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好文] 德國的強大「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就決定了」一點也沒誇大,再弱的國家只要學到一半也能崛起!

期待未來的台灣也能這樣!

德國人一向給人「嚴謹、勤奮」的印象,也正正是因為這一些高質素的民族特質,才能讓他們在經歷德國戰爭後迅速崛起,成為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國家。近日網路上就流傳了一種關於德國的說法,指出「德國人的強大其實早在小學老師的講台上就決定了」,當中異常中肯和直白的分析,讓大家再一次被這個強悍的民族深深驚嘆了!

 

▼先來說說中華文化和德國的差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當面喝斥陌生人」是不被允許的行為。身為華人的我們經常被灌輸「要有禮貌」的概念,所以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時,我們往往會不好意思去糾正和阻止別人的錯誤,因為「沈默」才是符合了華人的禮儀之邦。

 

然而來到德國,你會發現如此嚴謹的民族竟然「不把禮貌放在眼裡」,因為他們隨時隨地都會把握好教育的機會,就算犯錯的是別人家的小孩,他們也會勇於去糾正他人的錯誤。在別人看來,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很「雞婆」的行為,但事實上,德國人是非常注重公民意識的族群。

在德國,「教育」並不僅限於孩子的父母,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這是因為德國人深知「孩子是德國的未來」,所以每一位市民都會盡自己的義務去監督著孩子們,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高質素、品行優良的下一代。

 

▼德國人對於教育的注重,就正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所說的那樣:「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於她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她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她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厲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據說,在普法戰爭結束之後,大獲全勝的普魯士元帥毛奇就曾經說過:「德意志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這一句其實就概括了德國在於教育方面的重視,因而才能培育出如此優良的下一代。

 

在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是高居全球第二的,單單是一位德國中學教師的平均年薪就有4萬5千歐元(超過160萬新台幣),豐厚的薪資堪比一家知名跨國公司的職員,可謂是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

而且基於教師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因此教師也受到法律條約的保護,無需面臨失業的困擾,甚至每年還可以享有兩段悠長假期,可以說是條件非常好的「金飯碗」行業。也正因為這高薪和超棒的待遇,所以德國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也相對提高了許多。

 

▼一位德國人如果想要當上教師,他首先必須要必須通過「3道關口」:1. 大學學歷。在西方國家,「上大學容易畢業難」是高等教育的常規,像是德國的大學學制一般為理工科4年、人文課5年,還有醫科8年,每一次的考試都必須及格,積累了足夠的學分才能順利畢業。這聽起來並非難事,但事實上,由於德國大學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大部分學生還必須打工補貼生活,因此很多學生在半工讀的艱難情況下,往往需要平均7年才能夠順利畢業,很少有人可以讀個4-5年就完成大學學業了。

 

2. 接受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訓練。

在順利拿到大學本科或是更高的學歷之後,德國人還必須要接受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專業訓練,一樣必須通過重重高水準的考試和測驗後,才能夠順利晉級到下一個階段。

 

3. 考取國家教師資格。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三個關卡,等待著德國未來教師的又是另一個超高難度的考驗,在考取國家教師的資格過程中,德國人必須要經歷大約3年左右的準備去培訓以便應考,但是卻也未必能夠順利通過教師資格的考試,所以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嚴謹的德國制度幾乎是完全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因此相當遵守條規和紀律的德國人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一步步通往當上教師的路程。

 

▼而且隨著德國的出生率在近年來不斷地下降,中小學生的人數更是漸漸地在減少;另一邊廂,教師職位的空缺一般都是自然減員(指年老、疾病、事故等),所以教師行業的競爭和篩選也十分激烈,因此最終脫穎而出的都是真正熱愛教育,同時又擁有真材實料的教師。

 

一般晉級到成為真正的教師時,德國人都已經有30歲左右了,所以教師職業也是備受尊重的行業,因為他們全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夠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重責。

