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女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富婆不是全身名牌、珠光寶氣、餐餐吃三珍海味,而是比小資女更愛物惜物,珍惜每一塊錢!女企業家何麗玲連一張衛生紙都不敢浪費,億萬富婆張秀滿買菜連10元都要省,她們不是天生就有錢,而是有好的觀念,搭配好的習慣,自然而然越來越有錢!快來學學女富豪招財觀念,從今天開始練習變有錢人!股市達人、同時也是《現在才知道》節目主持人賴憲政,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台灣諺語就是:「觀念好,就吃好做輕可;觀念哪歹,就一世人騎摩托車;觀念改,就賓士牽返來駛。」意思是只要觀念改變,態度就會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整個人生就能跟著改變。「我常說,第一名業務是因為他的習慣比別人好,不然賺再多都不夠花,習慣養好,財神爺自動就會來報到。」從小護士變億萬富婆的張秀滿強調,「習慣」會決定妳能不能成為有錢人,因此她從日常生活要求兩個女兒養成「先存再花」、「開源節流」的好習慣。

例如張秀滿從小就訓練女兒花錢要謹慎。女兒在學生時代,零用錢透支不夠花跟她開口要錢時,她會要求女兒寫借據並且要計算利息,當下個月發零用錢時就先還欠媽媽的錢;若平常缺少了某樣東西,例如文具用品不夠,她會要求女先兒寫在紙條上,等週末去大賣場再把所有東西一次買齊,而不是有缺就去便利商店買;去大賣場時她只會給女兒二百元買最需要的東西,訓練女兒有多少花多少。長大後,女兒會開車,若跟張秀滿借車子開,她會要求女兒付租金、油錢、過路費,算得一清二楚,「租金一天兩千元,因為我的是賓士車,回家之後還會檢查女兒有沒有加油。」這麼嚴格的要求,就是希望女兒養成謹慎花錢的好習慣,而不是認為花父母的錢都是應該的。在這樣的訓練下,張秀滿的女兒雖然一個月只賺三萬五千元,卻能拿出一萬元孝養金回饋父母,一萬元存起來買股票,剩下的才是生活費,而且沒有信用卡,因此出社會後沒幾年,加上學生時代打工的存款,很快就存到了一百萬元,比一般社會新鮮人提早存到一桶金。
「我女兒領薪水的那個月,給我五千元,給她爸五千元,女兒說『五千元嫌少喔!妳不拿,我就存到妳的銀行戶頭』,妳看我女兒就是這麼恰(兇),其實我很感動,並且告訴她,從那天開始理財就不能停止,存錢動作持續做,遲早變富婆。」張秀滿露出招牌笑容說。同樣的,賴憲政的孩子也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節儉好習慣,一個月賺兩萬五千元,每月還是可以存一萬,用一萬五千元在外地生活、租房子,「千金難買少年貧,再怎麼富有都不能富小孩,因為成功是年輕人最壞的導師,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這些富爸富媽都是這樣教育小孩的,他們的小孩繼承的不是他們的財富,而是繼承好觀念,養成變有錢的好習慣。接下來就透過以下四個行動,幫自己打造有錢好習慣,邁向富婆之路。很多人想要變有錢,第一句話就是問:「我該怎麼投資?買哪一支股票?哪一檔基金?」宏觀財務首席顧問李鳳蘭認為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想變有錢應該是先投資自己的專業能力,而不是買哪一種金融商品。畢竟投資要有本金,提升工作薪資才能比別人存得多、存得快,同時搭配節流,才能在投資機會降臨時,賺到更多錢。像李鳳蘭自從學校畢業後,規定自己每個月看兩本書,透過大量的閱讀充實自己,她建議美人除了透過書本,也可以花錢去上課,從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理財要先理心,釐清自己的價值觀,再去理財。」賴憲政則鼓勵美人要善加利用下班後晚上八點到十點這黃金兩小時,例如聽一場免費的演講,就是不要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韓劇或是漫無目的逛街血拼。「當大家都是一,而你只要比別人多零點一,變成一點零一,看起來雖少,但如果乘以三百六十五次方(一年時間),一點零一就可以變成三七點四,所以每天只要進步一點,一年後就進步很多。」賴憲政說。
