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未來在哪裡?

特幣的價格在創了2萬美元新高之後一路下跌,最近這段時間更是從天上摔到地下,硬生生減少了三分之二的價格。比特幣的大起大落讓很多投資者感到困惑,一些散戶追高買入被割了韭菜,很多人都是欲哭無淚。監管方面的態度很鮮明,去年九月份就把相關的交易所都關閉了。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覺得現在的貨幣會被比特幣取代,甚至認為比特幣會成為以後世界上的通用貨幣。

比特幣的未來在哪裡?比特幣會有這麼美好的未來嗎?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了解現代的貨幣,人民幣、美元亦或者是英鎊,這些貨幣到底是什麼?在經濟學的教材裡面是這樣定義的,貨幣是具有交換和價值儲藏的計量單位。上面提到的這些標準好像比特幣全都滿足,但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貨幣被命名為“法定貨幣”,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現在各個國家所使用的貨幣是每個國家給某個銀行的權利,讓它來替國家發行的,所以現代貨幣的背後是國家信用。

一、現代貨幣的背後是“國家信用”

大家都知道全球貨幣的核心的美元,世界上所有的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全世界的大宗商品要用美元計價,別的國家想要在國外發債券都得用美元。美元一統江湖的地位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確立的。

比特幣的未來在哪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要派代表聚在一起商討全球貨幣體系的問題,代表們開會的地方就是一個叫布雷頓森林的地方。把哪個貨幣作為當時全球貨幣體系的“錨”成為當時整個會議爭論的焦點,英國的著名經濟學大師凱恩斯提出,建立一種“銀行券”,把各個國家的貨幣通過一定的權重融入到這種銀行券中。美國的代表懷特則希望用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中心,美元跟黃金掛鉤,其它國家的貨幣都向美元看齊。

其實凱恩斯的方案比懷特要高級太多了,凱恩斯的方案是公平的,讓各個國家之間都能平等交易,但是懷特的方案就是讓美元一家獨大。這件事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討論了22天,最後決定把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核心。其實並不是美國的懷特比凱恩斯爵士厲害,而是當時美國的地位成為決定這一結果的關鍵,當時美國的經濟總量佔全球的四分之一,美國的黃金儲量佔全球的三分之二。當時的歐洲在經歷了二戰之後需要重建,但是重建需要很多錢,歐洲的國家都是去找美國貸款。

所以說貨幣這個東西就沒有所謂的公平,一個國家有實力,這個國家的貨幣就所以說貨幣就有低位,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美元就成了全球貨幣體系的核心。

70年代後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慢慢復甦了,這樣一來就使得美元面臨著很大的貶值壓力,美元是和黃金掛鉤的,美元貶值直接導致黃金價格瘋漲。於是美國就把美元和黃金脫鉤了,美元的發行根據經濟增長和信用規模來定,跟黃金儲量不再發生聯繫。這對美國來說都無所謂了,因為那時候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非常穩定,世界的央行就成了美聯儲。但是美元跟黃金脫鉤之後全球貨幣就進入了一個新的信用貨幣時代,這個信用就是國家信用。

雖然比特幣有交換、儲藏和計量的功能,但是唯獨沒有國家信用的加持,導致比特幣在通往通用貨幣的路上就流產了。其實人民幣在國際地位上的提升就是中國在世界上經濟實力變強的變現。全球對歐共體的信心下降導致歐元稍有風吹草動就下跌。日元的下行也是因為全球對其國家背後控制的信心的一種體現。

二、國家和銀行一起,重新塑造了貨幣概念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知道貨幣是和國家信用綁定在一起的。貨幣的發行都要經過中央銀行,中央銀行是一個樞紐,中央銀行拿到國家賦予的權利來發行貨幣。國家和銀行共同塑造了信用貨幣,這是比特幣所不具有的特徵,因為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歷史演化的過程,我們拿蘇格蘭銀行舉個例子。

比特幣的未來在哪裡?歐洲十四、十五世紀的銀行業已經很完整了,市面上流通著各大銀行發行的匯票,人們用這些銀行券來計價和支付。

當時的銀行券已經在市面上流通開了,每個銀行的銀行券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孰強孰弱之分。直到英格蘭銀行的出現。它們跟英國王室合作使其地位變得很微妙。英國王室把倫敦和周邊地區債券的獨家發行權給了英格蘭銀行,前提是英格蘭銀行為英國王室長期提供穩定的低成本戰爭融資。

因為有了國家信用做背書,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也就成了英國的貨幣。國家賦予銀行特權來壟斷發行的模式讓國家能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鞏固了國家的權利和地位,同時這種壟斷也能控制整個社會的信用規模,對國家的經濟進行調控。很多人認為英格蘭銀行的這種金融創新模式使得英國在後來的戰爭中取得先機和成為全球霸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想成為現代貨幣就得有國家信用在背後支持,拋開這個關鍵點去談貨幣是不現實的。其實比特幣更偏向於一種數字加密技術,可能這種技術未來會改變人們的生活,也可能未來的貨幣發行會朝著數字貨幣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國家這種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組織形式的大背景下,比特幣想要取代現代的法定貨幣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