此外,網路上流傳的「德國精緻學前教育」這種說法其實也相當偏頗,雖然德國的孩子在小時候並沒有接受大家刻板印象中的「課本教育」,但他們學習的其實比知識還要重要。

自幼稚園開始,老師就會教導年幼的孩子們如何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是教導只有幾歲的小朋友去進行垃圾分類。這些固然並不是大家傳統觀念中「上學該做的事」,但它卻是對孩子們未來影響甚多的基本社會教育。 

 

▼《Struwwelpeter》是德國一本非常流行的兒童教育書,裡面教導的並不是蘋果、橙、數字等大家常見的兒童教材,而是以輕鬆愉快的詼諧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德國人在於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方面非常注重,因為他們深信一個公民的良好根基是必須自幼做起的,也正是這個緣故,許多德國人是從小就開始培養起好習慣的。

 

雖然德國的孩子並沒有太多的所謂「學前教育」,但如果孩子們表現得對某些特定的領域,如音樂、藝術、或是體育感到非常有興趣的話,他們也是可以選擇到學校或是機構進行學習,而且有大部分還是免學費的哦!

 

▼以下是德國人在教育孩子時注重的觀點,這些都是培育卓越下一代的重要關鍵:1. 自理能力:飲食、睡眠、排洩安排、自理能力訓練。

 

2. 規則意識:比如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就一定要吃光、先吃完飯菜才可以吃零食等。

 

3. 愛心:許多家庭都會在家中養小動物,如小狗、小貓等寵物,讓孩子通過親自照料小動物的過程,來學習如何去體貼入微地照顧一個弱小生命,懂得去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存在。

 

4. 堅強:孩子摔倒是常有的事,但只要不是太嚴重,父母都不會立馬過去幫忙,而是讓孩子們學會「自己跌倒自己爬」。

5. 尊重:德國父母一般都不會未經孩子的同意去翻閱他們的東西,因為「尊重別人的隱私」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本身也必須以身作則。

 

6. 禮貌:就算是一家人,德國父母也會在尋求孩子的幫忙時說「bitte(請)」,之後也會用「danke(謝謝)」來表達對孩子付出的感激。

 

7. 理財:德國父母自幼就會嚴格孩子的零用錢數額,他們也會讓孩子透過做簡單的家務來「賺取」零用錢,讓他們明白沒什麼任何東西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8. 承擔後果:曾有一位德國母親對自己總是晚起床的孩子說,「很遺憾,我不能開車送你去學校,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讓孩子知道他必須為自己的每個選擇負責。

 

9. 承擔責任:德國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很嚴格的,如果孩子忘了把髒衣服放進洗衣袋,那他就必須得繼續穿著髒衣服。

 

10. 誠信:德國父母會經常灌輸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食言」、「答應過的事,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並且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11. 自信:德國家長非常明白孩子對自己的信心是源自於父母的,所以每當孩子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家長都會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讚賞,讓孩子可以從中培養自信,並且也不會以成績的好壞去否定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優秀。

 

12. 合作:德國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Wer alleine arbeitet ,addiert. Wer zusammen arbeitet,multipliziert(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因此,無論是家庭或是學校方面,大家都會盡量為孩子安排一些具有組織性的集體活動,讓他們自幼開始學習和適應與他人的合作。

 

▼這些良好的品德教養就像是一顆優良的小種子般,被種植在孩子年幼的心中,隨著成長而開始發芽。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小種子就會開花結果,形成以下這些好習慣:1. 看書:如果你有機會去到德國,那你一定會發現大街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書店,而且裡面永遠都是擠滿了讀者。德國人深知閱讀為心靈所帶來的良好影響,因此他們經常手上都會帶著一本樹,無論是去到地鐵或是其他地方,他們都會趁著時間閱讀,而不是沉醉於手機的世界裡。

 

根據統計,有多達91%的德國人在過去一年裡至少讀過一本書;23%的人則是每年會讀9-18本之間;更有多達25%的人每年閱讀超過18本書,可見「閱讀」對於德國人有多重要。

 

2. 禮貌和謙讓:受到自幼的習慣影響,德國人明白禮貌和謙讓是一種寬廣的心態,其中最能體現出差別的就是在搭地鐵的時候。一般而言,站在地鐵門口附近的人都會主動下車,讓路給後方需要下車的人後,自己再重新上車乘搭,不會為了自己一時的方便而造成別人的不便。

