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 呼吸與身心本為一體,快來學習不同體質的最佳呼吸法

呼吸和身心本為一體

在考試等重要場合前,相信很多人都會推薦用「深呼吸」來放鬆心情。 深呼吸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安定焦慮而短促的呼吸,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心靈安定,能讓你呼吸順暢。

如此看來, 呼吸、心與身體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非單獨存在。呼吸法在梵語中稱為Pranayama,其中,Prana意為氣,yama為掌握、控制之意,可見呼吸和心靈間深切的關係。

此外,阿育吠陀中認為, 控制呼吸有助於調節體內風、火、水的能量平衡

意識吐氣

呼吸的一大技巧是 將意識放在吐氣上,吐氣時將心中的煩惱不安和身體的倦怠和痛楚一同趕出體外。廢物清除後,身體就會感受到輕鬆和舒適。

意識日常呼吸,能夠讓人更加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態,這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體質不同,所適用的呼吸法也不一樣。 

情緒不穩定時——風能的呼吸

蜜蜂音呼吸法

 放鬆浮動的心情

採用輕鬆的坐姿,雙手輕輕蓋在眼皮上方,指尖包住眉間周圍。以鼻子吸氣,鼻子吐氣,發出「嗯」的聲音,長約10秒。重複做三次,讓聲音充滿在眉間。

呼吸後,以拇指摀住耳朵,這時會聽到「吱」的聲音,即為體內消化之火發出的聲音。

焦慮時——火能的呼吸

冷卻呼吸法

冷卻焦躁的頭腦

採用輕鬆的坐姿,捲起舌頭,吐出嘴外。吸飽氣後,持續吐氣5秒,並發出「噓」的聲音,之後再吸一口氣。吸飽氣後,這次從嘴巴慢慢吐氣,想像冰冷的空氣慢慢灌入體內。

可以在手掌滴加5滴植物基礎油和1滴薄荷精油,混合後以鼻子吸取精油香氣,可讓人更加神清氣爽。

倦怠時——水能的呼吸

火呼吸法

啟動停滯的能量

採用輕鬆的坐姿,雙手放置於腹部,吸一口氣。吐氣時發出「噗」的聲音,用力吐氣。吐氣時用雙手按壓腹部,刺激腹肌。吐氣時空氣會自動流入鼻腔內,盡量將重點放在吐氣上。重複做30-50次。

吐氣時,想像腹部貼向後背,用力向內凹。

綜合型呼吸法——太陽與月呼吸法

可調節自律神經

採用輕鬆的坐姿,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抵住鼻腔右側,左手挾住右腋。保持這個狀態,由左鼻腔吸氣,左鼻腔吐氣,反復做5-10次。右側也重複同樣的動作,手抵住腋窩,可讓鼻腔更加通暢,同時能有效治療鼻炎。

右鼻腔也重複相同的動作,可分別刺激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調節自律神經。

注意事項:

基本的呼吸法都是通過鼻子吸氣吐氣;

呼吸法在任一地點都可以施行,剛開始練習時,建議選擇安靜的場所,比較容易集中註意力;

若是尚未習慣時,長期施行呼吸法會感到頭昏腦漲,這時請暫時休息片刻,回到自然呼吸。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