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80後「香港仔」,十年來致力於復興漢服,林志玲穿著他做的漢服登上紐約時代廣場,驚豔了世界!

漢服在今天仍然是死的,我希望讓它活過來。——鐘毅

5月16號,林志玲穿著中國漢服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在這年均客流量近1億人次的“世界十字路口”,中國文化被弘揚,“登場了,東方美”,驚豔了世界!

一襲豆青色漢服,素雅簡潔,精致的工藝皆藏於細節中,柔美溫婉,盡顯出東方女性的內斂端莊美。

作為《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的分享人,林志玲在節目中這樣說道: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飾和禮儀,歷來是一個民族最外在的文化傳承。漢服,不是停留在明代王朝的舊衣,而是沿襲傳統的時代正裝。”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在優酷上

搜索觀看《了不起的匠人》

漢服,漢人的服裝。始於黃帝,定型於周朝。

它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征。

演員徐嬌身著漢服

我們所看到的,林志玲身著的這件漢服,正是由這個80後“香港仔”鐘毅手工制作而成。

鐘毅說道,“漢服在今天仍然是死的,我希望讓他活過來。”

他十年來都致力於漢服的復興工作,只願漢服能流行起來,而不是只存在於歷史中。

“漢服與和服、韓服或是歐洲西方的西服都是一樣的,但漢服卻被忽視了。”這是讓鐘毅最為心痛的。

“漢服不是遙不可及,應該是伸手可觸,它和掛在博物館裡的服裝價值不同,一定是有人穿出來的。”

它應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至少是重要或特殊場合時,最常用到的服飾。

所謂時尚,不單單指在某時段裡流行的文化。時尚代表的是一定的高度,一種崇高的東西。

正如美好的東西(漢服),永不過時,這也可以是年輕人的時尚。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淘汰,只會越來越珍貴和經典。

為了讓漢服回歸現代生活,鐘毅始終不忘初心。大學時鐘毅堅持一年穿著漢服,身體力行的普及漢服文化,就是讓大家能多關注到漢服。

他第一次去女友家拜訪時,穿著的就是自己做的一件交領漢服。

雖然女友家人沒有特別說什麼,但是內心覺得這個小伙子很奇怪,當然他們的疑慮也是正常的,畢竟他的穿著是很不同於普通所見的。

但是鐘毅的女友很支持他的漢服堅持,還和他一起踐行著,一次他們穿著漢服去到一家日本料理,為了不讓大家將“和服和漢服混淆”,為此還專門寫了一張紙條:“這不是和服,是漢服。”

他那堅持執著的態度,更是打動了她。

將漢服穿於日常,這對於鐘毅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可時常會引來他人異樣的眼光,有人以為他在cosplay,有人嘲諷“道士下山”,也有人當成和服……

在這一年的堅持裡,鐘毅發現僅僅靠穿著漢服服飾,並沒到達讓人們認可和關注的程度,所以他開始思索,漢服在現代生活裡,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為了讓自己對漢服有更明清的認識,鐘毅跑去圖書館和博物館,翻看查閱大量關於明清染織、織布、紡織等方面的書籍資料,漸漸有了自己的見解。

在學習和摸索的過程中,鐘毅反復研究,逐漸清晰了對漢服的概念,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復原漢服的決心。

“我們常常誇在嘴邊,中國有五千年文明,然而跟其他的國家相比,為什麼我們連一件衣服都做不好?”這不得不引人深思。

然而,真正說起鐘毅對於“漢服”一詞的認知,還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上讀到過:清人入關,削發易服,漢族一直沿襲數千年的服飾傳統,就此斷裂。

幾千年的傳統服飾,就這樣斷了。這讓鐘毅十分的心痛和無奈。

現代人對於漢服的了解甚少,更無從談對於它的傳承和保護意識。

而在一些電視歷史劇中,裡面人物服飾的著裝,混亂得讓人無力吐槽,“毫不誇張的說跟星球大戰有的一比。”

