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曾獲「鄧麗君香吻」被封史上最幸運國軍!沒想到35年後,現在的他....

大家都知道已逝歌手「鄧麗君」是非常出名的唱將天後!當年最紅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的不敗經典!甚至連日本、東南亞等國也仍有許多歌手在重大表演上向鄧麗君致敬。

14800624207924.png

圖/翻攝自網路,下同

而當年最火紅的鄧麗君不僅是國寶歌手,更是呼聲最高的「軍中情人」。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35年前,有位非常「幸運的弟兄」曾獲得她的香吻呢?據說多年之後的他現在竟...

14800625868988.png

當年鄧麗君到兵營勞軍時,有位名叫薛進友的幸運弟兄意外得到她的香吻!據說這名弟兄當時開心到連續三天洗臉都只洗半邊,而超級幸運的經歷也讓身邊的弟兄朋友們羨慕不已。

14800627402597.png

不過據說當年被封為「最幸運的國軍弟兄」,現在已經是名事業有成的中年人!

14800626788186.png

多年之後薛進友的手機仍然放著當年與鄧麗君的合照!因為他相信都是當年女神的眷顧才讓他有今日如此快樂的生活!

最後薛進友表示:「一直都把鄧麗君當成女神來看待,即使她已逝多年但仍依舊常存我心中」。

14800624767831.png

我想這薛進友就是所謂的死忠粉絲吧!即使已多年不見心愛的歌手,卻能時時刻刻都感念著她,實在是太感人了!

快把這名超幸運的歌迷近況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

鄧麗君

歌手

鄧麗君,本名鄧麗筠,中華民國國寶級流行音樂歌手。 她在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於1970至80年代之間達到事業高峰,並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淡出樂壇。1995年5月8日,她因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在她逝世後,香港與臺灣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她的成就。 維基百科

1953年1月29日清晨,鄧麗君在臺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出生[1]:20。父親鄧樞是

河北省大名縣大街鄉鄧台村人,因國共內戰而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的國軍軍官,母親趙素桂則是山東省東平縣[1]:15-16。父母以「丫頭」作為鄧麗君滿月前的諢名,鄧樞其後請部隊中頗有學問的楊姓軍官,為她取名麗筠[1]:23[2],雖然本字應念「雲」音,但家人與鄰居把「筠」字發「均」字音(與「君」亦同音),故鄧麗君就成為她日後投身歌唱事業的藝名[1]:24。她在家中排第四,有三兄一弟。

及至兩三歲,鄧麗君隨家人先後遷居臺灣省臺東縣池上鄉[1]:24及屏東市[1]:25。1959年,父親退役,舉家遷往

臺灣省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眷村,而鄧麗君入讀蘆洲國小。小學階段,她參與校內遊藝會演出,參加演講及朗誦比賽,也漸培養對歌唱的興趣[1]:40-44,課餘時間,她隨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漸嶄露頭角[3]。此時,鄧麗君七歲,是為歌唱生涯的萌芽期。可能由於分心歌唱,她沒有考入理想的公立中學,考進私立金陵女中[1]:45。

早年事業[編輯]

1964年,年僅11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廣播電台舉辦的黃梅調歌唱比賽,以一曲「訪英台」奪得冠軍;翌年以「採紅菱」在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奪冠。其後,鄧麗君利用課餘時間參加

正聲廣播公司舉辦的歌唱訓練班,學習歌唱技巧,以第一名成績結業[1]:45。初中階段的鄧麗君,在課餘時間參加晚會演出,歌藝被「國之賓」歌廳老闆賞識,邀請在歌廳駐唱,以清純活潑形象定位,招牌歌曲正是「一見你就笑」[1]:57-58。

隨著鄧麗君展開走唱生涯,漸無法兼顧演唱及求學,在1967年選擇休學展開歌唱事業[1]:62-63。不到一年時間,鄧麗君成為歌廳、夜總會、餐廳及飯店等爭相邀請演出的歌手,更成為台北七重天歌廳的駐場歌手,接拍電視廣告[1]:66,亦經常到參與勞軍義演[1]:69。1967年,鄧麗君加盟宇宙唱片,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鄧麗君之歌第一集·鳳陽花鼓》。1969年

中國電視公司啟播,鄧麗君獲邀主持晚間黃金時間播出的節目《每日一星》,並為中視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主唱同名主題曲,成為她演唱第一首影視主題歌曲,令她家傳戶曉[1]:70-71。同年,鄧麗君參演首部電影《謝謝總經理》(導演:謝君儀先生),飾演能歌善舞的女大學生,片中她並唱了十首曲風青春活潑的歌曲,正式成為歌影視三棲的歌手[1]:72-75。

