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大眼睛周圍卻長滿了脂肪粒?你應該這樣做!

消滅脂肪粒~

常常聽見身邊的小姐妹會有這樣的困擾,眼部下方有莫名的“白芝麻”,擠不掉摸起來凹凸不平的,其實這就是俗稱的脂肪粒。

我們先重點區分一下脂肪粒和粉刺:

什麼是脂肪粒?

脂肪粒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顆顆的白色小芝麻點,一般生長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周最容易生長。

如果在面部尤其是眼下發現了比膚色較淺的乳白色小顆粒,那麼十有八九就是脂肪粒了,除了眼周之外,其余部位的白色小顆粒一般都是粉刺。

什麼是粉刺?

粉刺又叫封閉性痘痘、閉口,醫學上稱之為痤瘡,是青少年時期常見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症,多發生於額頭、鼻梁兩側和下巴等部位,多影響患者容貌。

粉刺為細小的皮下脂栓,表現為米粒大小的半球形白色小包,質硬,無自覺症狀,如果抿住嘴唇,拉伸下巴處的肌膚,用手指在下巴處輕輕劃動如有顆粒感,並且細看有白色小顆粒,那麼這些白色小顆粒就是粉刺。

  

眼睛周圍是全身最薄的皮膚,約0.07毫米,又沒有皮下腺,加上人眼一天頻繁眨動,特別容易缺水、干燥、疲勞,所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有皺紋極易容易形成脂肪粒。

脂肪粒產生的原因:

1、肌膚油脂代謝失常。脂肪粒是由於肌膚拉扯過度形成了細小傷口,在自我修復過程中沒有正常代謝掉肌膚表層油脂後形成脂肪粒。再加上皮膚沒有得到徹底清潔干淨,導致毛孔阻塞,很快形成脂肪粒。

2、皮膚抗病能力低下。當肌膚抗病能力低下時,肌膚對於外界的細菌、污染的防御能力就會降低,肌膚感染之後形成痤瘡粉刺,之後使用了含有肌膚的護膚品,在激素作用下,雖然痤瘡消除,但是形成了脂肪粒。

3、皮膚系統異常。當汗毛開口處的立毛肌異常興奮、異常突起,而汗毛開口處的皮膚又異常過度角化時,會形成典型的粟丘疹形態,這種情況多見於神經-內分泌系統中,神經對皮膚控制的這一環節出現了失調。

為了不長這些東西,提前預防總是好的。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眼部周圍長脂肪粒呢?接下來,我將告訴大家一些平時預防脂肪粒的方法,希望能夠未雨綢繆。

  

預防一:選擇合適的眼霜

晨起時:選用清爽、保濕型眼霜。這類眼霜含水量高,可讓眼周肌膚“喝飽水”,而且易吸收,讓你一早就神采飛揚。

晚睡前:選用營養、滋潤型眼霜。睡眠時人體是處在最佳吸收的時候,眼霜的營養成分都被吸收,眼周肌膚自然變得水嫩。

另外,在涂抹眼霜時切忌用力過度拉扯眼部皮膚。

預防二:經常舒緩眼部肌膚

眼部肌膚受到刺激,可以使用鎮靜型眼膜。一般而言,鎮靜型眼膜大多為片狀果凍或啫喱狀,即使未經過冰鎮,其觸感依然清涼柔軟,瞬間給人從感官到心理放松和舒緩的感受,眼部肌膚舒適代謝順暢脂肪粒就不會生成。

預防三:提高自身免疫力

只要身體的代謝活躍,雜質和肌膚垃圾都能夠通暢的從肌膚排除,那麼肌膚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加上平日多喝水運動,對肌膚勤補水保濕,這樣就會很快和脂肪粒拜拜啦。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