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抑鬱人士會需要一隻貓?

為什麼抑鬱人士會需要一隻貓?

看崔永元的採訪視頻,突然就被他身後那隻小貓咪所吸引,原來除了畫雞,小崔也養貓。

後來,微博上知道那隻小傢伙叫安娜,而且安娜也在屢屢為主人代言發聲。隨著事件的進展,人們發現崔永元家裡的貓,不只安娜一個,丁滿、大芝麻已陸續登場,應該說,陪伴崔永元的是一群貓。

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比起娛樂圈的撕B、黑幕與潛規則,也許更關注崔永元和他的貓。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貓,也許只是寵物,但對於抑鬱人士,養一隻貓或是一窩貓,卻有著特殊的意義。

知乎上有個主題: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需要一隻貓呢?有很多抑鬱人士分享了自己和貓之間的故事,我們從中選擇了10個,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溫柔如水。

01

生病的時候人在跟一股力量拔河,咬緊牙關,一不留神就可能連人帶繩地摔過去。有時候你會覺得輸了就算了,反正你背後空無一人。

可你養了貓,你就不可以再放任自流了。你知道有個小東西在一旁看著你呢,它要你哄,要你抱,要你給飯吃。你走了,它就沒地兒去了,它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它只有你。你必須咬碎了銀牙,蹣跚著爬起來,把血糊糊的盔甲一點一點穿回去,重新拿起你的劍,跟生活說:“沒關係,再來。”

風還是很大,你卻沒那麼冷了。你知道你的小東西一直看著你呢,它在等你回家。

等它唯一的,永遠的小英雄,回家。

02

我獨居,一個人,沒有朋友,家人散了。

一開始,在微博上看一些貓視頻,舒緩情緒。

但是一個人在房子裡,難受,哭,整夜不睡,白天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餓就餓了,沒力氣起床吃飯。那個時候想養貓,但是怕自己這個狀態照顧不了貓。猶猶豫豫,還是一邊哭著一邊在網上找到了領養信息,連跟主人約好看貓都一拖再拖。拖了半個多月,這貓還是被我領回來了。或許這就是注定,沒人跟我搶。

後來,我家除了我,還有一隻貓,每天要加糧,加水,鏟屎,還要陪他玩,如果我沒起床,貓就會鍥而不捨地叫我起床,叫得天崩地裂,我一起床他就不叫了。看電視有貓在身邊,做飯貓也會在身邊,上廁所洗澡貓也會在身邊。孤單還在,抑鬱還在,只是有貓,不再是一無所有。

以前隨時都有的自殺念頭,現在大概是至少要活過這十幾年,不能比貓先死。但是也想過,如果真的要死了,就把貓給託付出去。不過捨不得,還是盡量先把貓照顧好。

抑鬱症的極度痛苦,雖然還在,但是有貓了,就不會再有一連在床上哭3天的情況,貓幫自己活下去,這樣也好。

03

我之前多少年一直想要貓,家裡一直不同意,大家都忙且累,也就沒養過。

我確診抑鬱症後,父母都很擔心我。現在他們已經把對我的期待從“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降格到“是他們的女兒”。他們不想讓我死掉。

可能是因為病,最近我提要貓的事,家裡同意了,神速接回一隻美短幼崽。到現在我還沒放寒假,沒見到她真身,只在照片和微信視頻裡看過。

但我每次一想到家裡有隻貓,就覺得可以活到回家了。

04

跟抑鬱對抗就像在拔河,每天精疲力盡,每天腦子裡有兩個聲音。

一個聲音說:“去吧,拋開一切去死吧,死了就是解脫。”

另一個聲音在說:“再等等吧,沒準過兩天就好起來了,還有家人朋友呢,你還有貓呢,如果死了,貓就變成流浪貓了,多可憐。”

為什麼需要貓?如果沒有貓崽子,或許我已經開始籌劃怎麼去死了吧。

但是我現在還死撐著自己給它們賺罐頭的錢,看它們對你無條件的依賴,為了這份責任,還是要努力活下去啊。

家人嗎?愛人嗎? 都不行啊,他們都是痛苦啊。

05

貓獨立,有自己的驕傲,不在意別人只顧著自己的生活,親近自己想親近的人,不舒服時可以利利落落上去就是一爪子。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但她又把你放在不一樣的位置上,獨一無二的特殊對待讓你覺得自己是無法替代的,就算為她忙前忙後也甘之如飴。

世界少了我依舊轉,周圍人少了我依舊生活,但她要是少了我,沒人給她買罐頭買零食,沒人盯著她不讓她發福,沒人餵她去毛球膏,沒人定期帶她洗澡、掏耳朵、打疫苗滴、眼藥水,沒人清理她的水盆和小窩,沒人給她換貓抓板磨爪子。

要是我走之後沒人對她像我對她這麼好可怎麼辦呀?她性子那麼臭,不被人待見可怎麼辦呀?

好幾次崩潰,都因為要給她餵食鏟屎振作起來。

06

我媽說貓咪會感知到你的心情,我一開始不信來著。

直到去年某一天我突然坐在椅子上嚎啕大哭的時候,他跑過來"喵喵喵"地跟我"說話", 就好像在詢問我一樣。也會在我低聲啜泣或坐在地上崩潰地泣不成聲的時候,跑到我面前"嗚嗚"地賣萌,說實話當時真的有被治癒的感覺......

