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可能會發生什麼?

2022年已經過去,2023年已然到來。

過去一年,俄烏衝突持續升級,多國政壇震盪更迭,氣候災害頻發,新冠疫情仍在肆虐。

2023年,世界會如何?

─────

地緣政治

俄烏衝突仍將繼續

俄烏衝突是2022年全球範圍內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之一。美國《外交政策》雜誌12月25日將該衝突定性為“2022年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

俄烏衝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持續緊張,雙方衝突的規模、後果和影響範圍不斷擴大,美國等西方國家又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措施,涵蓋能源、金融、糧食和國防安全等多個領域,不僅給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發展造成衝擊,也使全球地緣政治、經濟面臨極大的不穩定性。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31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全境已拉響防空警報。

時間進入2023年,俄烏衝突的走向如何?多方認為,俄烏衝突還將繼續。

即將離任的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副主任梅琳達·哈林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的採訪時表示,俄烏之間的衝突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指出,美國及其盟國將尋求新方式製裁俄羅斯。《經濟學人》的預測則較為謹慎,認為俄烏衝突將以何種方式繼續仍未可知。

對於俄烏雙方的衝突,聯合國方面呼籲俄烏兩國在2023年底前結束衝突。據美聯社報導,在2022年12月19日的記者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雖然近期無法預測俄烏通過談判結束衝突的前景,但他呼籲盡一切可能在2023年底前停止衝突。當地時間12月28日,古特雷斯在發表的新年致辭中再次呼籲,通過對話結束衝突,讓2023年成為恢復和平之年。

─────

世界政壇

多國迎來重要選舉

2022年是全球選舉年,韓國、法國、巴西等國舉行總統選舉,美國舉行了中期選舉;2023年,全球多洲的國家也迎來重要選舉。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9日,土耳其安卡拉,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發表了新年致辭。

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計劃在2023年6月18日前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是否會繼續連任成為關注的焦點。根據土耳其憲法,總統只能連任兩個任期,每個任期5年。埃爾多安在2014年當選總統,但因為在2018年提前進行大選,其任期將在2023年結束。《金融時報》預測稱,埃爾多安有可能通過修改憲法等方式延續任期。

在亞洲,印度多邦將舉行邦議會選舉。綜合印度新德裡電視台(NDTV)和英國《經濟學人》消息,2023年印度將有9個邦舉行選舉,這對於印度現任總理莫迪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莫迪將盡其所能幫助其黨內候選人贏得選舉,為其延續第三個任期鋪路。泰國、柬埔寨和緬甸也將分別在5月、7月和8月舉行大選。

2023年也是非洲多個國家的選舉年。非洲新聞網梳理髮現,2023年的關鍵選舉包括2月尼日利亞的總統大選、6月塞拉利昂的總統和議會選舉、10月利比裡亞總統和議會選舉以及12月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總統大選。此外,捷克、塞浦路斯、愛沙尼亞等歐洲國家也將陸續舉行關鍵選舉。

─────

全球經濟

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

2022年,全球經濟經歷了困難的一年;2023年,全球經濟前景仍比較“黯淡”。

有觀點認為,2023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

來自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的經濟主管凱·丹尼爾·諾伊費爾德表示:“因全球央行為應對更高的通脹採取鷹派政策導致利率的上升,世界經濟明年預期將會面臨衰退。”英國《經濟學人》的評論更為肯定,認為2023年全球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相關研究機構的預測也說明了這一點。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2年10月發布的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22年11月22日發布類似的預測稱,2023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將放緩至2.2%。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5日,德國威廉港,“東方海外英國”集裝箱船停泊在集裝箱碼頭。

“2023年的全球經濟充滿挑戰,”花旗私人銀行歐洲、中東和非洲投資戰略和經濟主管紀堯姆·梅努埃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他的團隊預測,除了2020年和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外,2023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是過去40年來最慢。

也有觀點認為,無論世界經濟衰退與否,許多國家仍可能繼續忍受通脹上升等痛苦。

《經濟學人》指出,全球通脹仍處於大約兩位數的高位。在此通脹背景下,歐洲能源價格和利率不斷上升,意味著歐洲的2023年會是艱難的一年,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的經濟也可能陷入低迷。

─────

氣候變暖

升溫或不會超1.5℃

美國經歷颶風和暴雪、歐洲多地出現破紀錄的熱浪、巴基斯坦遭遇洪水侵襲……2022年是氣候災害頻發的一年,這與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氣候持續變暖有關。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8日,美國布法羅,美國國民警衛隊在一場創紀錄的冬季風暴後協助恢復工作。

2023年,類似的氣候災害是否還會出現仍未可知,但外界稱,氣候變暖問題仍需關注。

此前,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規定了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C的措施。根據世界氣象組織2022年發布的報告,2022至2026年,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年均溫度暫時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C的概率達50%。

這會包括2023年嗎?英國《金融時報》和《衛報》的多位撰稿人認為,不會。

《衛報》進一步指出,2023年,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將由阿聯酋主辦。此前在埃及舉行的COP27談判就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達成協議,以幫助和重建遭受氣候災難的脆弱國家,預計今年將圍繞該基金的運作方式展開激烈爭論。

─────

醫療衛生

及時接種疫苗十分重要

2022年是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三年;2023年,新冠疫情能否徹底終結仍有待觀察。

路透社稱,世界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走出疫情的陰霾,迄今為止,新變種仍與奧密克戎密切相關,其嚴重性等尚未發生根本改變。

以美國為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了這種新變種,高於前一個星期的20%。在美國東北地區,約75%的確診病例感染了XBB.1.5。不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門主任芭芭拉表示,沒有跡象表明XBB.1.5會比其他奧密克戎變種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但新的一年仍然不能降低對新冠病毒的警惕性。

早在2022年12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就表示,降低對新冠病毒的警覺性可能為致命新變種的產生創造條件。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全球各國政府集中精力為高危人群接種疫苗,例如60歲以上的人群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此外,2022年12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國同意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初稿,旨在保護世界免受未來大流行病的影響。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傳染病專家和流行病學家傑西卡·賈斯特曼也表達了類似的擔心,稱2023年有可能出現新的變種。他告訴CNN,為了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人們在新的一年繼續及時接種疫苗很重要。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美國最新加強針接種率(5歲以上)僅有14.6%。

友站推薦,「借錢」服務 「私人小額借款」找安貸,「線上借貸」安全快速沒煩惱 「快速借錢」首選 「安貸 」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