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如果有榜樣,請別忘記蔣介石....

文 : 牛皮明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949年5月6日,

蔣介石回到故鄉浙江奉化溪口。

這是他離開大陸前最後一次回到故鄉。

不遠處解放軍的炮聲隆隆可聞,

兒子蔣經國急得直跺腳:

“父親,太康號前幾天就到定海了。”

兒子不敢說“走”這樣的詞,怕父親難過。

蔣介石長嘆一聲:“到你祖母墳前告別吧!

你把方良和孩子們都叫來!”

方良是蔣經國的妻子,俄羅斯人。

兒子、孫子都來了。

蔣介石帶著一家人來到蒼松環繞的母親墓前。

“噗通”就跪下了,他老淚縱橫,長淚不起。

又過了一會兒,大哭起來,蔣身後,也是哭聲一片。

這一年,他62歲。

過了很久,蔣介石在兒子的攙扶下,

告別了母親長眠的鳳凰山,鑽進了汽車裡。

汽車緩緩離開,蔣介石回頭

望著山峰煙霧彌漫、溪水淙淙長流。

蔣介石又一次潸然淚下。

蔣介石和母親王采玉

蔣介石母親叫王采玉

1922年6月24日去世。

蔣介石一生戎馬,

即使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

他也不忘祭奠母親,

不但母親忌辰他記掛心中,

母親的誕辰,他也始終不忘。

1934年12月15日,

那一天是母親的誕辰日。

由於政務纏身,忙完政事之後,

他乘坐飛機遇到了陰雨天,

到家鄉已經是深夜10點半了。

他冒著飛機墜落的危險,連夜祭拜,

只為趕在母親誕辰當天。

抗戰爆發,蔣介石在廬山發表: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

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艱難革命成孤憤,揮劍長空涕淚橫。“

從此,政事就更忙了,

自然就不能親自回故鄉祭拜。

就到漢江口、贛江邊,

走到哪,就在哪裡祭拜母親。

即便離開大陸後,偏居台灣,一到清明,

他都會記掛回鄉掃墓的事。但天涯阻隔,

只能帶著子孫隔著窄窄的台灣海峽遙祭。

蔣介石家人合影

35歲母喪之後,他就立下誓言:

“以後無論陰歷、陽歷,凡為母親忌辰之日不食肉葷,不動氣,不御色!”

這條誓言,他恪守了一生。

他常常在日記寫:

“夜裡聽見子規叫聲,就想起母親起床喂蠶,可是我再也看不見了。”

“無母之子,孤獨之人,哪裡還有人生的樂趣呢?”

“近日特別想念母親,中正罪孽深重,實無顏以對父母也。”

老母親在世的時候,

晚年曾一度看破人世,遁入空門,

作為人子的蔣介石為了讓母親開心,

就為母親手抄6萬多字的《楞嚴經》,

只為盡孝心,祈求母親平平安安。

許多人好奇蔣介石為什麼一生不留頭發。

直到蔣介石去世多年以後,

宋美齡才說出來這個秘密:

蔣介石有頭發,只是頭發稀疏,

為了盡孝,索性就理了光頭。

1927年12月1日,

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

這段婚姻之前,蔣介石有兩個妻子。

一個是母親給他安排的“禮物”——毛福梅

蔣介石14歲時,娶她為妻,那年毛福梅19歲。

第二任妻子陳潔如,關系不好,常常吵架。

蔣介石娶宋美齡時,全國罵聲一片。

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照

當時最有名的報紙是《大公報》,

蔣介石刊登一則啟事:

“余深信人生若無美滿婚姻,一切皆無意味。

故革命當從家庭開始,今日結婚實為建築我二人革命事業基礎。”

有個叫張季鸞的文人,

當即發表了一篇社論《蔣介石人生觀》。

罵蔣介石“兵士殉生,將帥談愛”。

公開批評當時最高領袖。

一時間街頭巷議,搞得蔣大為惱火。

蔣介石派人去找張季鸞算賬,一番深談之後,

蔣怒氣全消,連稱對方先生,並以“國士待之”!

張季鸞

胡適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大文人。

1934年4月4日,胡適托人給蔣帶信,

嚴厲批評並要求蔣“明定自己職權,用全力做好權限內的事。”

蔣並不生氣,到了台灣,胡適67歲那年,繼續罵蔣,

朋友們都勸胡適別太過分,胡適一笑:

“我和蔣公是老朋友,頂他兩句沒關系!”

蔣介石打電話給胡適說:

“胡先生,抽時間我們開誠布公談一談!”

胡適回話:“那我們中研院同事都和蔣先生談一談!”

結果蔣介石的汽車剛開到中研院大門口,

就有電話催蔣公務緊急,只好返回。

蔣介石和胡適

20世紀40年代,

民國大哲學家熊十力,一直都為教育奔走,

卻沒有辦教育的銀子。蔣介石愛才,

就派侍從室機要秘書

徐復觀

帶著一百萬支票去看望,

徐復觀是熊十力的得意學生。

結果,熊十力破口大罵:

“你給我快走,蔣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麼能用他的錢,你快拿走!”

