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把武則天罵狗血淋頭的男人,她知道後卻說:帶他來,我想見見

一個把武則天罵狗血淋頭的男人,她知道後卻說:帶他來,我想見見

在古代,很多在官場上不順之人,往往會成為詩人,因為他們內心有委屈,有憤懣,也有不平,無奈無人訴說,只能熬成筆下的文字,流傳給那些陌生的人看。駱賓王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一生,命運多舛,為人坦蕩,然而偏偏政治路上極其坎坷,遇不到知己,也求不到伯樂。即使如此,內心的報國情懷始終沒有散去,他堅信有一天能夠實現。

此時正是武則天的天下,駱賓王深知要討得當今聖上的歡心。但是,駱賓王卻寫下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要知道這本書可是會得罪聖上的,但是武則天並沒有生氣,反而重用了他,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關於這篇文章背後的故事以及駱賓王與武則天之間的林林總總。

  

事實上,駱賓王對於武則天的朝政並不是十分滿意,對於這個女人的一舉一動,駱賓王的眉眼間充滿了嫌棄。早前,武則天並沒有真正的當上皇上,只是有了一些權力。駱賓王多次上書,批評她的朝政是多麼多麼不合理,嚴重者還會挖苦其幾句。武則天十分生氣,命人把駱賓王關進大牢裡,讓他好好反省。

然而,適得其反,被關在牢中的駱賓王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懼怕或者後悔,他對武則天把政這件事痛惡之至,作為一個從小就熟讀詩書之人,自然看不慣一介女流之輩統治整個天下,況且,這個皇位的得來是多麼殘忍,殺害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姐妹以及其他親人,連對身邊之人都這麼狠下心的人,又如何能夠救濟世間呢?牢獄中,駱賓王心中十分不甘,有無奈身不由己。

後來武則天廢了唐中宗,自立為王。這個時候,很多人心中都有一絲擔憂。難道國家真的要交給一個女人嗎?

  

就在此時,徐敬業暗中計謀造反,想要把這種違反倫理的行為打壓在搖籃中。因此,徐敬業苦苦尋覓到了當初也十分憎惡武則天的駱賓王,兩人在房間裡一見如故,促膝長談,興致來了,駱賓王拿起毛筆來寫下了這篇流傳千古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當駱賓王寫完這篇文章後,徐敬業拿起,仔細閱之,心中十分滿意,拍著駱賓王的肩膀說,好,非常感謝駱兄,希望此次討伐能夠順利完成。這篇文章流傳開後,很多人因此受到影響,氣勢如虹,甚至有更多的人加入了徐敬業的隊伍中來。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這篇文章終於被武則天看到了。文章裡,大多都是批評武則天,甚至把她描述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女魔頭。這可氣壞了武則天,全朝上上下下,有哪一個官員敢這樣對君王指手畫腳的。當侍衛讀到一句「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武則天停住了侍衛的朗讀,壓低聲音問,這是誰寫的。先是都嚇的不敢說話,之後,旁人小心翼翼的說,駱賓王。

  

武則天心想,這個人雖然犯上,但是才華不淺。朕要見他。侍衛十分詫異,難道聖上不生氣?就在侍衛準備按部就班之際,武則天說嗎,等等,在召見他之前,先把他送去大牢待幾天,否則朕的威嚴何在啊。幾天後,再來帶他見朕。

然而,武則天和駱賓王並沒有相見。在駱賓王被壓入大牢後,他就徹底死了心。放出來之後,有人想帶他去見武則天,駱賓王不肯,身份倔強。他心中的那股尊嚴絕不允許他去看一個違背倫理的女賊。後來,駱賓王執意要走,來到徐敬業的密處,為他的造反出謀劃策。這場造反最後還是失敗了,至於駱賓王最後的歸處,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甚至野史上也鮮有人知。

  

當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顧這位詩人的一生時,我們不免有些惋惜。如果,駱賓王心中的成見沒有那麼大,他對女人執政這種行為沒有看法,也許他也能成為有名的政治家,而並非後人僅僅知曉的詩人。命運總是這樣,不同的年代,總會有這麼多錯過的人才。

原文出處:大中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