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了華文 就對不起子孫後代。 搶救華文,重視華教。 請求分享出去, 傳給年青的一代, 傳統華文美德得以長存。

馬來西亞 華文重要 

有著城市花園美譽的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環境優雅,美麗干淨,高樓大廈林立,到處是熱帶的花草樹木。許多在北京見到的盆栽花木,在這兒成了美化街邊的灌木林帶。在略有起伏的丘陵地形襯托下,使人感到這是一個經過立體綠化的大花園。    漫步在繁華的街道上,你隨處可見馬來文與華文對照的各種招牌。在這裡,你不用為自己不懂外語而發愁,因為馬來西亞的華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盡管馬來文是國語。    在馬來西亞,有2180所華文小學,65所華文中學及二所華文大專院校。還有眾多的華文幼稚園,使華人子弟從小就能接受華文普通話的教育。據一位華文小學的校長介紹,這裡的華文小學在1983年以前,都是采用注音字母教授華文。為了使這項基礎教學與中國保持教學上的同步,後來開始用現代漢語拼音取代注音字母教學。這一重大改革,在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史上,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一般來說,一個人能熟練地掌握兩種語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個個都可稱得上是“語言天才”。他們每個人至少掌握著三種語言文字,還有一兩種方言。馬來文作為官方語言,也是學校教學的媒介語,只有取得優等的成績才可獲准畢業。英語則為必修的第二語文。華文是本民族語言,當然要掌握好。還要繼承自己家鄉的方言,如福建話、廣東話、客家話、海南話等等。想來實在是讓人感到驚訝。    隨著近年中馬兩國民間交往增加,一些華人社團已把學習現代漢語,作為平日活動的一項內容。比如在雪隆廣東會館的青年團裡,就專門成立了現代漢語學習研究小組。    馬來西亞現有華人約590萬,但講華文的人遠不止這個數字。現如今,已有很多馬來族、印度族的學生自願來到華文學校學習華文。原因很簡單,因為華人在當地的經濟地位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要與華人有更為密切的交往,就要掌握好華文的語言。    華文教育之所以在馬來西亞得以發展,與當地華人社會、華人社團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很多華人企業家和社團,經常拿出大筆資金捐助華校。用於建造學校圖書館、大禮堂,獎勵優秀教師、補充進修費用及假期旅游等諸多方面。華人社團的歷史有短有長,但每個社團的章程都有促進文化教育的條款。他們把捐助學校、捐助教育作為一項服務鄉親的重要內容。他們對扶助同鄉受教育投入的力量是非常可觀的。以雪隆廣東會館為例,社團現有的學業獎勵基金和貸用基金已達80余萬元馬幣。1998年,會館出資28萬元,為10名成績優異會員子女頒發了獎學金,另有90名學生取得貸學金。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自1977年以來,已放了22屆貸學金,百余名會員子女受益,累計金額達到50多萬元馬幣。這裡發放的貸學金,全部是無息的,到期只需償還本金。由此可見,馬來西亞的華人對待教育事業是非常重視的。一些年長的華人領袖常說,放棄了華文就對不起子孫後代。多麼語重心長的話語,它說出了海外華人的心願,也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