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喪偶式育兒”是近兩年新興的熱詞。有人說它一針見血,帶著不容分辯的霸氣。不管是線上媽媽群還是線下姐妹聚,只要一說起家裡那個“什麼都指望不上”的男人,簡直有點“罄竹難書”的味道。別的還不一定能聊到一塊兒去,但是要控訴男人們對帶孩子不聞不問的“罪狀”,那絕對是異口同聲,同仇敵愾。

幾年前跟一個好友聊天,我們意外地發現,孩子們居然都不約而同有種“繞開爸爸問究竟”的理所當然。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明明孩子要問的是關於爸爸的事,他們之前可能也多半是從爸爸口中得知的,比如爸爸什麼時候出差、什麼時候回來,等等。然而一旦需要確認,孩子們卻會自然而然地繞開同樣坐在沙發上(看手機)的爸爸,遠遠地跟另一個房間裡的媽媽喊話詢問。

說實話,爸爸們置身事外、到家就玩手機的樣子確實容易讓人生氣。當年我第一次聽到“喪偶式育兒”這個詞的時候,簡直倒吸一口涼氣——太狠(zhǔn)了!

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女人們也會半調侃半埋怨地提到一個近義詞—— 

甩手掌櫃。但在那時候,甚至男人們也會心無芥蒂地不時用這個詞自嘲,沒什麼心理壓力。

而“喪偶式育兒”,即使是滿腹牢騷的女人們,真要把它面對面甩給自家老公,恐怕至少也還要在心裡掂量一番吧?

你想,他再怎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好歹還是個“掌櫃”呢。地位尚存。喪偶?直接變成不存在了啊!

我估計,以“喪偶式育兒”觀點控訴男人們的文章,肯定引起過很多媽媽的共鳴。

別看我家先生一直自認為很模範爸爸,“喪偶式育兒”也不是沒在我腦子裡閃現過,尤其是在孩子們小時候我手忙腳亂,而人老先生心無旁騖地呼呼大睡或者玩手機的時候。

這詞用起來雖然解恨,但我卻漸漸有了些不一樣的看法。不過我也非常清楚,這些不一樣的看法看起來很像是在為爸爸們開脫,可能不一定招媽媽們待見。

別誤會,我的確覺得爸爸們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也不想為他們的不作為辯護。我只是覺得,這個問題並非無解。控訴和抱怨對於問題的解決毫無裨益。只有看清楚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才能幫助我們更積極地面對它,找到解決的方法。

為什麼:父愛如山,巋然不動?

就在去年,父愛如山這個好好的褒義詞,愣是被網友們移花接木,變成了妥妥的貶義詞。哈哈大笑之餘,女人們估計也是心酸的——我恨不得一人分飾兩角,既當爹又當媽,你怎麼就能跟沒事兒人一樣淡定?

再次聲明,以下分析不是為缺位的爸爸們洗白。再多的理由也不能證明他們無錯(zuì)。了解,是為了解決。

男女天生有別

從遠古時起,男人和女人的大腦就擅長完成不同的任務。面對一個動不動就大哭的小孩,男人確實更容易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地。應對得了兇猛的野獸、惡劣的環境,卻獨“怕”那粉嘟嘟軟綿綿的娃娃。關於這一點,估計古今中外的女人都是要苦笑的。

男人進入父母角色通常都比女人慢。女人的母性可能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發揮魔力,而男人要找到做父親的感覺,卻常常需要更多在女人看來毫無道理的準備、鋪墊……甚至一個強有力的刺激事件。

一位父親告訴我,他曾經沉迷於電腦遊戲,在女兒出生以後也痴心不改。一天,女兒醒來後從床上摔了下來,而當時房間裡只有他在女兒旁邊,玩電腦遊戲。這件事直接刺激他放棄了電腦遊戲,從此專心陪女兒。

我們看到的他已經是一個典型的好爸爸,那段不太光彩的歷史彷彿已經因為他如今的優秀表現成為了一段大家都可以輕鬆面對的小插曲。可是在那之前,孩子的媽媽難道不是也同樣真實地經歷過“喪偶式育兒”嗎?

親愛的姐妹們,你們怎麼知道自己的老公就一定不是處在回頭是岸的黎明前?

他不是不想管,

只是不想用你的方式管

爸爸帶孩子肯定不如媽媽細心,但孩子不是只需要細心的照料。不要感到意外,孩子們也需要粗放的,甚至笨手笨腳的照料。

媽媽們往往看不慣爸爸們疑似應付的帶娃方式,免不了要挑剔、糾正。這些挑剔看起來那麼正確,那麼無可反駁,爸爸們確實無言以對。結果呢?

