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任何歷史悲劇一樣,大屠殺只能事後看待,其可怕的整體性。

就像任何歷史悲劇一樣,大屠殺只能事後看待,其可怕的整體性——1100 萬人死亡,其中600 萬人是猶太人——常常使試圖理解其肇事者的行為和理由的嘗試顯得不正當,甚至是侮辱性的。可以說,只有純粹的邪惡才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人為災難,而解釋這些廣泛的戰爭罪行的積累只會使罪犯選擇的非人道、種族滅絕道路變得人性化。

我向你保證,這不是我的本意。只有研究災難的前奏,才能防止此類暴行重演。以下是導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謀殺的五個步驟。

1.美國移民配額

  1880 年至 1914 年間,至少有 750 萬人從東歐移民到美國,這是「第二次移民潮」的一部分,超過 2500 萬人來到美國。到 1900 年,紐約市下東區居住著約 50 萬新來的猶太人,每英畝人口超過 700 人,使其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社區。

與當今被誇大的「替代論」擔憂相呼應的是,許多白人(主要是新教徒)開始擔心自己會被每年湧入的羅馬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淹沒並失去投票權。許多人也對外國出生的疾病在移民典型的狹窄、貧困的生活條件下蔓延以及由於大量非技術工人過剩而壓低工人工資表示擔憂。

因此,在 1924 年 5 月——早在希特勒上台或大蕭條優先採取經濟保護措施之前——美國就通過了一項配額制度,對來自東歐和南歐的移民進行嚴格限制。這些法律以及普遍的反移民公眾情緒將發揮關鍵作用,阻止受迫害的猶太人在未來二十年內獲得重要的潛在著陸點。

當歐洲猶太人最需要庇護時,移民配額阻止了他們從洪水變成了細流。到 1938 年,光是德國就有約 30 萬絕望的猶太人申請移民美國。僅接受了 20,000 名。

2.大蕭條

  如果沒有世界範圍內的蕭條,大屠殺幾乎肯定不會發生,因為廣泛的經濟崩潰對於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至關重要。

1929 年10 月,華爾街股市崩盤為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德國工業開始崩潰——速度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快,因為該國經濟仍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復甦。德國的失業率從1929 年健康的4.5% 飆升至 1932 年為 24%。

在試圖透過經濟援助陷入僵局後,1930 年舉行了新的選舉。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將猶太人和共產主義者當作替罪羊,六年前,他因試圖推翻政府而因叛國罪入獄9 個月,他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又名納粹黨) 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贏得了107 票德國國會大廈席位增加了 95 個,令人震驚。

隨著他的反猶太主義謾罵在日益貧困的民眾中愈演愈烈,希特勒於1932 年競選總統。絕望的、因此易受影響的公眾聽到他發誓要把德國人放在第一位,指責猶太人和其他被認為不夠德國的民族加劇了經濟困難。他乘飛機發起競選活動,打出了“希特勒超越德國”這一不祥的雙關語口號,將其排在現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之後。

儘管猶豫不決,馮興登堡還是在 1933 年 1 月 30 日任命希特勒為總理,以幫助組建一個更容易治理的聯盟。諷刺的是,考慮到馮興登堡臭名昭著的同名飛船,他的政府很快就會崩潰。

3.德國國會大廈火災

  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應該聽從他的直覺。他知道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很危險,但仍任命希特勒為總理,賦予他倒數第二個權力。

一個月後,也就是 2 月 27 日,路人聽到德國政府所在地德國國會大廈玻璃破碎的聲音。大火很快爆發,燒毀了建築物的宏偉圓頂和主室。警方以可疑的效率當場逮捕了一名同情共產主義的 24 歲荷蘭移民。

該事件是否為納粹指揮的假旗行動仍不清楚。顯而易見的是,這正是像希特勒這樣的機會主義者掃除所有剩餘反對派所需的災難。

希特勒迅速行動,精心策劃了名為《保護人民和國家法令》的無傷大雅的法令。該法與歷史上民主國家的災後立法相呼應,廢除並限制了個人權利。以安全為由,集會權、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被暫停。該法案還取消了對警方調查的限制,允許希特勒無限期監禁政治對手——移民、共產主義者,尤其是猶太人。

骰子已經鑄成。德國議會被譽為祖國的大救世主,三月授予希特勒幾乎完全的控制權。到了年底,所有非納粹政黨和工會都解散。隔年馮興登堡過世後,希特勒合併了總統和總理的職務。他現在是元首——德國不受約束的獨裁統治者。

4.Kauft Nicht bei Juden」:邊緣化猶太人

  獲得絕對權力後,希特勒立即將猶太人與主流社會隔離。

1935 年,所謂的紐倫堡法案將納粹意識形態中幾個突出的種族主義觀念制度化。猶太人被剝奪了公民權,被剝奪了公民身份,並被禁止與「德國或與德國有關的血統」的人結婚。猶太人被軍隊開除,無法成為醫生。個別地區逐漸通過了更嚴厲的規定;例如,在杜塞爾多夫,市立醫院不再接受猶太人。

接下來是經濟崩潰。德國下令政府機構和知名公司進行全面的「雅利安化」。猶太人的經理和工人被解僱,猶太人擁有的大型企業轉移給非猶太人。到 1938 年,猶太人擁有的企業減少了三分之二。

1936 年,德國同時主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並希望向日益懷疑的國際社會展示寬容的面孔,在經歷了短暫的喘息之後,對猶太人的迫害又重新開始。從 1937 年開始,猶太人被要求向政府登記其財產,這顯然是大規模沒收財產的障礙。政府支持的對猶太企業的抵制活動激增。

在希特勒統治的頭六年裡,他頒布了 400 多項法令來規範猶太人生活的各個層面。隨著納粹吞併領土——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波蘭——他的法令控制了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光是波蘭就有 330 萬)。

但隨著帝國的發展,希特勒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猶太人太多,無法被邊緣化。

5.方便的暗殺:水晶之夜

  有一個事件特別強調、加劇和加速了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水晶之夜,即碎玻璃之夜。在猶太人擁有的企業、猶太教堂和住宅遭到破壞後,德國和其他納粹控制地區的街道上散落著破碎的玻璃,這一事件的名稱恰如其分。

希特勒直接按照獨裁者的劇本行事,利用一次小小的暴動來煽動大規模的反猶太攻擊。1938 年 11 月 7 日,17 歲的波蘭裔德國猶太人赫歇爾‧格林斯潘 (Herschel Grynszpan) 進入德國駐巴黎大使館。當得知他的父母被從德國驅逐到波蘭(尚未被納粹入侵)後,格林斯潘開槍打死了一名德國大使館官員恩斯特·馮·拉斯(Ernst vom Rath)。

希特勒瘋狂而無節制的反應是對猶太人發動全面的屠殺,偽裝成平民對一名低級使館官員被謀殺的自發性反應。事實上,這些「反應」是政府批准的清洗行動。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宣稱「世界猶太人」密謀謀殺馮·拉特(Vom Rath),並宣布,雖然「元首已決定…黨不應準備或組織示威活動,但如果示威活動自發爆發,則不應將其受到阻礙。”

隨之而來的是破壞,最重要的是,事態升級。除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外,大約 30,000 名猶太男性被逮捕並送往當時剛建立的集中營——這是第一起嚴格以猶太人身份為理由的大規模逮捕。希特勒還向猶太社區徵收十億德國馬克的“贖罪稅”,作為對基礎設施破壞的賠償——這是大規模財產沒收的又一前奏。

友站推薦 : 97速借網

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97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

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 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