07

家裡有個小生命的感覺真的不一樣。我要負責這個小生命的全部,要悉心照料,要陪它到老。突然覺得生活有了意義。也突然有了勁兒去做一些事。

從前沉迷遊戲,遊戲填充了生活,現在常常去健身,沒事兒的時候喜歡放著輕柔的音樂看看書,貓在身邊,或在身上陪著我。這並不是喵對日常生活的直接改變,而是對它的生命負起責任,使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也負起責任。心靈上,從無比孤獨空虛,到有了重心與活力。

08

因為曾經我坐在22樓的窗台上時,我的貓跳上來坐在我旁邊。

我的生命沒有意義,可是我的貓就是我活下來的理由。

我放心得下任何人,我無所謂於任何事,還是最放不下這隻貓。

所以,只要貓還在,我就會活著。

09

接它回家半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真的覺得撐不下去了。

那天晚上坐在書桌前寫遺書。然後本來趴床上睡覺的它突然就開始竄上書桌,咬我握著的筆。我把那隻筆​​甩到地上給它玩,又換了只筆寫,它不理地上那隻接著咬我握著的這只。我第三次換筆的時候它看這樣不管用,開始咬我那張紙,又咬又踹直到把那張紙弄壞。(對,它幹這一切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呆掉的!它那一刻智商簡直爆掉!)

然後我遺書寫不下去了,把筆放一旁,抱著它大哭。它讓我抱了一會,就掙脫我的抱抱跑走了。

10

因為救命??我養了兩隻,大兒子親爸爸多一點,小兒子親我更多。

我有一次病發的時候,鬼迷心竅的爬上了陽台的窗,小傢伙跳了它貓生中最高的一次,直接跳上我後背撓了兩爪子,生生的把我拽下來了,要是沒有那兩爪子,現在說不准就沒我在這瞎逼逼了。

在那之後小兒子懨懨了很長時間,一直跟著我,我睡哪它睡哪,睡覺醒來就能看到一團毛絨絨攤在枕頭上,守著它阿媽。

我相信貓有九條命,大概那天之後我的小傢伙犧牲了自己的一條命給它麻麻續命,所以它精神才那麼萎靡不振。

回到主題,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需要一隻貓呢?

其實養一隻貓的原理與針對抑鬱症患者做心理諮詢中最初開始的干預的原理是一樣的,一般可以被叫做行為激活。

養貓帶來的好處首先在於增加了生活中的羈絆,會建立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抑鬱症患者不僅需要有隻貓,還需要有人每天跪在地上把貓毛擦乾淨,把桌椅雜物擺整齊,把幾十斤的貓糧貓砂扛上樓,按時加水鏟屎加貓糧,耐心教育貓不能撓人咬人,拿著逗貓棒陪貓玩,帶著貓絕育看病打疫苗......”

貓的生活好壞都寄託在自己身上了,因此必須強大與擔當。而這種變化,恰恰是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

其次貓具有打破生活節奏的能力。發呆的時候/無聊的時候/想事情頭疼的時候/黃昏的時候……貓會隨機的/偶然的,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回來。

再次養貓是喚醒幸福感知的一種手段。抑鬱症患者是很難有“我很幸福”這個感覺,擁有一隻體型很小(沒有安全威脅),毛茸茸(可愛),溫暖(直接感受),高冷(欲拒還迎)的寵物,是喚醒“幸福”感知的一種有效手段。

那麼,為什麼抑鬱症患者偏偏喜歡的是貓,而不是狗,或者其他寵物呢?

知乎上有位朋友的回答是最有代表性的: 也許抑鬱者更需要平等而靜默的理解,而非低聲下氣的忠誠......

如果你沒有一個寵物,可以考慮養一隻,但只有當你有足夠的精力來照顧寵物,或者如果有人在你不舒服時可以替你照顧寵物時養。如果抑鬱症使你身體虛弱,有時候甚至不想起床,那麼不要因為不能餵養或者訓練寵物而自責,這會給你帶來了太多的壓力。從更積極的方面來看,寵物的需求應該成為激勵你走出困境的理由!

當然,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與動物共度時光,比如拜訪擁有寵物的朋友和家人,花時間陪伴寵物,或者參觀動物園,水族館和自然保護區,並簡單地花時間坐下來觀察動物,和他們玩,看它們睡覺和餵食。

即使沒有寵物,你仍然可以將動物用於創造性的目的。在網上或書本上查找動物圖像,以激發你的創意追求,如寫作,繪畫。

你還可以考慮自願在當地的救援中心,動物園或類似的地方與動物一起工作。這樣做有雙重的好處:你可以花時間與動物在一起,也可以接觸愛護動物的人,增加人際交往。

最後,需要說的是: 雖然寵物(不管是貓、還是狗,或者其他寵物)療法是不錯的治療抑鬱症的輔助手段,但不建議使用它作為唯一的治療形式。與其他形式的自助療法一樣,這不是主要治療手段,而只是一種輔助,專業幫助(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才是治療抑鬱症的重要方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