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強調「能力比學歷更重要」,像她雖然只有高職學歷,而且讀的是家政科,在學校學的是烹飪、營養等知識,跟投資理財完全無關,但是踏出校門後,她靠自修充實投資理財知識,即使早已累積上億身價,每天再忙還是會挪出兩個小時閱讀各種財經資訊,讓自己學習不間斷。「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因為知識可以讓人富有,而且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充實腦袋所獲得的幸福感,比買昂貴的鑽石珠寶打扮自己的外表更持久。」何麗玲堅定的說。
每個人都希望變有錢,但李鳳蘭認為不應該只是盲目的追逐錢,而是要把「變有錢具體化」,也就是先找出錢帶給自己的意義是什麼,讓錢不只是一個銀行存摺裡面的數字,而是可以完成夢想的工具。李鳳蘭建議美人這麼做:「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妳想要錢幫妳完成哪些夢想?」有了具體的目標後,存錢就會變得更有意義,不容易半途而廢。有一名從事直銷的女孩,最大的夢想就是在臺北市買房子,她在紙上畫了五百個小格子,然後貼在牆上,每當她存下一萬元時,就劃掉牆上的一個格子,一開始是一格一格慢慢的劃掉,後來是一整排一整排的劃掉,當五百個格子都全部劃掉,她也存了五百萬元,最後,真的實現了在臺北市擁有一間自住屋的夢想。這個女孩形容實現夢想的心情:「在這個過程中,每劃掉一個格子,就讓自己感受到持續不斷的進步,好像在鼓勵著自己,心情也跟著充實而快樂。」然而,很多人在存錢的過程中其實是感覺很痛苦的,總覺得處處受限──每天要控制支出,喜歡的衣服不能買,朋友的邀約不能每次都到等等。存錢存得很痛苦的最大原因,就在於不清楚自己存錢的目標,沒有把夢想具體化,所以才不能像這個女孩一樣快樂的存錢,導致半途而廢,連一桶金都存不到,當然不可能變有錢。現在,就拿起一張紙,寫下妳的夢想,這個夢想要大一點,要觸動自己的心靈,要當作給自己一個最棒的生命禮物,有了具體目標後,才能快樂的執行,直到實現夢想為止。
剩下來的錢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存到不同的帳戶做好金錢管理。訂出存錢目標之後,就要去執行,而第一步就是先記帳,瞭解自己每月基本開銷,剩下來的錢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存到不同的帳戶做好金錢管理。「五三二存錢法」像藝人劉若英採用「五三二存錢法」,就是五成收入存起來,三成拿來花,兩成留給朋友借。聽起來很有趣,竟然存錢是為了準備借給有需要的朋友!其實這就是「存錢存人脈」的一種方法。因為朋友有難伸出援手,可以讓她存下更多的友誼,未來朋友也會心存感激,幫她介紹更多的賺錢機會。這就是劉若英獨特的收支管理法。而由記者轉戰演藝圈的主持人吳怡霈從「名牌包控」,變成小富婆的方法,則是運用五個帳戶,幫自己減薪。一般人薪水入帳後,就會擺在活存,要用錢就領,但因為每次領錢時都看到戶頭內還有錢,花錢就會不知節制。吳怡霈為了節制消費,每月領到薪水後,會先把預定要存的金額轉到「儲蓄帳戶」,接著把兩萬元存入「旅遊津貼帳戶」,存下每年出國三次的旅費,然後再把一部分錢轉入「股票投資帳戶」,剩下的錢就放在「生活開銷帳戶」,每月開銷只花固定的金額,這樣花錢就有節制。
「有錢人並不比窮人聰明,只不過有錢人管理金錢的習慣和窮人不一樣,」《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作者哈福‧艾克建議,帳戶管理一定做到「平衡」,而不是全部存起來,像他就建議,可以拿收入的五成當生活所需、兩成做為長期儲蓄帳戶、一成做為教育進修投資自己、一成做為玩樂帳戶,剩下的一成捐出去,幫助別人,讓施比受更有福。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