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跟家人一起聚餐是一件幸福不過的事了,但對重慶的孔小姐來說,卻是一場一輩子都揮不去的陰霾…..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日前,孔小姐為了辦一場美好的家庭聚餐,於是上網查到了這一家評價不錯的日式料理「水月料理」,而且一看價格,「吃到飽」一個人也只要302人民幣(約台幣1454元),她當下想都沒有想,就決定是這家了!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終於等到那一天,孔小姐帶了十多名親友前來大吃特吃,每個人吃完都超開心,還讚嘆孔小姐選餐廳選得超讚的!但就在他們準備要去結帳時,一看到帳單她差點昏倒…..竟要價「14535人民幣」(平均一人約台幣7500元)!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這些錢都可以當兩三個月的生活費了阿…. (┘`д´)┘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當下,孔小姐只好硬著頭皮付了錢,但事後她氣得打電話向店家理論,而經理則表示,網路上寫的302元/人,其實是估算的平均價格,不是一個人吃到飽的價格….經理還說「我們店從來不做吃到飽的」。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這一句話狠狠打臉孔小姐阿….

最後,孔小姐雖然很生氣,認為上面的標註不清誤導了消費者,但因為自己事先沒有問好也有錯,所以只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她帶10多人去吃「302元吃到飽」,結帳時要「1萬4」!她一氣之下找經理理論,沒想到經理這麼回答…

唉….這樣真的會讓人造成很大的誤會!先前台灣也曾有民眾到日式料理用餐,結果最後竟花了12萬元台幣的天價阿~小編在這呼籲大家,用餐前還是先問問服務生計算方式,才不會成了冤大頭阿!

起源

歐洲中世紀的盛宴常會擺設許多食物,16世紀時瑞典人將擺放烈酒與小點心由賓客自取的桌子稱為自助餐桌[1]到了18世紀,這種方式在法國重新興起,並於整個歐洲廣泛流傳。到了近代,

西方國家餐飲業者將其文明化和規範化,發展出現時的自助餐。

形式

一般的自助餐多數都是西餐中的類的菜餚,也附有一些沙拉麵包甜品等配菜。在高級的自助餐,餐廳會安排廚師現場製作一些燒烤肉類供食客即時享用。近年,自助餐的形式已不局限於西式食品,基本上各地的食品都可以作為自助餐的菜餚,也越來越普遍。

由於自助餐是不按食量計取費用的,所以有些人就發明了吃自助餐的一些特殊技巧,達到花最少的錢,吃最多的食物的目的。但這樣的做法會使進餐者過多追求進食數量,超量進食會引起人體消化系統

的不適,血糖升高,經常這樣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綜合來看,過量進餐得不償失。

而自助餐現在朝向多元化發展,許多料理都有提供自助餐的服務。像是日本料理韓式料理西式料理墨西哥料理蒙古烤肉等等。現在的亞洲,都有很多自助餐的服務,只收一個固定金額,部分餐廳會再加上10%的服務費,就是一個人頭的金額。如果用餐後剩餘食品重量超出一定範圍,部分商家可能會要求顧客額外繳納一筆費用,但商家一般會提前告知顧客,以防止顧客浪費食材。自助餐服務費的作用通常是為了反應食材成本,以及員工薪資等要項。

臺式自助餐

臺灣吃到飽另有所指,除了用來指上述顧客自由取用、無限量供應的歐式自助餐以外,也用來稱各式無限享用的飲食。除了歐式自助餐外,還有火鍋涮涮鍋燒烤或火烤兩吃(火鍋燒烤二合一)…等,多種形式的「吃到飽」。

上述從歐美引進、吃到飽形式的歐式自助餐於臺灣自2000年後較為風行,常可見於高檔飯店或是一般吃到飽火鍋店等處,或者充作牛排店的沙拉吧。

台灣的「吃到飽」(計次)與「自助餐」(計量)具有明顯的區隔。除了計次型、無限量供應的歐式自助餐以外,臺灣的「自助餐」,通常是指另一種非吃到飽形式的「計量型」自助餐,而且更為普及;讓顧客自助式的夾取菜餚,或是由顧客指定、店員夾取,但結帳時則須到櫃台計價。除了一般較小型的

便當店或連鎖便當店外,也應用於部分素食餐館。

另一個明顯的特色是,計量型台式自助餐,通常價格低廉,而計次型的「吃到飽」價格昂貴。

港式自助餐

自助餐在香港非常流行。大部分酒店都有午餐或晚餐自助餐。有些日式餐廳亦有日本放題,亦即是定價內可任意選擇放題餐單內的食物,不設上限。部分設時間限制,如90分鐘或2小時。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