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説謊,70%的父母都做錯

近日虐童案層出不窮,台中一名單親父親,從前妻家接回4歲兒子,沒想到在洗澡時,竟發現兒子大腿有大片瘀青、傷口,爸爸立刻通報家暴。

前妻到案後承認有進行處罰,但稱孩子犯錯,在幼兒園對師長不禮貌,因此用「愛的小手」打兒子屁股大概3下,兒子也稱是自己說謊才被打。

不要急著把孩子貼上「說謊就是壞小孩」的標籤

說謊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孩子說謊大致可歸因:認知能力未成熟,想像與真實不分。 藉由編造故事透露期望,常見於三至五歲的孩子。至於五歲以上的孩子,則多用謊言逃避懲罰,或想達成某些目的。

家長不要急著把孩子貼上「說謊就是壞小孩」的標籤。常見的幼兒說謊行為及處理有以下四種:

一、為了要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教養策略:譬如學齡前孩子不喜歡上才藝班,有可能說「班上同學不喜歡跟我玩,所以我不想去。」這時候家長要妥善與老師溝通,找出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原因,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求證孩子說的是否為事實,這樣有可能會讓孩子再說另一個謊,來達到逃避的目的。

二、為了爭取爸媽更多的關心或注意力

基於害怕權威的人性本質,一定不會有孩子願意承認。第一次犯錯,父母可以給予機會並鼓勵誠實的行為,再加以引導孩子下次不可以再說出與事實不符的話。

可以告訴孩子你的觀察,把焦點放在孩子說謊的「行為」,不要放大去論斷孩子的「人格」。例如「我剛發現你打破杯子,但是你沒有承認,那是說謊。」清楚讓孩子明白,說謊是不對的,而不直接指責他是「壞小孩」。

四、愛和同儕比較或喜歡競爭不認輸

教養策略:這類的孩子常說「有什麼了不起,我家有一百台跑車,五十棟房子。」為了不服輸而說謊。父母可以適當的訓練價值觀,讓孩子知道,周遭的人都不喜歡他這樣說,當孩子得不到支持與回應時,自然會減少這類的說謊行為。

孩子説謊,用打的不如用引導!二不二要:不急、不貼、要聽、要分析

不急:

不急著要他馬上説實話

不貼:

不因為説謊,立刻貼他壞孩子標籖

要聽:

給他時間,傾聽他,解釋所有的故事,再回來教説謊

要分析:

大人要分析是什麼原因讓他説謊;也請孩子分析,這件事,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如果想不到,可以求助,而不需用説謊的

研究:孩子說謊,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

國外的一個研究發現,孩子說謊,其實有時是因為,壓力太大,不想讓周遭的人失望。孩子越大,各方的壓力也越大,我們當然不希望他們是爛草莓,但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他們應該越來越懂事卻沒有。

另外說謊原因,是因為學習模仿而來,模仿了”承諾不必履行”。

有些爸爸媽媽,經常對孩子信口開河,”聖誕節我們就買什麼禮物給你!”;”這個周末我們全家就去哪裡玩”,    結果禮物忘了買了,假日要加班沒辦法遠行,你以為孩子不在意嗎?他可是一直放在心上,耿耿於懷!

譬如孩子會跟家長反應,我的身體哪裡痛,非常不舒服!有一類家長會選擇直接戳破孩子的謊言,這樣不但讓孩子沒有台階下,還可能引來更多孩子不正確的反應,原因在於孩子是有內心需要,希望成人能陪他、與他互動。

但孩子發出了很多訊息後,依舊沒有得到合理的回應與回饋,自然就為選擇用大人關心的議題來說謊。

所以要具體的教孩子以適當的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例如「下次你可以跟我說,媽媽你又再忙,又不陪我玩了。」久了孩子就不需要用說謊來博取父母的關心。

三、怕被嚴厲的處罰

教養策略:人在面臨危險的時候總是會逃跑,孩子也是一樣,當父母用嚴厲的語氣、手勢及表情,對著幼兒說:「你給我說實話,到底是誰弄壞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