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重装铸共赢

  央視網消息:各位好,歡迎繼續關注《東方時空》國慶特稿——中國故事。一起來回看我們的共同奮斗,沉淀我們的共同記憶。運-20、高鐵,都是中國的高科技重型裝備。這些大國重器不只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他們遠行海外,帶去中國人對人類命運與共的堅守,也帶去合作共贏的誠意。《重裝鑄共贏》的故事,我們先從運-20的遠行說起。

  運-20:非凡的航跡

  「她」,就是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胖妞」的運-20。但她是一個靈活的「胖妞」。在今年八月舉行的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中,運-20從靜止到離地,滑跑距離短,飛機快速爬升,體現出了它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性能。隨後,運-20又遠赴歐洲,在奧地利「空中力量﹣2022」航展中做靜態展示。

  中國空軍飛行員:It is a new generation multi-function transportation aircraft made in China, featuring long range, heavy load and fast speed.(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軍用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具有航程遠、載重大、速度快等特點。)

  航程遠、載重大、速度快。而今年的運-20還要說一句:我很忙!今年1月15日,一場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及隨後引發的海嘯、火山灰等災害,給南太平洋島國湯加造成了沉重的打擊。1月28日,兩架中國運-20飛機從中國出發,滿載救災物資飛赴湯加。這是一次特殊的飛行任務。

  中國空軍運-20飛行員 王宇灝: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遇有天氣條件惡劣、地形條件復雜、長航時、全載重等困難,我們機組通過事先的細致准備、精心部署,包括機組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果斷決策,最終將物資圓滿順利及時地運抵湯加機場。

  連續飛行20多個小時、累計行程1萬1千多公裡。這是截至目前,運-20赴境外執行任務航程最遠的一次。兩架運-20運輸機帶去的不僅是33噸中國提供的應急救災物資,這次遠行,帶去的是希望。

  湯加當地民眾 安妮·歐圖寇露:我是湯加人,我叫安妮,我們正在機場迎接給湯加帶來大量救援物資的中國運輸機。感謝中國政府,感謝你們及時為湯加送來了這批救援物資。

  「四海皆兄弟,萬裡同日升」,這是中國人自古對命運與共的深刻領悟,更是今天一個大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主動踐行。運-20,2013年1月首飛、2016年7月正式列裝以來,這個大國重器的航跡也承載著中國發展的非凡十年。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 申進科:在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中,運-20飛赴湯加、阿富汗等國送去希望和友誼,彰顯「大義中國」使命責任。運-20的十年航跡,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揚海內外。

  運-20快速投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這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中國重型裝備制造、建設走出去,還為當地長遠發展補上重要的基礎設施短板。去年12月3日,「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這條鐵路北起我國雲南昆明,南至老撾萬象,全長1035公裡,其中老撾境內422公裡。而之前,老撾只有一段連通泰國的鐵路,3.5公裡長。

  王米南:中老鐵路改變了我家的生活

  當然,改變的不僅是鐵路的長度。一位名叫王米南的女孩,她和她家裡的生活也因此改變。

  中鐵二局磨萬項目部員工 王米南(老撾籍):大家好,我叫王米南,我是老撾風沙裡的,我家有六口人,我爸爸媽媽是農民,然後種、砍甘蔗。2020年的時候,我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了,老撾要發展中老鐵路,所以我搜了一些我們中老鐵路單位的人員的電話,我就聯系他。

  王米南是家裡的老大,一家六口居住在距首都萬象八百多公裡的老撾山區。全家維持生計的微薄收入,全來自一片甘蔗地。她希望能幫父母分擔家庭的重擔,夢想有一天也能夠走出大山。中老鐵路要招老撾本地工人,機會來了。那時的王米南根本不知道中老鐵路是什麼,更擔心自己只有高中學歷是否會被錄用?她撥響了中鐵二局的招工電話。

  中鐵二局磨萬項目部員工 王米南(老撾籍):他叫我趕緊去面試。後來我從風沙裡到萬象坐了大半(天)車,838公裡的路,到了地方叫他們過來接我,我很緊張,後來我面試通過了,我非常開心。來中鐵二局工作前,我的中文也不是特別好,其他同事教了我不少,讓我慢慢理解,慢慢明白。現在我是一名中鐵二局的翻譯員工,我想用我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家鄉人改變生活。

  數據顯示:中老鐵路開通後,從萬象到中老邊境的時間,從2天變為3小時;開通頭9個月,累計發送旅客671萬人次,貨物717萬噸,其中跨境貨物128萬噸,國際貨運總值突破100億元。貨物運輸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日益成為地區互聯互通的加速器和經濟合作的新引擎,更深刻地改變了像王米南這樣的普通老撾百姓的生活。

  中鐵二局磨萬項目部員工 王米南(老撾籍):我是從山裡來的孩子,來到中鐵二局工作了三年,學會了很多能力,也能給弟弟妹妹交學費,也完成了給奶奶買小禮物的心願。

  如果說中老鐵路展現了我們的鐵路建設能力,而中國與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則體現了中國高鐵從標准到裝備的全方位水准。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裡,建成後,雅加達到萬隆的鐵路旅行時間將從3個多小時縮短為40分鐘。作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重要標志之一,雅萬高鐵的建設對於項目要求極高,各種挑戰也隨之而來。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 張合禮:我們從接觸到雅萬高鐵這個項目,目標就十分明確,要干精品工程。一台高鐵車體有近上萬條焊縫,每一條焊縫都對應著10余項焊接參數,比如說電流、電壓、焊槍角度等等。這些參數就是我們施工作業人員的依據,也是保證每條焊接質量的一些重要參數。

  張合禮:要把雅萬高鐵干成精品工程

  張合禮,中車首席技能專家。憑借精湛的焊接技能,35歲的他已成為高鐵焊接領域的專家型人才。雅萬高鐵在設計初期就面臨兩個挑戰,一是當地常年濕熱的自然環境如何適應;二是沿線坡道之長、坡度之陡未曾遇到。因此,雅萬高鐵車體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根據印尼當地運行環境和線路量身打造的,應用了許多新型鋁合金材料,同時設計對車體焊接整體性的要求也有別於其他車型,因此對於張合禮他們所從事的焊接工藝來講就是一個全新的標准。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 張合禮:我和我的十二名團隊成員,就是負責批量生產前的車體焊接試驗驗證,獲取一些關鍵的焊接數據,為後續批量生產,提供一些重要的參數和技術支撐。為了保證我們每組焊接數據的精准度和准確性,有時我們一條焊縫,要進行上百次的這種反復試驗和驗證。

  今年8月5日,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在青島下線;8月21日,首批高速動車組和綜合檢測車在青島港裝船啟運,這是我國高鐵列車首次走出國門。

  作為我國首次出口國外的高速動車組,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中國裝備,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 張合禮:雅萬高鐵下線儀式那天我也在現場,看到自己親手參與制造的兩列動車,緩緩從車間駛出,在鳴笛的那一刻,我的心是震撼的。能夠參與到雅萬高鐵這項重大工程當中,感到自豪和驕傲。

  運-20遠赴海外的萬裡馳援,王米南搭上中老鐵路實現的家庭夢想,雅萬高鐵焊接的全新標准,中國重器、中國裝備、中國技術,帶去的是希望,播種的是夢想,收獲的是共贏。這就是今天《重裝鑄共贏》的故事。時空國慶特稿——中國故事,明天繼續。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