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講談社青年漫畫雜誌《Morning》的官方推特於15日投稿了附帶漫畫《女兒的朋友》介紹文的廣告動畫。由於這部漫畫描繪了40歲男性與未成年女高中生之間的“關係”,在推特上引發了贊成派與反對派的激烈討論。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漫畫家萩原朝美連載的這部作品是一部“贈予在社會中壓抑自己的現代人、'Middle age·meets·girl'的故事”。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該作講述了疲於生活工作的男主角從女兒的朋友那裡得到治癒的故事。而在漫畫第1卷中出現的與女高中生接吻、第2卷中出現的在旅館中與女高中生相擁的情景更引發了熱議。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由於漫畫中的女主尚未成年,推特上出現了大量“這是煽動犯罪”、“助長了對兒童的性榨取”的不滿意見。中止連載以及要求“分區”的意見也引人注目。(這漫畫瘋狂在開車邊緣徘徊......)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所謂的“分區”,指的是在保證表現自由的同時,讓性描寫等過激的表現遠離青少年,並且考慮到不想看的人的情況,對銷售、陳列的場所進行隔離。例如最近“宇崎醬”的獻血廣告就成了討論的焦點。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面對《女兒的朋友》的批判,越來越多的人表示,應該將漫畫作品中的“創作”和“現實”區分開來。

此外,因為假定該作面向的是成年讀者,所以認為該作已經在銷售區進行了隔離的觀點也有出現。

《女兒的朋友》引發熱議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

那麼你覺得像《女兒的朋友》這樣的作品是否合適?“創作”與“現實”是否應分開對待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