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夜間數百枚洲際導彈指向美國!出了啥事

這些計謀在冷兵器時代都影響至廣,但是現代戰爭中,由於雷達以及空天偵察手段的高超,新的疑兵之計也要與時俱進才能繼續發揮戰略作用。在二戰中,德國對英倫的大轟炸,促成了很多奇思妙想,假基地、假坦克飛機,令納粹德國空軍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彈藥。

在戰後這些戰術被很多軍事大國看重。蘇俄就設計生產了大量充氣裝備。從戰斗機、坦克到防空導彈一一不等。

當然這些假目標在投放部署時,還不能只是簡單的騙過照相偵察,還要具備聲光電一切特征,在敵方所有偵察手段之下都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冷戰時期,在很多蘇聯重要的東西線軍事基地,一夜之間就多出了令人吃驚的軍事裝備。

令北約不明就裡也不敢輕舉妄動。實際上這些北約偵察衛星拍攝的所謂突然冒出來的大量裝備都是逼真的假目標。

中國的導彈和核武器數量一直是令外軍相當關切的焦點,但是只要中國不公開,那麼外界只能是不厭其煩的猜測。

美國智庫稱中國的洲際導彈只有區區60枚左右,不足以對美國構成實際性威脅。

歐洲認為中國有260枚左右的導彈核武器,而俄羅斯專家則指出,中國的導彈核武器數量僅次於美俄,數量在1500枚左右。但要他們說出判斷根據是什麼,又都是不知所以然。

實際上令外界對中國導彈武器庫數量無從判斷的有兩個重要事情,一是傳說中的5000公裡地下核長程。

二是公路和鐵路機動導彈的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更令外軍頭痛的還是大量的仿真假目標。

中國官方媒體已經曝光了中國火箭兵部隊的充氣和仿真導彈車,參與重大軍事演習的畫面。

由於中國自己具備與其他軍事大國同樣的多為偵查手段,因此對這些仿真充氣假目標的戰略迷惑有效性會相當自信。

如果哪天高興了,中國可能“高調”展示一下戰略級導彈的威懾能力,令美軍的偵察衛星盡情的拍攝前所未見的機密。

那麼大量充氣仿真假目標的使用,會讓中國諸多重要軍事基地和要塞一夜間冒出數百枚洲際導彈,估計美軍的衛星照片情報分析員和戰略決策者會被偵察衛星的“重大發現”徹底搞蒙圈。XLW

近日,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了俄羅斯戰略火箭軍,裝備的“亞爾斯”陸基機動洲際導彈的部隊進行訓練的照片。當前,俄羅斯火箭軍已經裝備了12個團的“亞爾斯”導彈,由於具備極強的洲際核反擊作戰能力,12個團的“亞爾斯”導彈具備可瞬間抹平美國的作戰能力。有中國軍迷表示,“亞爾斯”是俄羅斯版的東風41核導彈,中國東風41在設計和定位上,和“亞爾斯”導彈十分相似,有消息顯示,中國火箭軍已經服役了最新研制的東風41核導彈。

從外觀上看,若不是資深軍迷,很難區分RS-24“亞爾斯”和RT-2PM2“白楊”M這兩款陸基機動洲際導彈導彈。其實,“亞爾斯”基本可以看作是“白楊”M的升級型號,也是一款陸基機動式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甚至采用相似的三合一運載-起豎-發射車,因此外形相仿就有情可原了,它們的重要區別在於導彈發射筒的前端,前者是一款多彈頭洲際導彈,發射筒前端要明顯大於後者,後者只裝單彈頭。

據稱,“亞爾斯”的標准設計是裝載3-10枚單枚最多2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很顯然,多彈頭“亞爾斯”無論在殺傷力和突防能力方面都要比單彈頭“白楊”M更強。“亞爾斯”導彈全重接近50噸,導彈長度20.9米,彈徑1.85米,戰斗部載重1.2噸,最大射程12000千米。但也可以增加戰斗部負載,調低射角,從而可以打擊較近的歐洲國家目標。

“亞爾斯”導彈的制導方式為中段慣性制導+末段“格洛納斯”衛星導航,據稱,“亞爾斯”的多彈頭命中精度已經提高到約100米,而蘇聯時代核導彈的命中精度最多在300米,可見進步之大。雖然俄羅斯軍工企業,尤其是核工業體系在蘇聯解體以後大幅衰退,但俄羅斯還是集中力量為“亞爾斯”導彈提供了高質量、低成本的零配件。

比如:“亞爾斯”導彈移植了“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上的火箭助推器和多彈頭分離技術,這樣做雖然限制了新導彈的技術性能,但卻縮短了研發周期和成本。由於“布拉瓦”導彈本身就是俄羅斯核導彈工業的多年心血,因此“亞爾斯”拿來其技術應該也不會差。

此外,“亞爾斯”導彈還計劃采用多種部署方式,基本部署方式還是公路機動,但地下井發射和鐵路機動等方式也在設計中。但近期俄媒傳出消息,俄軍將取消鐵路機動導彈的研制,這可能源於俄軍隊現有和更新的核武器的技術性能非常自信,因此不用再使用過去的技術。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