 

3. 準時:德國人非常有時間觀念,而且除了「人」以外,就連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公車等都會按照時刻表的時間準時抵達到站,當然這是以「沒有意外的情況下」為前提。

 

▼4. 注重家庭:德國人在工作時非常敬業,但是卸下了工作的責任,他們也非常注重家庭。許多德國人都不喜歡在下班後還必須應酬耽誤時間,因為他們更情願把時間和心思花在家人身上,把握好下班後和假日的時間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樂。

 

5. 記事本:幾乎每一個德國人都會隨身攜帶一本記事本,裡面記載的不一定是公事,但肯定是和自己的生活有關,例如記錄重要時間和預約時間。

 

6. 遵守交通規則:大部分的德國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尤其是任職司機的人們,因為他們明白這不僅僅是關乎到自己的性命,更加是他人的安全。

 

7. 注重生活品質:這裡的生活品質並不意味著奢華,低調的德國人雖然有本事製造出世界頂級的車輛,但是私底下的他們卻情願用200歐元去買一個保溫壺,也不願意用來買一個Gucci錢包;他們會花上千元去保養和照顧自己的花園,而不是一件名牌Burberry大衣,這就是他們對於生活真正的享受。

 

8. 注重環保:先前提到德國幼稚園就已經在開始教小朋友分類垃圾,所以長大後的他們也非常有環保意識,即便是身在國外,他們也不會趁著沒人看見時就亂丟垃圾,而是選擇把垃圾拿在手上,直到他們找到垃圾桶才會扔掉。

 

9. 嚴謹:德國人的嚴謹源自於細節的考慮,像是在德國超市裡的每一顆雞蛋都有特定的標號,通過這個標號,消費者就可以去了解到母雞的生長環境,找到充足的訊息。

 

10. 契約精神:或許有些人對於德國人的印象是「死板、不會變通」,但是往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因為他們自幼的教育和文化習慣,讓他們形成了一種「契約精神」,他們不會輕易做出承諾,但是一旦答應了,他們就會竭盡所能地做到。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品牌」也意味著品質的保證!

 

11. 不屈不撓:上一點說到「德國品牌=品質保證」,但其實在上百年前,德國產品曾經是被英國人嘲笑的瑕疵品,然而德國人憑著這股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堅持,一步步在改變、完善著每一個細節,所以才形成了今天人人知曉的「品質保證」。

 

▼12. 遵守社會秩序:這是德國人最基本的禮義,他們在排隊時都鮮少出現插隊的情形,幾乎每個人都會遵守社會秩序。

  

13. 公共道德:就算是在公共場所,德國人也不會放肆喧譁亂叫,而是用幾近「竊竊私語」的音量在說話,十分地安靜。

 

14. 同情心:德國人會非常樂於幫助弱者,無論是看見老人跌倒、還是有殘障人士出現時,富有同情心的德國人都會二話不說,主動上前去幫忙,而且還不只一兩位熱心民眾哦!

 

▼15. 愛國:德國人的「愛國」並不是用嘴巴來說說,他們很少會大肆宣揚自己對於國家的熱愛,但是卻內斂地堅持使用國產品,這除了是愛國精神以外,也是對於自己國家所生產物品品質的信心。但是來到球賽的時候,他們就會釋放出那股愛國的炙熱和情操,為自己的國家加油打氣。

 

16. 尊重生命:當德國人在路上遇見拉著警報的警車、救火車、救護車時,他們都會自動自發地靠邊讓路,這就是對生命尊重的最好表現!

 

看完如此精細的分析,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德國會是如此強大的國家了嗎?俗話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但「教育」指的其實不僅僅是從課本上汲取的知識,它還包括了對於一個孩子的品行塑造,唯有把下一代的基礎打好了,那未來的他們才會是強大的棟樑,撐起國家的一片天可!快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德國人超棒的教育概念,或許也會讓身為父母的你得到更多的啟發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