1969年9月,鄧麗君參加和興白花油董事長顏玉瑩組織的颱風賑災義賣活動,其後積極參與慈善及海外登台活動,年底獲中廣推薦到新加坡參加慈善晚會義演[1]:108-109,並在1970年被白花油及香港《

華僑日報》加冕為「慈善皇後」邀約赴港登台參加工展會期間演出活動[1]:77-79。

1971年,鄧麗君演出於劇情近似個人生命經歷的電影《歌迷小姐》,並用自己賺來的積蓄在臺灣買下一座別墅;當時,她與馬來西亞博彩聞人林水成之子林振發相戀,但林振發在1978年即因心臟病發作離世[3]

1973年,鄧麗君經台北美國學校錄取為該校插班生;她在校內主修英文,並終於完成她的求學夢想[4]

前往日本發展[編輯]

1970年代初期,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指派佐佐木氏在香港尋找女歌手前往日本

發展,並在東方歌劇院發現鄧麗君。隨後,舟木稔積極邀請她前往簽約,並成功說服不願讓女兒前去日本重新發展的鄧樞同意此一提議。[5][6]

1974年,鄧麗君在母親陪同下前往日本發展,並取藝名為テレサ・テン(音譯自她的英文姓名Teresa Teng)。鄧麗君在剛抵達日本時並不通曉日語,也無法適應當地生活節奏;除了努力學習日語,公司還安排她去夜總會歌舞廳演唱。[7]同年3月1日,鄧麗君的首張日語單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無論今宵或明宵》)公開發行,但銷量只有十幾萬張。同年7月1日,她的第二張日語單曲《

空港》正式發行,並在一個月內以70萬餘張總銷量進入全日本流行榜前15名,還因此榮獲日本唱片大獎新人獎。[8]

1975年7月,鄧麗君簽約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並於9月在當地發行《島國之情歌第一集》專輯;在1975年至1984年這段期間,她陸續推出八集「島國之情歌」系列專輯,其中包含了日本流行歌曲、由日本流行歌曲改編翻唱的華語流行歌曲以及原創的華語流行歌曲。

1976年,鄧麗君在香港利舞台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兩日三場門票旋即銷售一空;此後,除前往美國進修時期之外,鄧麗君又於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在同一場地開辦個人演唱會。

護照事件[編輯]

1979年2月14日,鄧麗君持印尼護照入境日本之情事遭媒體披露;日本有關當局下令調查並將她拘留。當時,鄧麗君因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已無正式邦交關係與雙方海關出入境程序之障礙(持中華民國護照入境日本須申請當地官方核發之「渡航證明書」,臺灣當地又有警備總部嚴加查核),而決定持印尼護照自香港搭乘中華航空CI116班機由東京羽田機場入境日本。同月22日,日本入國管理局東京事務所公布調查結果,結果證明鄧麗君所持印尼護照並非偽造護照,她亦無為他人出售偽造護照,只是該護照之發給手續不合

法規。同月24日,日本法務省裁決將鄧麗君驅逐出境並宣判她一年內不得再度入境。[6][5]

被日本政府驅逐出境後,她為避免遭臺灣官方與媒體調查追問,而持有蓋有美國入境簽證的中華民國護照前往該國,並決定在該國履行先前表演和唱片合約(1979年發行專輯甜蜜蜜》和《小城故事》部分歌曲曾在美國錄製);當時,她雖在日本事業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但她的歌曲在剛剛改革開放中國大陸開始流行。[6][5]

1980年,臺灣當局派員前去美國與鄧麗君提議回臺事宜;當局以回臺參加勞軍義演活動作為對護照事件不予追究之

交換條件[6][5]

返回臺灣[編輯]

1980年10月4日,鄧麗君返回臺灣舉行演唱會,並將演出收入全數捐給自強愛國基金;在演唱會中,主持人田文仲向鄧麗君求證關於大陸地區邀約她前往演唱之事情,她表示曾在報紙上看見相關訊息但無人前來接洽,並隨後說道「如果,我去大陸演唱的話,那麼,當我在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義在大陸實行的那一天。」[5]

1980年12月18日,鄧麗君在香港推出個人首張粵語大碟《勢不兩立》。

1981年8月,鄧麗君跑遍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地區各地軍營

勞軍一個月;她前往看望各地國軍將士並為他們歌唱。此後,台視製作並播放了《君在前哨》電視特輯,鄧麗君也因該節目於1982年入圍金鐘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5][9]

