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兄妹集體溺斃 奶奶嚎啕痛哭

3兄妹集體溺斃 奶奶嚎啕痛哭

江西農村前天發生一起3兄妹集體溺斃慘劇。由於3人的父母遠赴外地打工,爺爺又生病,奶奶無暇顧及,3兄妹在家附近的池塘落水溺斃,直到其中一名男童的屍體浮上水面,才引發關注。

網友感嘆:「有幸生這麼多個孩子,卻被生活逼得沒能好好照顧,這就是中國啊!」

「沒人知怎溺水」

「崽崽呀,怎麼都走了!」在事發的南昌市文青村,溺斃幼童的奶奶撫屍痛哭,無法接受原本活蹦亂跳的孫子變成冰冷的屍體。

當地《江西日報》報導,悲劇發生於前天上午,2名分別為10歲、9歲的兄妹剛考完期末考返家,帶著5歲弟弟一起到附近的池塘,邊洗衣服邊玩水。

但至當天下午1時許3人仍未回家,村裡傳出有孩子溺死消息。家人察看後赫然發現喪生的竟是自家孩子。由於池塘面積近900坪且周圍人煙罕至,當地民眾直到5歲男童的屍體浮上水面才驚覺有人溺水。

家人悲痛透露:「具體怎麼溺水的,也沒人看到全程。」

如何防範溺水

「溺水」的圖片搜尋結果

溺水是指身體浸入、浸沒在液體中,進而遭受呼吸損傷的過程。就醫學層面而言,溺水的過程主要為溺水者因為各種原因(喝入水、疲乏、失溫、受傷、無法對抗水流、被水中雜物絆住、失去方向感)發生失能的行為,以致於產生驚恐的狀態、無效的呼吸、浮力的減低、精疲力竭而溺水,最後導致溺斃。

  溺水又分為濕溺跟乾溺。濕溺(wet drowning)指的是水或其他液體吸進肺部,通常發生在喪失保護性的呼吸道反射與不能抑制呼吸的病患。當吸入淡水後,藉由滲透作用,很快經由肺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中。會稀釋血漿濃度,及破壞肺泡表面的介面活化劑,導致降低肺臟擴張,肺塌陷,微血管滲漏,及肺水腫,最後導致通氣不良及嚴重缺氧。若吸入鹹水,會藉由滲透作用使循環中的液體漏出至肺中。吸入鹹水的病患在急救初時肺中更可能有液體存在。如果吸入污染的水會導致細菌感染,或肺部化學性發炎。無論吸入鹹水或污染的水都會使肺泡介面活化劑流失及微血管滲漏,導致與吸入淡水的作用相似,大約10%溺斃的病患沒有吸入液體。而乾溺(dry drowning)指的是由於一開始在水中掙扎引起喉部痙攣,防止水份進入肺部,由於呼吸道阻塞與窒息導致死亡。

  大部份溺水的病患立刻會造成呼吸窘迫,但有一些病患在最初急救後穩定,之後產生呼吸窘迫。在最初恢復後又產生呼吸窘迫稱為溺水後症候群(Postimmersion Syndrome)或二度溺水(Secondary Downing),通常發生在急救後12小時,也可能延長至72小時。因此只要有曾經溺水,切勿輕忽,需持續觀察72小時,若有任何呼吸不順或喘,一定要儘快救醫。

如何預防溺水呢?在此提供一些該注意的事項

●防溺十招*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劃,救溺先自保* 叫:大聲呼救* 叫:呼叫119、110、112* 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 劃:利用大型浮具劃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

如何自救及急救?        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  在水中沈著自救遊泳時用鼻子吸氣,最容易引起嗆水。孩子下水前,家長要向孩子講清楚這一問題,如果嗆了水,首先要張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幾口水,也一定要張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氣。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後,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此時千萬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沈更快。舉起一隻手,放鬆身體,讓對方拯救,不要緊抱著拯救者不放。

      若還是遇到了有人溺水需要急救,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2010年急救指引,大部分的心跳停止急救順序為(C-A-B),也就是C:壓胸,A:打開呼吸道,B:給予人工呼吸。然而水的人主要是因為缺氣造成心跳停止,而不是心律不整,因此要用傳統的急救流程A-B-C,打開呼吸道及給予通氣為優先。雖然溺水的人容易合併其他外傷,但常規給予頸椎固定是不必要的,反而容易影響呼吸道的暢通。一但將患者拖離水面,就盡早給予人工呼吸,嘴對嘴或嘴對鼻都可以。大部分的患者吸入呼吸道的水都不會太多,因此在急救時不要執著於清除呼吸道中的水或給予哈拇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如給予呼吸後,患者仍無意識呼吸,則應立即叫119來幫忙並取得自動體外去顫器(AED),在救護員到場前,應持續急救(CPR)。

參考 https://www.femh.org.tw/epaperadmin/viewarticle.aspx?ID=6257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