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

關於端午節, 史籍資料中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有4種:

Image may contain: flower, plant, text and nature

(一)源於夏商周三代的夏至習俗- 五月五日“地臘”

“臘”是古代漢族農耕文明產物,也是中國傳統祭祀神農和祖先的重大典禮,而農歷五月初五在古代被道教定為“地臘”,是拜祭祖先、請求贖罪的重要日子。古時候五月初五的地臘祭祀活動,已融入端午節並成為重要組成的部分。

(二)源於古代吳越民族對龍圖騰的崇拜

端午節最初為古代吳越民族因為崇拜龍圖騰而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古時五月,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的江水將會暴漲,因此人們把避水災和豐收的希望寄托在龍的身上。每逢五月初五,他們將賽龍舟、拋筒粽娛神,以求部落昌盛。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三)源於古代“惡月惡日”說

古人認為五月是個“惡月”,五月初五更為惡日,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惡去毒的禮俗。如掛鐘馗像、貼午時符、懸掛艾草、賽龍舟、吃咸蛋和粽子等傳統活動都是古人為了要達到驅邪、防病疫、強身健體的效果而舉辦的活動。

(四)紀念忠臣屈原

古人認為五月是個“惡月”,五月初五更為惡日,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惡去毒的禮俗。如掛鐘馗像、貼午時符、懸掛艾草、賽龍舟、吃咸蛋和粽子等傳統活動都是古人為了要達到驅邪、防病疫、強身健體的效果而舉辦的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