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不再零地震,斷層帶開始活躍

大馬不再零地震,斷層帶開始活躍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馬來西亞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沒有地震沒有火山沒有台風’,不過這個說法不再適合今天的馬來西亞。 

根據美國地質勘測局(USGS)數據顯示,大馬在20年來共發生7次5級以上地震,馬來西亞多個地區斷層帶已開始活躍。 

2015年6月在沙巴蘭瑙所發生的6級地震為大馬自1976年以來最強的地震,當時共造成16人死亡,2人失蹤。 

除了沙巴蘭瑙的地震之外,大馬人印象最深刻的地震是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當時檳城多個地區也出現海嘯。 

除此之外,彭亨武吉丁宜也在2007年至2009年期間出現26次地震,強度為1.4至3.8級之間。2009年而連突和曼絨也發生了一次地震,分別是3.2級和2.8級。瓜拉庇勞則多達4次。 

種種跡象顯示,大馬並非0地震,因此大馬政府應該要盡快推行地震安全意識。

地震(英語:Earthquake)為地球表面或內部的振動造成的地面振動[1],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