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的「馬賽克」進化史:從「接髮」到「聖光」再到「花衣服」

提到馬賽克,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萬惡之源」。

不過其實在沒有完整的分級制度的情況下,馬賽克也是保護未成年人成長、讓作品能夠安全呈現在一般觀眾面前的必要手段之一。

「馬賽克」的由來

馬賽克是一種圖像處理方式,通過將影像特定區域的色階細節劣化、並造成色塊打亂的效果,讓畫面本來的面目變得無法辨認,最終達到和諧的目的。

因其產生的色塊形狀,很像源於古希臘的「錦磚」,因此便被稱為「馬賽克」(英文:mosaic,中文音譯:馬賽克,所以也有人習慣將小塊拼接的磁磚稱為馬賽克磚)。

這種為圖像/影片打上馬賽克處理的手段,也被簡稱為「打碼」。同時,無論是馬賽克狀、高斯模糊、遮擋等任何一種形式的圖像和諧,也都被統稱為「打碼」。

坊間曾流傳著一句名言,「馬賽克是阻礙人類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不得不承認,馬賽克的確會對原片想要表現的色彩和畫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降低觀眾的觀影體驗。

「打碼」的方式

由於在下接觸的作品數量有限,這裡舉幾個例子,都是自己接觸過的,並不全面,歡迎各位協助補充。

1.飄逸的接髮:

接髮顧名思義,就是將角色原本的頭髮延長一部分,用髮絲來遮擋歐O。

這種方式究其本質也是遮擋,當然只適用於長髮角色。不過比起簡單粗暴的黑洞來,它仍能具有一定合理性,只要處理得自然,對畫面觀感的影響也並不是很大。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個,是因為「接髮」這種打碼方式,在所有的「馬賽克」裡是在下第一個遇到的。

作品是《亂馬1/2》漫畫,「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版的,第一話亂馬和當時還是長頭髮的小茜,在浴室裡「坦誠」地狹路相逢時,出版社幫小茜胸前遮掩的方式,就是這種「接髮」。

這麼說吧,要不是長大後看了無修的版本,可能有些讀者會跟我一樣,還以為原畫就是那樣呢!

畢竟前幾話裡小茜也是長髮女孩,我以為作者為了避免尷尬,把她頭髮畫得更飄逸了一些。

2.「正經」的馬賽克vs「不正經」的馬賽克:

接下來,到了網路時代,和諧的方式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馬賽克」,也就是前文說的色塊打亂效果。

不過阿昴這邊想把高斯模糊也算進來,因為都是一種讓畫面變得模糊的方式,只不過一個是色塊化的,另一個是讓畫面的清晰度直接糊掉。

哪一種效果更好呢?不好說,主要看面積。

比如大家熟悉的《盜夢偵探》,兩版對比之下,當然還是馬賽克這版看上去更好一些,畢竟它讓女主留下了露臉的機會。

而高斯模糊這張……什麼鬼?肉色的東京鐵塔?

這麼簡單粗暴的處理,也太不用心了吧?幀數又不多,打碼的範圍減小一點不可以嗎?

顯而易見,這就是「正經」的馬賽克(為了過審正常遮擋某些部位),與「不正經」的馬賽克(簡單粗暴的處理,全糊上,讓你什麼都別看了)的區別。

當然,網路上流傳的動畫圖片中,還有些是更加「不正經」的馬賽克。

人家明明是普通的內容不需要處理,卻硬是要打上碼,看起來反而會引發某些奇怪的聯想。

3.神聖的曝光——聖光:

馬賽克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隨著後宮動畫的興起,又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打碼方式,那就是「聖光」。

它顧名思義,就是用超級亮眼的白光,將需要和諧的部分遮擋起來。比起像「接髮」那樣需要動腦筋、又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遮擋物,或者用黑色塊去遮擋,使用聖光顯得更加強大又簡單。

它不但能讓尷尬的畫面變得和諧,其神聖的光輝,更能使觀看者的心靈得到深層次的淨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因為這些優秀的特性,加之操作起來也十分簡單,因此聖光至今為止,也仍被廣泛應用著。

不止是後宮動畫,就算在一般動畫作品中,血腥的畫面也可以使用聖光來遮擋。這樣既減少了恐怖的程度,也能給人繼續追番的勇氣。

(相對的,有光就有影,有「聖光」當然也就有「暗幕」,但是出於個人喜好,暗幕在這裡就不多提了,和聖光的原理差不多。)

4.精美的印花內在美,和黑色短褲:

其實這應該和接髮一起算在遮擋物當中,但因為需要根據畫面進行合理性特殊處理,所以就把這種形式單獨列出來了。

《亂馬1/2》漫畫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b站在2020年4月新番《格萊普尼爾》進行過後期處理,不但幫角色畫上了加長版的內在衣物,還加上了漂亮的印花,少女心十足。

至於短褲,黑色的也不錯,讓人想起了砲姐,看起來非常霸氣喔!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