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這個「監獄」超詭異,外面的人想盡辦法要進來,裡頭的人哀求不想出去,原來跟「這」有關!

 

許多犯罪被逮捕的人都會被送入監獄,一般來說,監獄的環境糟糕,且犯人通常沒有人身自由,在「不自由,毋寧死」的情況下,待在監獄的犯人總常常想要越獄,而大部分的人一聽到監獄就會皺緊眉頭,能少接近就盡量少接近。

一般來說「監獄」常常會與「失去色彩」的人生畫上等號,在監獄中的人更別說有「快樂」可言,然而在非洲的某座監獄卻不是這樣,因為監獄裡頭雖然也有獄卒,但這裡的犯人不僅完全不想越獄,甚至想要一輩子都住在監獄裡,就連外頭的人也想盡辦法想要進到監獄裡,因此選擇犯些小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因為位於衣索比亞的馬卡萊監獄使用的是「企業化」的管理模式,這使得較為窮困的人會選擇刻意做點壞事被抓進來,有些服滿刑期的犯人也會苦苦哀求希望不要被釋放。

這裡的監獄可不是像一般監獄給人的印象一樣,總是暗暗黑黑,看起來相當可怕,馬卡萊監獄宛如一個小型社會,裡頭包括球場、農場、水果攤、美容院、商店等設施,犯人平常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可以去酒吧喝酒,生病時還能到診所看醫生,平心而論在裡頭的福利恐怕比在外頭還要吸引人。

而為了不讓犯人和外界脫軌,監獄也提供犯人各種的工作機會,例如犯人可以選擇當農夫、建築工、裁縫師、理髮師、護理師、麵包師傅等,透過勞作來賺錢,且這筆收入監獄完全部抽成,犯人還能透過監獄的銀行來養家活口,有些犯人入獄時或許負債累累,但出獄後卻身家百萬,就有犯人在監獄裡學到了經營管理的技能,不僅在監獄裡成為老闆,出獄後甚至成為一個小有財富的企業家呢!

但也是因為這樣,馬卡萊監獄成了貧困人家想盡辦法想要進去的地方,雖然少了自由,但在監獄裡可以找到謀生的工作,也可以賺錢,比在外頭好上太多了,因此些較為窮困的人會選擇刻意做點壞事被抓進來,有些服滿刑期的犯人也會苦苦哀求希望不要被釋放,因為他們在監獄裡活得相當開心,也早就把監獄當做自己第二個家了,而也因為犯人們在監獄學到了各種社會能力,因此出獄了再犯的機率也相對變低。

via

儘管犯人出獄後犯罪率變低,但有太多人想入獄而犯罪,好像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啊!雖然讓犯人在監獄中仍可和外界接軌是相當重要的事情,但感覺像馬卡萊這樣的監獄對犯人來說不是懲罰,而是一種享受啊!分享出去,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