多做多錯多被批,最後必然就越做越少越消極,直至被母親和孩子結成的堅固“聯盟”邊緣化,漸漸成為家裡可有可無的人。

如此一來,男人們造成妻子“喪偶式育兒”的罪名,也就愈加坐實了。

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

如果上面兩點各位看了覺得尚可接受,我估計這第三點要接受起來困難會更大些。換成是我自己,如果有人在幾年前,我正每天面對兩個孩子焦頭爛額精疲力竭的時候告訴我——有時候爸爸不作為也是在給我最大的信任,我也可能會翻臉。

什麼?做得少就罷了,還找了這麼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太過分了吧!

但當我如實地回顧過去這些年,我必須承認,無論我曾經秉持怎樣的育兒理念,無論我犯了多少錯誤,孩子爸爸從來沒有像我挑剔指責他那樣對我火眼金睛,每錯必究。絕大多數時候,哪怕他心裡並不贊同,也不和我針鋒相對,爭個是非對錯。

雖然他跟我心目中“完美好爸爸”的形像有差距,可是我知道,他已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極有可能的是,即使他投入全部精力,也無法達到我心目中“完美好爸爸”的標準。

在育兒這件事上,我投入的精力確實比他多;但在與家庭的生存同樣休戚相關的其他事情上,他也投入了比我多的精力。

兩個人各自做好自己擅長的部分,不正是家庭最高效的運轉方式嗎?

我認識一個孩子爸爸,他倒是很積極地參與孩子的教育,絕對不是一個對孩子教育不聞不問的爸爸。但一身正氣的他太過望子成龍,總是急於糾正媽媽軟弱的育兒方式。父母雙方的較量撕扯著孩子的內心,本來應該用來成長的力量,都用在應對兩股不同方向力量的拉鋸上。

最終我難過地發現,那孩子更多是毀在對教子過於“負責”的爸爸手上。恐怕

就算是疏於管教,任孩子野蠻生長,也好過把孩子物化為雙親較量的實驗品。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其實在管孩子這件事上,爸爸們在我們眼裡有多冷漠,我們在他們眼裡可能就有多“雞血”。關於這一點,我自己多年前曾經有過一次換位思考的體驗。

大學宿舍裡不允許私用電器,但是上研究生的時候,我和舍友偶爾會偷偷用小電飯煲煮方便麵。有一回,我和舍友的電飯煲被宿舍管理員收走了。舍友是個急性子,下課回到宿舍發現電飯煲不見了,就怒氣沖沖地要去把它要回來。

其實我也想去要回來,但是我明白是我們違反規定在先,一時也沒想好用什麼方式去要。心裡想著,要不就別去碰這個釘子算了。還沒理清自己的思路,舍友就在對管理員的行為表達完憤慨之後,把怒火的矛頭對準了“無動於衷”的我——你的東西都被沒收了,你居然還這麼淡定?!敢情就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啊?!

我明白,她是因為對自己一個人去面對管理員不夠自信,所以對處於同樣境地的我有了一個在她看來很合理的期待。而我遲鈍的反應刺激了她的無力感,所以她才把矛頭轉向了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

多年以後,當我理直氣壯地指責對陪伴孩子“無動於衷”的爸爸,這個場景不知怎麼突然跳到我腦海裡。我明白了,是孩子爸爸同樣不夠迅速的回應速度刺激了我對於養育兩個年幼孩子的無力感,所以,我也把矛頭對準了他。

也正是在這個瞬間之後,我真正理解了那個看起來“無動於衷”的男人。我第一次願意去相信,他並不是無動於衷,只是對這件事不夠擅長的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找到自己的位置,再投入其中。

怎麼辦:獨角戲,還是雙人舞?

