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案是歷史大戲?新海誠公開《你的名字》原始企劃說明圖和創作目標



7月26日,《你的名字》BD/DVD 和美術設定集將會正式發售,在之前的眾多訪談中,監督新海誠說過《你的名字》原前的企劃標題其實叫作《若知是夢》,這個標題是源於日本和歌的一句詞。

最近新海監督公開了3年前,也就是2014年7月14日那天提交給東寶的《你的名字》最原始版企劃書。

依照角色說明圖和創作目標的文字內容,在新海誠最初的構想中,它原是一部與男女交換心靈有關的歷史大戲 。

原案是歷史大戲?新海誠公開《你的名字》原始企劃說明圖和創作目標

在創作目的說明部分,得從日本平安時期的故事開始,描繪男女交換身心的題材發展。從平安時期的故事一路講到昭和、平成,新海誠對於日本的「男女互換身體」故事進行了自己的一番闡述與思考。

「平安時期有一部作者不詳的書籍《とりかへばや物語》,這本書中講述了姐弟性逆轉,姐姐被當做男人,弟弟被當做女人養育的宮廷文學故事。

在明治時期這部書籍被打上了反倫理、變態的標籤,雖然它沒有得到正當的文學作品評價,但過去曾有評論認為,這部故事的主題具有非常優秀的娛樂性。直到現代,此作仍對後世許多作品產生了影響。

因為男女交換身體有性別的要素,故這種橋段成為了現在兩性喜劇的一個固定套路,也稍稍地被看作是陳腐、古典的故事主題。」

原案是歷史大戲?新海誠公開《你的名字》原始企劃說明圖和創作目標

「要說交換身體的代表作的話,首先就要提到大林宣彥導演的電影《轉校生》(原作是日本兒童文學《她是我,我是她》),中學生的男女二人偶然地交換了身體。電影的主軸很簡單,就是想辦法回到自己的身體。故事節奏明快,是一部描寫青春期的性問題與成長之喜劇電影。

另一方面,現在最新表現此題材的作品是《惡之華》漫畫作者,押見修造的《我在麻理體內》,這是一個宅宅大學生進入了其憧憬女高中生體內的故事。男主角無法適應女高中生的生活,本應位於學校階級最上層的麻理,她的日常生活崩壞便是這部作品的主線。

與歡快的《轉校生》形成對比的是,《我在麻理體內》是一部帶有罪惡感的成長故事。雖然作品的風格不同,但都會強烈呈現出男女雙方的不同。

平安時期的故事,展現的是生孩子&讓人生孩子這樣的性別機能差異;昭和時期的故事表現的是被社會所期待的像個男人、像個女人的差異;平成時期的故事則是不受歡迎的宅男,與閃閃發光的高中女生之間的階級差異。

原案是歷史大戲?新海誠公開《你的名字》原始企劃說明圖和創作目標

「男女交換身體的故事,如今的印象是古舊陳腐的,這類故事的功能就是展現性別的差異,日本的社會如今依舊存在著性歧視,男女不合理地分擔著各自的職責,但是並沒有昭和時代那種該像個男人、像個女人般的強烈壓力。

因此即便某天男女交換身體,也能在不會感到困擾的社會中繼續生活下去。所以2007年重製版的《轉校生》上映後,是一部有著異樣的古舊電影(「更像個女孩子」、「男人不能哭哭啼啼」這樣的時代違和感),

而押見修造創作的《我在麻理體內》本質上,和男女之間的差別無關,其反映了學校階級制度的問題。」

「但即便如此,男女交換身體的故事如今仍十分具有魅力,因為自己變成異性這類的青春期願望,幾乎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普遍感情,而這個交換身體的願望,實際上不僅限於性別的問題,還可以更加深入寬廣的領域,

為什麼自己不是別人?人類為什麼憧憬他人?人如何做才能有共感?對於成長故事中必不可少的同一性認可問題,男女交換身體的故事也能進行強而有力的描寫,只是側重於性方面的話其實很可惜。」

原案是歷史大戲?新海誠公開《你的名字》原始企劃說明圖和創作目標

「新作動畫企劃《若知是夢》(暫定)的目標,就是成為男女交換身體故事的全新形式,活用青春期性別交換這樣的喜劇,和令人心跳的劇情。但目的不是描寫兩性差別,因為本作中男女是在夢中交換身體,所以不得不扮演異性。

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要素很少,這就像是遊戲和VR中的那種愉悅。無論是《轉校生》還是《我在麻裡體內》,都沒有說明男女交換身體的原因 (為了讓角色成長就安排了這樣的劇情),而本作尋找男女交換身心背後的意義,是一大懸疑要素。

少年少女交換身體,不僅是個人之間的問題,這個交換計劃和歷史的發展聯繫在一起。作品的重心除了關注少年少女二人的成長,同時也注重他們周圍的大人、養育他們的風土和歷史環境。

本作是保持著你和我的成長故事的限定魅力,並將龐大的世界和歷史相聯繫起來的作品。」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