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快樂錢,讓每一元都值得

伊莉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麥克‧諾頓(Michael Norton)/作者

口袋空空,內心也空空,這是很多人花了錢之後的感受。

雖然金錢能夠買到各式各樣的美好事物,小至美食,大至治安良好的住宅地段,但許多研究卻發現,有錢和快樂之間的關聯性出奇得低。為什麼有了錢,卻買不到幸福?花了錢,為什麼還不快樂?錢有沒有辦法花得更不一樣,但花得更快樂?

加拿大卑詩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鄧恩與哈佛商學院行銷學副教授諾頓指出,如果花錢買體驗,而不是買物質,或是花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花在自己身上,快樂感會大不同。他們以實驗證實,改變花錢方式,確實會影響日常的快樂程度,即使是零頭小錢,也有這種力量。

他們提出花錢買快樂的5 大心法:花錢買體驗、樂在難得、花錢買時間、先付款後享受、樂善好施。這些心法不該被視為是互不相關的原則,思考日常生活花費時,應該盡可能運用最多原則,單單一筆消費也可能用到多項原則。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哪怕只是花100 元,也要汲取最多的快樂。你運用到的心法愈多,快樂指數就愈高。

掏錢出來買東西通常不是問題,但下次請先停下來問自己:我是在花錢買快樂嗎?花這筆錢可以帶給我最大的快樂感嗎?

心法1 花錢買體驗

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體驗卻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

想想你曾為了讓自己開心而買過哪些東西。先想一個有形的、能夠保存的實質物品,例如衣服、珠寶或電子產品。再想想你花錢得到的人生體驗,可能是旅行、音樂會或是具特殊意義的一餐。大多數人回憶經驗時,腦海浮現的是朋友、家人,有畫面,有美味。想想,買物質跟買體驗,哪一種讓你比較快樂?

雖然物質能帶來立即的愉悅,但物質的快感往往會消退,體驗的快感則較持久。買物質容易與他人比較,怕自己買的產品矮人一截,反而焦慮不安;體驗則難以比較,因此更容易享受當下,跳脫惱人的比較心理。

體驗之所以比物質更能創造快樂,部分原因在於人在體驗裡更能與別人交流。另外,買體驗比買物質有故事,花錢買體驗不只能增添閒話家常的趣味話題,也能更深地刻畫人生閱歷。

心法2 樂在難得

棉花糖為什麼要等5 分鐘再吃?因為等待能更添美味!

我們常常沒想到,正面經驗也會變得習以為常,閃亮新玩具也會失去新鮮感。不管是買巧克力還是高檔車,習慣成自然的現象就好比路障,會阻礙我們延續快樂的感覺。

美好事物如果唾手可得,人反而不太珍惜;換句話說,知道東西無法想要就有,得到時就會更珍惜。故意設下限制,讓最喜愛的事物無法隨意取得,或許有助於我們「歸零」,重新賦予我們感受快樂的能力。如果享受事物有時間限制,快樂指數更有可能衝到最高點。

這不是主張完全禁絕,但偶一為之的享受,可以防止習慣成自然,進而把喜歡的事物變成特別的犒賞,會更有價值。

心法3 花錢買時間

從時間配置思考消費決策,更容易買快樂,不添煩惱。

要提高快樂指數有個重要、卻常被忽視的方法,那就是花錢降低痛苦指數。不管是刷馬桶或清水溝,花錢購買省時產品,或外包苦差事,能改變我們的時間分配方式,有更多時間做重要的事或追求嗜好。時間充裕感(time auence)增加,快樂指數也會跟著提高。

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把決定怎麼花錢變成怎麼花時間,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在消費前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買這個東西會如何改變我花時間的方式?因為時間的安排能展現高度的自我,把快樂與人際關係擺在優先位置,一旦著眼於時間,而不是金錢,你我都能化身快樂專家,懂得選擇能提升幸福感的活動。

心法4 先付款,後享受

真正享受時,免費的錯覺能讓你快樂加倍。

在數位科技與信用卡的推波助瀾之下,我們養成了「先享受,後付款」的消費心態,但如果反向操作,「先付款,後享受」,快樂感就能加分,甚至可以花更少錢買到更多快樂。享受的時間點延後,等待的過程會愈期待愈興奮。

不管是買化妝品、點杯雞尾酒,如果先付款,等到享用時會有種免費的錯覺,因此格外痛快。更讚的是,先付錢時會心痛,所以比較不容易亂花錢,有助於減輕債務,反而是提升快樂感的最佳坦途。先付款後享受也有助於我們把眼光放遠,更懂得為自己的福祉把關,讓你我更易於遵守其他的花錢買快樂心法。

心法5 樂善好施

人有惻隱之心,把錢用在他人身上會比用在自己身上更快樂。

最新研究顯示,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快樂程度更勝花在自己身上。這項心法放諸四海皆準,可能是加拿大的大學生買一條圍巾送給媽媽,也可能是烏干達的一名婦女為朋友買瘧疾藥,從富可敵國的巴菲特到收入僅能餬口的市井小民,都是如此。

願意把錢花在別人身上,不只讓你更快樂,還能讓身體更健康,甚至覺得更有錢。即使考量個人收入的因素,「利他支出」(prosocial spending)與快樂感、富裕感仍成正相關。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