徐復觀只好悻悻回去,蔣介石並不生氣,又兩次贈巨款,

資助他籌辦研究所,熊十力均辭而不受。

熊十力

民國時,指名道姓罵蔣介石的讀書人很多。

歷史學家

傅斯年去見他,還翹著二郎腿。

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指著鼻子罵蔣介石是新軍閥。

大學士章太炎罵蔣介石是秦檜。

1920年,思想家戴季陶有一次喝醉酒罵蔣介石

“如同狗牛一樣愚蠢”!

蔣介石一時激動,要與戴拼命,

旋即冷靜下來,檢討自己。

“哪有不被別人罵的人呢?”

後來戴季陶又把私生子蔣緯國過繼給蔣介石。

蔣介石視為己出,一生疼愛有加。

戴季陶

蔣介石常常在深夜反省自己:

有時候甚至“中夜自檢過失,反復不能成寐!”

打仗打敗了也反省自己“輕浮急躁,擅自獨斷!”

街上看到美女,色心起了也反省自己:“吾太好色了!”

蔣介石出生在沒落的鹽商之家,

年幼時曾東渡日本求學。

同時代人讀康有為、梁啟超,

而蔣介石讀王陽明、曾國藩。

並視為終生精神食糧。

甚至還說:“中日兩國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他說:“天下萬物都由誠心所生,都靠誠心維系,

如果一念不誠,則萬物皆假!”

他一生都在努力做到謙和,溫潤如玉,

自由包容。時刻都不忘反省自己過失。

國家亡了還可以復興,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戰爆發,北京淪陷。

眼看中國沒有一張安靜的書桌了,

蔣介石就把北京的高校遷到長沙,

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2月13日南京陷落,武漢告急,

眼看長沙也沒有一張安靜的課桌了。

蔣介石發脾氣:

“國家亡了還可以復興,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

蔣介石發表抗戰聲明

1938年4月,

他號令教育部將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

私立南開大學全部西遷到安全的昆明。

不像現在有高鐵、飛機,那時候西遷是個大工程,

學生和教授組成的隊伍一共300人,

一路步行,翻山越嶺,千難萬險。

為了保證安全西遷,

蔣介石派黃師岳中將親自保駕護航。

學生體弱,步行緩慢。每走一個小時,喝一次茶。

護衛官兵也絲毫不敢怠慢,好生伺候。

沿途湖南境內遇到土匪,

政府出面“照會”,官兵親自開路。

終於到了雲南境內,

雲南省龍雲主席電令沿途軍政好生護衛,

不得半點差池。

在雲南圓通山口,黃師岳中將向北大校長蔣夢麟,

正式移交西遷隊伍時,300名學生毫發無損。

如此護衛,也算最高待遇了吧!

西南聯大師生合影

還不夠,蔣介石下達文件:

“學校不能停課,老師不能減薪,教育不能耽擱!”

錢鐘書在小說《圍城》中記過這段歷史,

方鴻漸等一干人馬去三櫚大學任教,

從上海乘輪船出發坐的是頭等艙,

教授們在整個抗戰時期就沒缺過錢。

說到底,教育是國家的根本。

國家的興盛,全靠教育打底子。

一個國家,重要的不是經濟,

而是文化不能壞,風氣不能壞。

風氣一壞,民風就跟著也壞了!

抗戰雖然非常艱難,

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研究從未間斷。

西南聯大授課老師都為文化泰斗,

文學系老師有朱自清、胡適、劉文典、陳夢家。

外文系有葉公超柳無忌、莫泮芹、燕卜蓀。

歷史系有錢穆、陳寅恪、傅斯年、吳晗。

哲學系有馮友蘭、金岳霖、沈有鼎孫國華

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大師。

培養出來的學生呢?

有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

有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大科學家李政道。

有號稱“兩彈元勳”鄧稼先。

還有“中國科技眾帥之帥”的朱光亞。

1941年,重慶為戰時陪都。

蔣介石閒暇時,就愛和宋美齡到汪山散步。

有一個叫康國雄的12歲小男孩,

就膽大爬到樹上看委員長的模樣。

結果軍犬狂吠,蔣介石見了。

就招呼過來,和藹地詢問姓名,在哪上學,

還給小男孩點心吃。分別時,

摸著小男孩頭說:“下次我來找你玩呀!”

蔣介石書法

1943年,宋美齡去美國演說。

歸國時,還給小男孩特意帶了“51”型派克鋼筆。

蔣介石給小男孩紀念冊題字

“國雄賢侄,立志有恆”!

鼓勵他要好好讀書,做人要有志向。

後來小男孩想報名幼兒空軍學校。

學歷不夠,蔣介石親自幫助處理。

直到兵敗,快要離開大陸時,

還問小男孩父親康心如:

“我去了幼空三次,也沒見到國雄,他怎麼樣了?”

