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關得住貓 關得住台獨嗎

蔡英文最近頻頻受訪拋出兩岸論述(來源:台“總統府”)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 束沐分析報道)繼上周接受路透社採訪後,蔡英文再度接受島內媒體長篇專訪,大篇幅談及兩岸關係議題,並拋出“三新論”隔空喊話大陸高層,試圖在520就職一周年之際獲得兩岸論述主導權。不過,在島內外輿論連篇累牘解讀或回應蔡此番言論之外,一位親身參與專訪的記者在新聞側寫中的一段描述,則頗有玩味之意。

  這位媒體同行在題為《蔡英文接受專訪 先把貓關起來》的側寫中,首先回憶了專訪蔡英文過程中幾個比較有趣的片段,比如蔡英文對記者十分親切、與“府代理秘書長”之間的幽默互動等。在文章末尾,她特意提到,蔡英文強調,為了準備這次受訪,一大早就先把貓關起來,請這些毛小孩先“不要吵她”。

  上面這句話,透出了滿滿的“舍不得”與憐惜之情,十分有趣。若試圖去理解蔡英文對她的那幾只愛貓的態度,則有可能理解她上任後對“台獨”的態度。

  眾所周知,蔡英文是一位愛貓人士,據她之前接受外媒專訪時介紹,她家中不僅養了貓,還養了狗,且貓和狗之間能夠“和平相處”。可以想見,蔡英文一定是在她的辦公室裡也給這些寶貝們安置了“行館”,這才有了那篇側寫中,蔡英文為了讓她的愛貓們不打擾到此次專訪,特意提前把它們先“關起來”的橋段。同樣可以預見,當這些記者離開後,蔡英文很可能把籠子打開,讓“毛小孩”們重獲自由。

  既然蔡英文可以為了不讓小貓吵到記者而把它們暫時關起來,那麼循此邏輯,她有無可能也為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台灣民眾的福祉,把“台獨”也關進籠子呢?

事實上,蔡英文心中很可能就是這麼想的。正如她在歷次專訪中反覆強調的那樣,她在一年來已經表達出了最大的善意,而且也做到了維持現狀、不挑釁、不會有意外雲雲,但她認為大陸方面“並不領情”,因而認為兩岸關係出現問題的責任不在她,在大陸。

  固然,和陳水扁任內動輒高喊“一邊一國”、“公投入聯”、“台灣要獨立”相比,蔡英文上任一年來,在口頭上的確未曾說過“台獨”一次,也未曾談及“公投”、“憲改”等涉“獨”話題,甚至於她還在以領導人身份對外發言時,盡量保持稱呼對岸為“中國大陸”的口徑。因此,或許在她看來,“我已經做(讓)得夠多了,你怎麼還為難我?”

  正如蔡英文愛貓,但為了保證專訪效果,把貓暫時關進籠子裡一樣,她內心追求“台獨”、堅定“拒統”,但為了顧及大陸的面子和區域現實格局,不公開喊“獨”,把“法理台獨”暫時裝進籠子裡。對她而言,這或許不僅意味著已經做出極大的忍讓,內心還有一萬個舍不得。這就不難理解,她曾把台灣年輕人稱為“天然獨”,就像愛小貓一樣對這些“台獨毛小孩”們讚賞有加,執政後更是以“力抗中國壓力”之詞鼓舞民進黨內同仁。

  但問題就恰恰出在了這裡。早在蔡英文勝選之初,大陸眾多涉台學者就明確指出,觀察民進黨新當局的兩岸政策,不僅要聽他們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看他們做了什麼。甚至有學者表示,大陸知道蔡英文的難處,可能說不出“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但只要蔡能夠以實際行動或以別的方式對外展現同樣的政治內涵,“也算過關”。

  大陸的標尺始終如一,那就是兩岸一中、反對“台獨”。不放棄“台獨”黨綱,放任島內各種“台獨”躁動,縱容甚至親自推動“文化台獨”,當然夠不上那把標尺。而這一年來,蔡英文自己確實把“貓”關在籠子裡,但天下誰人不知她愛“貓”?去年520以來,島內大大小小的“貓”上躥下跳,蔡英文願意把它們關進籠子嗎?她有能力把它們關進籠子嗎? 

5•20很快就要到了,島內各界民眾應該逐漸地看清楚,那些人喜歡的、養的根本不是貓,而是一只只老虎,老虎是會吃人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