,

可以使脊柱大關節和腰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動,

解除背部肌肉僵硬,使肌肉活動協調,長期堅持能夠增強肌肉力量。

正確起床一分鐘

做完以上動作以後,可以緩緩起身離床。

正確的起床姿勢:先將身體由臥位變為半臥位,

再慢慢轉身,臀部、大腿坐至床邊,雙手支撐床面,雙小腿下垂,

然後全身下地,直立,頭頸部肌肉緩緩繃緊。

來源:toutiao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