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貴人語遲」還是「孩子會說話越早越聰明」?培養給孩子說話,我們竟走入了誤區

是“貴人語遲”還是“孩子會說話越早越聰明”?培養給孩子說話,我們竟走入了誤區

一般來說,孩子五六個月的時候會開始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聲音;

十個月左右可以吐出一兩個單字,十一個月之後可以含糊不清的說一些疊字;

一歲之後,孩字就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了。

而孩子能說出清晰的簡單詞彙,要等到一歲半至兩歲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見關於孩子說話的這兩句俗語,一句是“貴人語遲”,一句是“孩子會說話越早越聰明”。

不管自家孩子是哪種情況,其他人都能找到吉祥話,讓做父母的聽著很是受用。

可是,私下無人的時候,我們也會疑惑,孩子說話早晚,真是和智商有著很大關係嗎?

當然沒有了!

孩子說話早晚,是受先天發育和後天家庭教育影響的,其中,父母的後天教育影響對孩子學說話起的作用非常大。

“孩子會說話越早越聰明”是人們祝福孩子的一種特殊方式,而“貴人語遲”也不過是很多家長的自我安慰罷了。

上面說了,家庭環境對孩子說話影響非常大,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培養給孩子說話呢?

首先,在家中營造簡單的語言環境。

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爺爺奶奶說方言,爸爸媽媽說普通話,有的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雙語能力,還會對著寶寶說英文,

這就讓正試圖模仿大人們說話的寶寶困惑了,到底該學習誰說話呢?

所以,為了讓寶寶儘早學會說話,爸爸媽媽應該在家中統一說一種語言,方便寶寶模仿。

其次,家長要多跟孩子說話。

家長都不愛說話,那寶寶能會說話早嗎?

要知道,寶寶學說話是需要有家長適當引導的,如果家長不跟孩子說話,沒能給孩子足夠的示範和鼓勵,那孩子說話晚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為了讓寶寶儘早會說話,家長平時要有意識的多跟寶寶說話,而且語速要儘量放緩,

要儘量要寶寶能聽明白,能模仿成,這樣才有利於寶寶開口說話。

最後,父母不要太聰明。

如果孩子稍微一指,父母就明白孩子的意思,馬上去給孩子辦。

那時間長了,孩子也就懶得說話了。

所以,父母要適當的笨一些,比如說孩子想喝奶的時候,父母即使明白了孩子的意識,越不要馬上把奶拿給孩子,

要假裝聽不懂的樣子,並耐心的教孩子說“要奶”,這樣多教幾次,孩子就會說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