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後患者日常膳食參考

胃癌是現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一旦患有胃癌,大多需要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之後如何保證胃癌患者的營養,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一是手術後要積極防治一些並發症,胃是人體消化、吸收營養的重要部位,
一旦手術後出現並發症,就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二是術後合理膳食,采取必要的飲食調護;
三是配合中醫中藥進行康復、調理治療,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增加食欲。

    胃癌術後常見的並發症有:胃出血、吻合口瘻、腸梗阻、傾倒綜合征、體重下降、貧血 

等,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傾倒綜合征,容易引起術後營養不良,發生率較高。發生率與胃癌手術術式有關,畢Ⅰ式手術後發生率約5%,畢Ⅱ式手術後發生率約15%,切除胃2/3者發病率約40%,切除胃3/4者發病率約50%。發生原因是由於胃部分或全部切除後,幽門對食物的控制能力喪失,進食大量食物後驟然進入小腸,使患者感到上腹飽滿、不適、惡心、嘔吐、頭暈、腹痛、腹瀉、乏力、出汗、心悸、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症狀,一般休息10-20分鐘可以緩解。該綜合征多可通過飲食調節控制,症狀較重和反復發作者,應進食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少量多餐,進餐時避免飲用甜流質等液體食物,餐後最好能平臥30分鐘。經此調節後,可有效減少傾倒綜合征的發生。此外,體重下降也是胃癌術後較常見的並發症,應積極預防。

    以下飲食原則適宜胃癌術後患者作為日常膳食參考

    少食多餐  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宜少食多餐,每天進餐6-7次,定時定量進餐可使胃內不空不壅,也可逐步適應殘胃的消化功能。少食多餐應是胃癌術後患者的重要飲食制度。

    干稀分食  為使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進餐時只吃較干食物,不喝水,可以在進餐30分鐘以後喝水,從而避免食物被快速沖入小腸,並能緩慢通過小腸,促進食物的進一步吸收。

    飲食清淡易消化  提倡飲食清淡,多吃高維生素、高蛋白,富於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限制碳水化合物(如甜流汁飲食)攝入,預防傾倒綜合症。

    逐步增加食量和食物種類  患者應從術後的流食、半流食逐步轉為軟食或普通膳食,並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增多花樣,增加食欲,以助康復。

 注意飲食宜忌 適宜飲食:

1、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香菇、蘑菇、獼猴桃、蘋果、沙丁魚、蜂蜜、牛奶、豬肝、甲魚等。
2、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魚等。

 禁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黴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4、忌煎、炸、煙熏、醃制、生拌食物。
5、忌暴飲暴食,硬撐硬塞。

    最後,胃癌患者術後可以配合中藥康復、調理治療,增加營養。按照辨證施治的原則,配合健脾、益氣、行氣的中藥進行調理,如中藥湯劑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增進食欲,增強免疫力,有助於患者康復,減少並發症發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