作為媽媽方的代(pàn)表(tú),我其實無法清楚地拆解“喪偶式育兒”是如何一步步傷了雙方的心。到底是爸爸的疏離導致了媽媽的抱怨,還是媽媽的抱怨導致了爸爸的疏離,這個問題爭辯不清,對於事情的解決也沒有太多實際的幫助。

但是,我還是想冒著被眾多疲倦辛苦的媽媽罵的危險提醒各位,“喪偶式育兒”明面上是爸爸的選擇,暗地裡其實也多少體現了媽媽的意志。它不是獨角戲,而是雙人舞。

媽媽們關於“喪偶式育兒”的怨氣,其實更多來自——對孩子的教育自己可以說了算的確定感和男人們不按既定套路出牌的失控感交鋒。確定感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我們寧可主動承擔一部分本來應該由男人們負擔的家庭責任,也不允許失控感“禍害”我們的生活。

雖然不是有意為之,但男人們的一部分父性功能,就在這場“失控感殲滅戰”中躺槍了。

如果我們想結束這樣的狀況,就不能繼續抱怨和指責。因為那隻會讓疏離的爸爸更難融入我們和孩子建立起來的牢固聯盟。

心理學上有個原則,誰先意識到關係中的問題,誰先主動尋求改變,而不是去要求那個看起來責任似乎更大的對方先改變。

具體怎麼做呢?我有三點建議:

1、把孩子交給爸爸的時候,實施“三不”原則——不批評,不糾正,不隨意插手。

在適當的時候跟孩子和爸爸商量一個“爸爸時間”。一旦進入“爸爸時間”,就真正給自己放假。不管是看電影、逛街還是做美容、聚會,給自己喘息、充電的機會才能給孩子更有品質的陪伴。

在這段時間裡,只要爸爸不求助,就不要隨意插手。就算爸爸笨手笨腳地把孩子磕了碰了,給孩子吃多了穿少了,都不要計較。這些小挫折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不是什麼性命攸關的大坑,孩子身體上小磕碰帶來的傷害可比雙親互相抱怨指責帶來的心理傷害小多了。

2、讓爸爸發揮自己真正擅長的方面,而不是給他硬性分配任務。

在這一點上,我的嘗試過程簡直可以用悲情來形容……

都說爸爸體力好,擅長跟孩子玩對抗類游戲,讓他陪孩子玩吧。可是一跟孩子玩身體接觸類對抗遊戲,爸爸就陷入贏的執念,總是打擊孩子。好吧,放棄……

動的不行,試試靜的。好好坐下給孩子照著書念故事總可以吧?人老人家一邊唸一邊哈欠連天,講故事的時間還沒有打哈欠的時間長。更過分的是,如果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提問,他還擺臭臉。大哥啊,難道完整地、不被打斷地講完一個故事,比有來有回地和孩子交流重要嗎?好吧,放棄……

爸爸動手能力特別強,那帶著孩子拼樂高總錯不了吧?可人家不是批評孩子不好好看圖紙拼錯了,就是拒絕幫忙。所以就算他坐在孩子旁邊,孩子也會繞過他,向我求助。好吧,放棄……

於是,我趴在地上跟兩個孩子玩騎大馬,我每天給孩子們念故事,我跟孩子們一起拼樂高……當時還沒有“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如果有,我肯定當場就淚流滿面地對號入座了。

所以,那些我原本以為他擅長的方面,他卻很難真心投入。怎麼辦?

與其讓孩子們同時面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爸爸和滿腹怨言的媽媽,不如暫時接受這樣的缺憾。抱怨無法改變我忙碌的事實,我寧願快樂地忙碌,也不要苦哈哈地忙碌。

就在我退後一步,不再按照自己的理解主動張羅爸爸陪孩子做這做那的時候,爸爸和孩子也漸漸找到了適合彼此共度的活動。他們和爸爸去爬山,向爸爸請教天文、物理和機械知識,讓爸爸幫忙做木頭手槍……爸爸收穫了孩子崇拜的目光,孩子也收穫了爸爸真情投入的陪伴。

3、忘記時間表,用等孩子長大的耐心等爸爸進入角色。

時間什麼時候過得最快?是盯著指針數著一分一秒地過覺得快一些,還是忘記計算時間,回頭一看都過了這麼久了覺得快一些?很多年前坐幾十個小時綠皮火車的經歷讓我徹底想透了這個問題。

有的媽媽說,我可以對孩子有耐心,但就是對老公沒法有同樣的耐心。如果是這樣,那麼小心,你付出給孩子的耐心恐怕也要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打不少折扣。

一個人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世界的態度表面上看起來或許會大相徑庭,但背後都有相同的心理機制。

耐心不是蘋果,給孩子多一點就給老公少一點。它是愛,互相滋養,多分給一個人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充實你自己的能量。

就像每一個孩子“開竅”有早有晚,爸爸們進入角色、找到最佳狀態也有早有晚。當初我們沒有選擇“別人家的老公”,也沒有生出“別人家的孩子”,但孩子也同樣沒有“別人家的媽媽”呀。

一家人,就不要再彼此嫌棄了,好嗎?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