 

鐘毅說道:“看到影視劇中和民間團體中很離譜的衣服,我有怒其不爭的感覺。”

他只希望,人們能更加用心的去做,而不是“妖魔化”,多花一點心思,去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歷史劇是一個很重要的片種,他把一個民族的過去,用我們現代的手段還原傳達出來給觀眾,它可以說是一個民族的軟實力的一部分。”

他甚至願意給影視劇提供一套有體系的明制服飾(漢服多以明代為依准)參考,“不要錢都行”。

鐘毅發現,在市面上,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漢服,做工太過粗糙,這很容易讓大家對漢服產生誤解。

所以他決定,做出真正的漢服,傳遞正確的服飾觀念。

但是,想要做出真正的漢服遠比想象要更加復雜。

鐘毅跑遍面料市場挑選布料,不斷的嘗試研究,無論從設計畫圖到布料的定制,再到剪裁、縫制,每一步都是親力親為,只為做出像樣的漢服。

有一款“雲錦實地沙”布料,鐘毅花了一年的時間和工廠對接,經歷了7次打版失敗,但他一直並沒有妥協,直到打出第8版。

還被業內人嘲笑,布料復雜又不實用;被工廠嫌棄,數量不少,沒錢賺。

但鐘毅始終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做漢服。一針一線,一鈕一扣……十分的考究,只做最精致的手工服飾。

務必將老祖宗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傳承到極致。

漢服的制作首先還得從畫圖開始

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

鐘毅開始手繪設計紋飾

手繪完成

接著就是電腦繪圖

用電腦畫出圖案

便於後續面料生產編程

而其中較為考驗人的就是剪裁

傳統服飾以自然平面大片裁剪為特征

平面裁剪,講究寬衣博帶之美

對於面料的要求極高

稍不行就廢了

為了做好剪裁與縫制

鐘毅請來有著多年裁縫經驗的薛師傅夫婦

薛師傅負責裁剪,薛太太負責縫制

縫制時,前面4條金邊,後面4條金邊

總共8條金邊,來來回回要走24道線

衣服大體完成,再就是熨燙

熨燙十分講究功力

面料的不同質地和服飾的不同部位

都會決定熨燙方式不同

而這一件漢服,往往要做幾個月

有時候甚至要花上大半年

從每一處結構工藝,到每一寸花紋圖案

都是極其磨時間

最後成形

鐘毅會將它懸掛在衣架上

充滿儀式感地在腰帶處打個結

這樣,一件漢服才算完工

從一開始的不被理解和被行業取笑,到如今鐘毅的明華堂已成為圈內公認的

做工最嚴謹的漢服。

為了讓漢服更多的走進人們日常的生活,鐘毅還在不斷的努力和創新。

為此鐘毅設計了一款“鳳鸞雲肩通袖圓領袍”,讓漢服在現代婚禮上更加喜慶,又具有傳統的美好寓意。

其實,讓鐘毅最為開心和滿足的是,他做的漢服被人們穿著在得體正式的場合,被詮釋得十分美。

鐘毅的客戶中,有一個群體是海外華人,他們雖然身處異國,但是對於漢服的珍重之情溢於言表,表達著他們的家國情懷。

讓鐘毅印象深刻和感慨的是,有一年,一位新加坡的顧客,訂了很多套漢服,整個結婚過程,完全按中國的習俗,包括給新人梳頭,“一梳白發齊眉,二梳白頭到老。”

或許,讓漢服真正流行起來,這可能需要時間,但至少我們能做的是,更多去關注到這些匠人們,去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後代的人。

在這個時代,有人專注於朝前。也有人,在著力連接過去。

無論如何,我們不該丟棄那些,曾經植根在我們心中的文化隗寶。

 

素材來源《了不起的匠人2》

這個時代所欠缺的,正是我們該去傳承的。

素材來源《了不起的匠人2》

文 / 創意果子 ( ID:cygz999 )

THE END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