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2018年,Vtuber(虛擬Up)這個嶄新的行當在幾乎全世界的範圍井噴,每個月都能看到新的面孔,似乎人人都想過一把虛擬up主的念頭一樣,各種風格各種傾向不同定位的Vtuber嶄露頭角,展現這個新行當的魅力。

但是2019年,這個膨脹過速的行當,似乎也開始遇到一些問題,其中尤為矚目的就是作為虛擬Up主的始祖級別的KIZUNA AI(絆愛)的中之人,被“分裂”成了多個不同的愛,糟糕的運營讓粉絲頗為失望,而其他的Vtuber,也出現了,遊戲企劃部的炎上事件,虛擬Up主盅毒事件,和最近的“蝙蝠妹”引退事件,似乎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規範,也讓整個圈子雜亂無章,後患無窮……

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那麼,這個行業出現頻繁更換中之人,或者沒有保護好中之人權益的如今,於是有人發問了,“ 追Vtuber的時候,你追的到底是中之人,還是他的外表”?如果我們喜歡的角色的中之人被換了,那,我們還會追這個角色嗎?

中之人的重要度高過動畫裡的“聲優”

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要說中之人對於Vtuber的重要度,我覺得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甚至要超過動畫角色的“聲優”。因為聲優主要還是對“聲音的演出”,聲優必須嚴格按照劇本來念台詞,即便有即興的部分,比例也是極少的,至少在絕大多數角色身上,是很少的;而中之人卻是全方面的即興,尤其是直播,如何去維護一個角色的形象,全看中之人的水平,臨時發揮和應變能力,直播的控場能力,這些對於中之人的個人發揮極為看中的Vtuber,確實是一個和一般網紅,也和動畫角色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它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角色扮演,而聲優的LIVE,也不會讓聲優從頭到尾用著角色的思維來講話,聲優也是以“第三者”這麼一個角度,來和你分享故事的樂趣的,這和中之人的定位,和重要度,完全不同,因此我可以說,同一個設定的角色,換了一個聲優,他只是換了聲,但Vtuber換了一個人,哪怕他們聲音都很相似,但可以說是換了一個魂。

這一點,哪怕是聲優本身的人氣,也無法彌補,比如我非常喜歡的聲優阿澄佳奈,她演繹的VtuberNACHACO,我就非常不看好,因為聲音非常可愛,但她的控場能力,實在比同樣是聲優的春日望(絆愛中之人)差太多了。

Vtuber爆紅的原因在於中之人的表現

Vtuber和初音未來都是虛擬二次元偶像,他們成功的異同在於,初音的傳播形式,其實是傳統的御宅文化和同人文化是一樣,初音本是一款發聲軟件,而真正讓初音發揚光大的,是同人創作,無論是同人歌曲、同人繪畫,同人MOD,它的核心還是由官方到同人的衍生;而Vtuber不同,它聚集了網紅文化、一部分的御宅文化,網絡文化的多方位的結合體,她最強大的是真人帶來的互動感和角色個性帶來的新鮮感,大家都知道,動畫、漫畫、遊戲裡那些角色,配音配的再好,都是“死”的,而Vtuber卻彷彿讓這些二次元的角色,“活”了起來,這種互動性的魅力,勢不可擋。而中之人的癖性,可以打破角色設定本身,帶來更多的二次設定,例如彩虹社的Vtuber,大多是這個套路,中之人的表現,就是一個角色時候能成功的關鍵,而不這麼在於形象設計是否成功。

中之人和角色被高度捆綁

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但是,和動畫角色也好,動畫歌姬也好,虛擬偶像也好,虛擬Up主還有一個很不同的屬性,就是被和角色高度綁定,也正是因為中之人的重要性極高,導致這個捆綁性,也會比前面幾種角色,更高。打個比方,春日望本身就是聲優,她如果不做絆愛,去做別的角色的中之人,如果那個角色的設定本身就不對你口味,形象又普通,又缺乏個性,你還會如同喜歡絆愛一樣喜歡這個角色嗎?哪怕春日望把這個角色演繹成了絆愛,恐怕也很難能和喜歡絆愛一樣的心情吧……換成P丸也是一樣的,P丸的能力很強,做露娜中之人之前就小有名氣,但如果她哪天不做輝夜月了,以其他角色形像出現,而這個角色又設定的很無趣,那你還會像喜歡輝夜月那樣喜歡這個新角色嗎?因此我認為,雖然中之人的重要性極高,但是它,還是被和角色捆綁的。

絆愛事件深思:追虛擬Up主,你到底是喜歡外表,還是喜歡中之人?

這其實就像有些人聽到杉田智和的聲音就浮現出阿銀,聽到水瀨祈的聲音就想到雷姆,是比較類似的。不同的是,至少目前,還不存在演繹不同Vtuber的職業中之人存在,可能已經有苗頭,未來能不能成型,還不著調。

不重視中之人,這個行業還有前途嗎?

目前這個行業映射出的,似乎是,運營不是很在乎中之人的權利,只要角色立起來了,中之人就可以不顧觀眾的感情輕而易舉的換,如果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對於Vtuber的特色和發展來說就相當不利,當然,也有可能和我說的,發展出“職業中之人”的存在。那麼如果當“職業中之人”出現,大家還會對Vtuber們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嗎?這要打一個疑問。

我突然想起了那句吐槽日本動畫圈子的話,“業界藥丸”,日本動畫圈,也是這樣,明明畫畫的人就是做動畫最重要的存在,但畫畫的人的利益卻不被看中,如今“中之人”,似乎遇到一樣的困境?果然,還是資本主義的利害,在決定著這些行業的命運和發展?作為娛樂,觀眾只是想看到更好的動畫,只是想看到最有趣的節目,從結果來說,動畫作畫越來越爛,而我們熱愛的中之人也被頻繁更換,我似乎能夠看到這個行業的未來,即便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但一旦環境改變了,有些東西也會變質。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