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士林「玉蘭花阿嬤」累到趴在地上睡著!阿嬤「不敢回家的原因」連警察都看不下去了...

一名女學生在自己的臉書上PO文,某日經過台北捷運士林站的時候,看到了一位老婆婆在街頭賣著玉蘭花,她指出當時是晚上12點,但是老婆婆還是沒有打算回家。

她說:“阿嬤趴在自己的膝蓋上睡著了”,雖然她有試著勸老婆婆趕緊回家休息,但是老婆婆堅持要賣完才能回家,女學生心疼地說:“可惜我的錢帶不夠,但其實還有別的路人在她睡著時,偷偷放零錢。”

 

女學生在臉書上表示,雖然這是她第一次看到老婆婆,但是朋友跟她說老婆婆已經在這裡賣花很久了,而且許多經過的路人都十分有愛心,都會掏出零錢買幾朵花才離開。但是,由於最近要開始變天了,氣溫開始慢慢變冷了,她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心大家:“這麼晚了阿嬤一個人在那邊也很危險,有經過士林站的大家可以去跟阿嬤買花,花都很新鮮都香香的唷!”

文章PO出後,也有其他網友PO出了其他的照片,表示婆婆已經在那邊擺攤很久了。聽說婆婆必須要支撐家中的經濟,還要養年幼的小孩子,所以才必須每天都不畏風雨地前來擺攤。而且不管天氣多麼寒冷,她為了家人的生計,都還是會出來擺攤。

 

許多網友看過她的PO文後都表示,下次經過士林捷運站時,一定會特地找到這位辛苦的玉蘭花婆婆,用新台幣讓婆婆早點回家休息,不要讓她如此辛苦地在街頭接受風吹雨打。

一起把這位辛苦的婆婆分享給大家看,如果大家有機會經過台北捷運士林站,只花你幾十元跟一點點時間,就可以讓這位婆婆早點回家喔!

玉蘭學名Magnolia denudata),別名白玉蘭上海市市花)、望春花玉蘭花木蘭花,原產中國中部山野,現世界各地庭園常見栽培。中文中慣稱含笑屬的

白蘭學名Michelia x alba)為「玉蘭花」,但實際上兩者為不同種不同屬的植物。

目錄

  [隱藏] 

形態[編輯]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5m。樹冠卵形或近球形。幼枝及芽均有毛。倒卵狀長橢圓形葉子,長10~15cm,先端突尖而短鈍,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幼時被面有毛。花大,逕12~15cm

習性[編輯]

喜光,稍耐蔭,頗耐寒,北京地區於背風向陽處能露地過冬。喜肥沃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長於鹼性土(pH7~8)中。根肉質,畏水淹。生長速度較慢,在北京地區每年伸長不過30cm左右。在北京於4月初萌動,4月中旬開花,花期約十天,花謝後展葉,至5月初可形成葉幕。至10月中下旬開始落葉,11月落淨。在長江流域於3月開花,在廣州則2月即可開花喔。

用途[編輯]

觀賞及園林用途[編輯]

玉蘭花大、潔白而芳香,是中國著名的早春花木,因為開花時無葉,固有「木花樹」之稱。最宜列植堂前、點綴中庭。從公元6世紀開始,它被種植於中國

佛教寺廟的花園中。在唐朝時它的花朵被看作是純潔的象徵,並且栽種在皇帝宮殿的花園裡。民間傳統的宅院配植中講究「玉棠春富貴」,其意為吉祥如意、富有和權勢。所謂玉即玉蘭、棠即海棠、春即迎春、富為牡丹、貴乃桂花。玉蘭盛開之際有「瑩潔清麗,恍疑冰雪」之贊。如配植於紀念性建築之前則有「玉潔冰清」象徵著品格的高尚和具有崇高理想脫卻世俗之意。如從植於草坪或針葉樹叢之前,則能形成春光明媚的景境,給人以青春、喜悅和充滿生氣的感染力。此外玉蘭亦可用於室內瓶插觀賞。

經濟用途[編輯]

玉蘭冬天時的花苞

初夏玉蘭的果實

花瓣質厚而清香,可裹面油煎食用,又可糖漬,香甜可口。種子可榨油,樹皮可入藥,木材可供制小器具或雕刻用。

參考文獻[編輯]

  • Russell, Tony & Catherine Cutler (Hermes House 2004) 《Trees, an Illustrated Identifier and Encyclopedia
    》 Aness Publishing.
  •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2000年8月),中國林業出版社,ISBN 7-5038-0523-4/S·0232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物種中的分類信息:

玉蘭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玉蘭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