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原創 長安街知事 2018-05-10 11:47:37

最新消息,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剛剛公布的計票結果顯示,前總理馬哈蒂爾領導的反對黨陣營,在大選中贏得國會下議院過半數席位,獲得組閣權。

1925年12月出生的馬哈蒂爾今年將滿93歲,如此高齡出任國家元首,其勇氣和擔當令人敬佩。不過長安街知事App注意到,關於他本人的對華態度,卻曾受到頗多質疑:在任總理22年間,他高舉向東學習、對華友好的政策;而卸任後卻屢屢發出並不友善的言論,其世界觀令外界難以琢磨。

22年連續執政

馬哈蒂爾全名為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出生於僅有40萬人口的小城亞羅士打,華僑習慣將其稱為“亞勞”,原意為“米都”。

學生時代,馬哈蒂爾成績優秀,曾以三科優、四科良的成績通過了劍橋大學的校外選撥考試,但由於家庭經濟原因,被迫放棄了赴英國上學的機會。一年後,他轉而考入新加坡一所醫學院深造。

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馬哈蒂爾宣布勝選

大學畢業後,馬哈蒂爾在家鄉開了一家私人診所,由於醫德良好、醫術高超,在當地很有聲譽。

事實上,在這之前的1946年,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成立之初,馬哈迪就成為首批黨員,並於20年後躋身巫統最高理事會理事。

1974年,馬哈蒂爾被選為國會議員,並出任教育部長。

到1981年時,馬哈蒂爾迎來了人生新高度,他獲任為馬來西亞總理。直至2003年,他先後四屆擔任這一職務。

這長達22年的時間裡,馬來西亞政壇成了“鐵打的總理,流水的副總理”,先後有4人給他擔任副手,而馬哈蒂爾的民意一直很高。

任內7次訪華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戰略要沖,文化東西交融,宗教和諧相處。同時,這裡還生活著700多萬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華裔。

馬哈蒂爾任內,馬來西亞從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轉變成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前,馬來西亞在全球經濟競爭力排名表上躍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從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627美元,國民富裕程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僅次於新加坡和文萊,是泰國的2倍和印尼的5倍。

此外,馬哈蒂爾還倡導與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合作,並提出了一項在今天看來也非常有遠見的建議。

1995年,他提出了“泛亞鐵路”計劃。“泛亞鐵路”以新加坡為起點,經吉隆坡、曼谷、金邊、胡志明市和河內抵達昆明,此外還修支線通到緬甸首都仰光和老撾首都萬象,全長5500公裡。

以泛亞鐵路和中泰鐵路為核心的東亞鐵路網建成後,不僅將中南半島鐵路網和中國鐵路網連接起來,而且通過中國鐵路網同歐亞大陸橋連接,直達歐洲。

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馬哈蒂爾任職期間,高舉“向東學習”的大旗。他任內7次來華,分別於1985年11月、1993年6月、1994年5月、1996年8月和1999年8月到訪中國。此外,2001年2月底,他曾到中國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同年10月,又到上海參加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與此同時,馬哈蒂爾還提出,日韓的現代化工程是馬來西亞的楷模,另辟蹊徑,否定了照抄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提議。

這些外交上與周邊國家修好,內政上大力發展經濟的舉措,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贊譽度。

卸任後的爭議

不過,馬哈蒂爾卸任後,發表過的幾次對華不友好言論,也曾引起較大爭議。

他曾在博客撰文稱,華人不能擔任政府高職,是因為華人握了馬來西亞大部分財富。“在政治領域則由馬來人掌控,大部分高職如首相、首席部長都由馬來人擔任。如果這些職位由華人掌控,那麼華人不只掌控了經濟,也掌控了政治領域。那麼馬來人的那一份在哪裡?”

此外,去年1月,馬哈蒂爾還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題為“FDI”(外商直接投資)的文章,其中提到,“連外國人拿錢來馬來西亞買地、發展城鎮、住在這裡都算是FDI”。“這根本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最寶貴的土地將被外國人擁有並佔據,簡直就是外國土地。”

這位前總理的文章一出,立刻在馬來西亞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跟著馬哈蒂爾質疑“中國人搶走飯碗”,有人則說後者其實是別有用心。

這也導致中國大使館“震怒”,在官網上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新聞稿,直接回應“有的人”。

文章稱,有的人在台上口口聲聲“馬中友好”,下台後極力煽動仇華情緒;在台上時四處游說“中資來馬”,下台後肆意污蔑中資“搶走本地人飯碗”……如此翻雲覆雨,何來起碼的誠信?何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事實上,中馬經貿合作蒸蒸日上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近幾年來,雙邊貿易額保持了10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連續8年是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但中國對馬投資長期以來低於馬對華投資。

“此時指責中資搶本地飯碗的人,彼時曾大力呼籲更多中資來馬。”使館文章稱,在中馬友好不斷深化、中國對外投資不斷擴大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來到馬來西亞,與當地企業開展互利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此過程中,中方切實把惠及民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例如,中方同意不設限進口馬來西亞棕油,鼓勵中國企業來馬投資棕油業,造福了馬來西亞數十萬農戶;

又如,納吉首相訪華期間,中馬簽署了《馬來西亞輸華毛燕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議定書》,馬來西亞的毛燕將可出口到中國,使數以萬計的燕農受惠;

再如,中國同意融資550億令吉發展東海岸銜接鐵道(ECRL),為的就是給基建發展相對落後的東海岸地區帶來長遠的經濟發展,這既包括設備引進、技術轉讓,也包括本地采購和促進當地就業。  

中國確定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方針,一向對鄰國以誠相待,願意周邊友好國家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的“紅利”,但也不希望看到別有用心的人把兩國友好政治化,同時罔顧事實、不擇手段攻擊中馬互利合作,因為這實際侵害的是馬來西亞老百姓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合理權利,破壞的是大馬各商家企業開拓發展、趁勢而上的良好機遇。

台上親華,台下仇華!93歲老政客剛剛重掌鄰國命運

如今,馬哈蒂爾東山再起,重掌國家前途命運,他能否延續早年間與中國的友好交往歷史嗎?答案即將揭曉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