1982年1月8日至11日,鄧麗君在香港伊利莎伯體育館舉行演唱會。同年,鄧麗君與香格裡拉酒店董事長郭孔丞舉行訂婚儀式,但雙方因某些緣故而終未成婚。[3]該年年底,鄧麗君接受臺北ICRT電臺英語訪問表示,她一年會有四、五個月密集工作。因為保護嗓子,平日不抽菸,但會喝點小酒,淺嘗即止。她愛網球及釣魚,也愛看愛情電影。此外,她會利用空檔閱讀英文與日文書。

[來源請求]

1983年2月2日,鄧麗君發行個人首張古典詩詞概念專輯《淡淡幽情》。同年5月,她發行個人第二張粵語大碟《漫步人生路》。同年12月29日,她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出道十五週年亞洲巡迴演唱會首場演出。該年,香港寶麗金歌林唱片在《淡淡幽情》發行後結束合作關係,她的後續華語專輯改由台灣金聲唱片和台灣寶麗金唱片代理發行。

1984年後,鄧麗君將歌唱事業重心移往日本樂壇[10],並甚少在香港再度公開演出。[3]

晚年[編輯]

1980年代後期,鄧麗君將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

英國法國[3]

1988年,鄧麗君以700萬港元購入香港赤柱一棟雙層高西式別墅,並在裝修一年於1989年正式入住直至1995年逝世之前。

1989年,鄧麗君在天安門民主運動發生後表態支持參與學生;她在香港不顧周遭親友反對而參加了有關抗議集會。同年5月27日,她在香港跑馬地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中於上掛著手書「反對軍管」的牌子並演唱歌曲《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11]該年,她在巴黎認識了擔任攝影師法國人史蒂芬·保羅(Quilery Paul Puel Stephane)並開始交往。

[3]

當時,儘管暫住巴黎,鄧麗君仍返回臺灣參與勞軍演出,並在金門前線馬山觀測所向對岸發出精神喊話。[12]

隨著氣喘發作情況日益嚴重,鄧麗君在1994年12月底與男友保羅前往當時以空氣清新著稱且較少華人聚居的清邁調養度假,並開始著手寫作復出歌壇的歌曲

1995年1月1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引致呼吸不順並前往當地蘭朗醫院求醫,但診斷結果顯示並無大礙。

逝世[編輯]

1995年4月底,她與保羅入住清邁梅坪酒店(The Imperial Mae Ping Hotel)位在15樓的

總統套房。同年5月8日泰國時間下午4時左右,鄧麗君氣喘病再次發作於保羅外出時;當時,她不斷用氣喘噴霧噴向面部試圖幫助呼吸,但因噴出劑量過大反令呼吸更為困難,她奔出房間求救並不斷呼叫「媽媽、媽媽」,最後在該層職員櫃台前不支倒地。酒店職員見狀立即將已經面無血色的鄧麗君送往蘭朗醫院急救(雖當時酒店附近有一小型醫院)。由於接近下班時間,繁忙交通使得車程延遲;途中,鄧麗君在再次發出微弱呼喊聲後停止呼吸,醫生們立即替她持續施加心外按壓電擊接近45分鐘,但她最終於當地下午5時30分被宣告不治

隨後,鄧麗君的家人和保羅都同意不讓她的遺體進行解剖

驗屍;她的實際死因也因此無法確認。[13]

5月11日,她的遺體空運抵達臺北

5月25日,中華民國總統府頒發褒揚令以表彰她的愛國情懷和演藝成就,並准予在她的靈柩上覆蓋青天白日黨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當時,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等四人擔任國旗覆旗官,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許水德等四人擔任黨旗覆旗官。此外,總統李登輝還特地頒發「藝苑揚芬」輓額給她,國民黨也追贈該黨最高榮譽獎章「華夏一等獎章」與她。時任臺灣省省長宋楚瑜擔任她的治喪委員會主委並親自為其墓園「筠園」題名,行政院長連戰、前任行政院長

郝柏村、時任國防部長蔣仲苓、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政治人物也親臨致哀。中央電視台香港臺灣日本地區的大眾媒體也紛紛在新聞中發出哀悼她過世的訊息。[14]

5月28日,眾人於臺北市第一殯儀館為她舉辦出殯儀式,她的遺體隨後在眾多歌迷目送下安葬於位在金山的金寶山筠園墓園;她父母與二哥遺體的也先後安葬於該墓園。[3]

軼事[編輯]

1998年,她的男友保羅向媒體透露她在生前已與他訂婚,並計劃在1995年8月結婚[15][16]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