蔣經國年少愛讀書,

蔣介石說:“經國天資雖不甚高,然頗好誦讀。”

又叫經國聽奶奶和母親的話,連走路和說話。

“均要穩重,不可輕浮,在學堂要靜心聽講,細心領會,務求明白。”

還特別強調:“讀書要以爛熟為度”!

蔣經國和父親蔣介石

蔣經國從小就有和父親通信的習慣,

但字跡潦草。蔣介石回信:

“寫字筆劃要清楚,要字字分明。

須間日摹一次,要在古帖中

橫、直、鉤、點、撇、捺處體會。

還特別提醒:注意提筆須高,手腕須懸。”

蔣介石敬重讀書人,疼愛讀書人。

許多人說民國他不負讀書人,讀書人卻負他。

他知道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重要,

傳道、受業、解惑這樣的大事。

全靠讀書人的嘴皮子和筆桿子。

就像他說的那句話:

余深信人生若無美滿婚

1948年11月,

蔣介石政府大廈將傾,苦苦支撐。

妻子宋美齡決定去美國尋求援助,

蔣介石心裡明白去了也是白去,

此時已不再是5年前抗日戰爭的境遇了。

1943年,宋美齡到美國,

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白宮演講。

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她被稱為亞洲最美麗的女人。

而1948年,她再次去美國尋求援助時,

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人人躲著。

杜魯門總統說她:“到美國是為了再次得到施舍!”

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

宋美齡臨行那天晚上,

蔣介石和妻子徹夜長聊。他在日記裡寫:

“昨晚與妻聚談,依依不舍,夫妻愛情,老而彌篤!”

哎呀,人真是上了年紀,經歷風雨,共患難。

才知道少時夫妻老來伴的珍貴。

這一年,蔣介石61歲,宋美齡51歲。

1927年,兩人結婚,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於鴛譜。

婚後,蔣介石受妻子影響,信奉基督教。

改掉了許多過去舊軍閥的習氣,

性格也開始變得溫和起來。

到了台灣後,

晚年他們一直住在距離台北市不遠的士林官邸。

他們是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常常深夜秉燭暢談。

蔣介石和宋美齡

下午用過茶點後,

蔣介石會用很萌很萌的話約妻子:

“噠令,你要不要去車車啊?”

“車車”就是開車兜風的意思,夠萌吧!

晚上掌燈的時候,

官邸還會放電影。

蔣介石最愛看的電影《梁山伯和祝英台》、《七仙女》,

尤其最愛看故鄉的越劇電影。

他和妻子每晚還追電視劇《包公傳》,

熱情很高,每集必看。

1932年,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竣工。

後來作為拜謁中山陵的高級官員休息室。

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

蔣介石和宋美齡常在這裡做禮拜休息。

南京人喜歡叫這裡“美齡宮”。

秋天“美齡宮”航拍圖

1925年,修孫中山陵墓時,

在大道上種下了成排的梧桐樹。

到了秋天,梧桐樹葉黃了。從空中俯瞰,

美齡宮”像一顆藍色的寶石,

而綿延數公裡的梧桐樹,就像金色的項鏈

襯托著無與倫比的吊墜。

有人說這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最好的禮物。

時間跨度是80年,當年栽下的梧桐樹已經長大。

那是經歷過滄海桑田,歲月沉淀,

才能看見的美輪美奐。

試問,在愛情面前,還有什麼比時間更加珍貴的呢?

1969年7月的台灣,酷暑炎熱,人心煩躁。

蔣介石和宋美齡,乘坐汽車過了陰陽山就遇到了車禍。

一輛吉普車沒剎住車,直接撞到了蔣介石的車尾上。

那年蔣介石已經是82歲的耄耋老人了。

猛烈的撞擊之後,宋美齡整個人躺在車廂裡。

攙扶起來後,開始叫痛呀疼!

“而老先生還是一樣表情嚴肅,鼻子流著血。”

就像1949年,從大陸離開時一樣。

由於前面強行起飛的飛機發生爆炸,

機場一片混亂,蔣介石像石頭一樣嚴肅地坐著。

心非常定,安靜極了,就像命運。

晚年的蔣介石

車禍後,蔣介石身體就大不如從前了。

心髒病、氣喘都病發了。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永遠離世。

對操辦後世的家人只說了句:

“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將來,

有一天葬到大陸,葬到家鄉去!”

“老先生是個大孝子,他想回到母親身邊。”台灣學者說。

離世後,孩子們依照浙江奉化老家習俗,

兒子蔣經國給他穿上7條褲子、7件內衣,

包括長袍馬褂。遺體貼身包著絲綿、黑褲、黑皮鞋。

還有他最愛讀的書,一本四本。

《聖經》、《荒漠甘泉》、《三民主義》、《唐詩》。

古詩說: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還有詩: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人的一生,到了最後都會面對自己的內心。

安靜地回到自己最初的位置上,

就像難以把握的命運。在塵歸塵、土歸土之後。

等待來世緩緩降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