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病了嗎?怎麼台師大的畢業典禮大部份的學生都穿這個來參加

今天和即將上臺大的兒子討論這一張相片。兒子站在他們的立場告訴我:就下雨了!皮鞋都淋濕了!只好穿拖鞋了!我們班很多同學畢業典禮也都穿拖鞋啊!我問兒子:那你有穿拖鞋參加畢業典禮嗎?兒子回答:沒有!我帶了拖鞋,可是鞋子沒濕,就沒穿拖鞋參加畢業典禮。我告訴兒子:這就對了!你會考慮到可能會下雨帶拖鞋,他們念到博士要畢業了,比你剛要上大學還不會設想,你覺得這樣的教育成功嗎?博士撥穗,也許一生就這麼一次,有的人還沒機會啊!夠重視的話,要用心設想,讓自己完美呈現!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P.S.差點沒告訴兒子!你會設想到要帶拖鞋,所以你上臺大!那些穿拖鞋參加畢業典禮的......哈~心裡的O.S.自嗨一下!

經葉欣誠在臉書發文表示上週五他受邀參加台師大的畢業典禮、但看到畢業生連博士生上台領獎或發表感言大部份的畢業生有的穿著拖鞋也有人穿著夾腳拖鞋上台、校方及老師都沒有制止及要求、他感慨的說現在台灣的教育怎麼了、難道這就是現在的台灣的教育

以下節錄部分內容:http://mypaper.m.pchome.com.tw/zen/post/1310954754

大學文憑與學生素質貶值的真相

廣開大學之門後,不少新興大學為了錄取足以支付學校運作之學生數量,只好降低門檻,錄取原本不具備大學入學資格的高中畢業生(另外一招,是廣設研究所與推廣進修班、在職教育專班,增加入學人數)。糟糕的是,各大學降格錄取後,忽視大學新鮮人素質,沒能投入補救教學,仍以對研究型大學新生的標準來開設課程,導致學生程度跟不上,但學校又不能當掉學生(無法支持學校運作所需經費),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學生以各種補救方式通過學分評量,送出畢業證書,把一堆不具備大學程度的畢業生送出社會。結果,廣開大學之門,大學畢業生暴增,文憑貶值不說,大學畢業生素質也大幅滑落(甚至比國中畢業生還差),企業主不願錄用,造成高學歷失業潮,嚴重衝擊台灣就業市場。台灣目前的報考公職熱,數萬人搶破頭也想進公家單位謀取鐵飯碗,正是高等教育供需不平衡的惡果。當大學全面走研究之路,課程設計就會偏重在研究人才的養成,於是大學畢業生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研究型大學的畢業生是要繼續升學,成為學術人才後備軍的。但台灣根本用不著如此多的研究人才,於是出現高教與就業市場脫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社會現象日趨嚴重。至於大學文憑貶值的原因是,廣開大學,學生課業沒學到,卻承繼了大學生光環(意識),沒實力有光環,態度與實力的落差,造成社會瞧不起大學生與大學文憑。雖然不少人為了突破此困境,大學畢業後選擇攻讀碩博士班,碰巧(真是偶然?)近年來,研究所也廣開招生之門,讓不少逃避就業或自覺能力不足的畢業生攻讀。然而,台灣的研究所更是全面走上研究型道路(英美學制中有一年期就業導向的研究所文憑) ,上研究所,只是把問題往後延,當研究生氾濫,研究所訓練和就業市場脫節時,學歷貶值現象會向上蔓延,高教失業潮也將更形擴大惡化。廣設大學,真有必要嗎? 台灣的教育單位之所以同意廣設大學,原因很多,像是利益團體遊說,教育理念轉向(從崇尚歐制的菁英教育轉向崇美制的普及教育),灌水國際競爭力排行榜(大學畢業人數是一國人力素質的重要考核標準)等等,不一而足。問題是,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大學嗎?就實際情況來說,九成以上的學生進大學,是為了畢業後好找工作,僅有少數人將繼續攻讀碩博士專班,進入研究領域。放眼全台,171所大學的辦學目標竟然不約而同的全都鎖定在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社會輿論責怪大學主事者不願認清真相,枉顧台灣高較研究能力遠落後於世界的現實,更枉顧學生的就業需求與企業需要,堅持都要走「研究型大學」之路,堅持要培養研究人才,學校教師也都以研究型教授自居,簡直是中國士大夫觀念的現代翻版。以教學/就業為主的技職/應用型大學並非次等,歐洲優秀的技職大學,其畢業生的就業率與薪水之高,職業聲望之隆重,不輸研究型大學。世界一流學府群聚的美國,80%的大學是就業導向的教學型大學,僅20%是研究型大學,吸納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才。以鄰近的香港來說,七百萬港民也只有八所大學,但香港的發展還不是強強滾,不輸台灣。其實,台灣的教育當局才是造成研究型大學臨立的元兇。例如,檢視大學教師聘僱與升等辦法中的規定,特別是對於學術論文產出的要求(助理教授若在一定年限不能產出學術論文刊登於學術期刊,取得積分,將被取消資格),便可發現,我們的教育當局只承認一種大學師資,那就是研究型大學教授。如果規範大學的教育體制如此,辦學者也只好配合(否則就無法申辦/升格大學),於是集體走上研究型大學之路,也斷送了自己的競爭力。不是不能廣設大學台灣的高教問題不在廣設大學,或因此造成入學門檻降低,學生素質不足,而在於體制侷限了大學設立的廣度,辦學者在課程設計上又忽略了學生實際程度與就業需求,產學不能緊密合作,社會培育出太多不符合市場需要的高教人才。台灣並非不能走普及高等教育之路。只是,當我們的基礎教育制度依然保留填鴨考試制度,以選拔菁英作為培訓人才的教育手法,加上少子化影響,人口逐年萎縮,實在不可貿然開放。就算要開放,也得有配套措施。例如一併改革/強化基礎教育,改變教育方式/內容,推動像芬蘭不讓一人落後的教育理念。當基礎教育能夠將學生培育成人人擁有上大學的程度時,廣設大學的果效才能發揮。或者,務實一點,修改入學辦法,既然大學錄取率已破百,推薦甄試也行之有年,不如全面開放推薦甄試,已申請入學取代聯招制度。另外,設置畢業門檻,改採「入學容易、畢業難」的歐洲學制。德法兩國的大學都是登記就可就讀,入學相當容易,但畢業考核卻十分嚴苛,畢不了業而中途放棄者大有人在。再不濟,過度時期,也該增額開放外國學生(特別是港澳星馬與海外華人子弟報考就讀,填補少子化出現的空缺)。目前教育部已經決定從嚴認定高中畢業資格,然而,若真落實該政策,只會減少報考大學人數,加速排擠吊車尾學校的生存。吊車尾,不全然是新大學的錯其實,當社會輿論一片撻伐新大學的同時,也必須替這些新升格為大學的院校系所說幾句公道話。他們之所以淪落為吊車尾學校,不是因為辦學爛,而是「吾生也晚」。要知道,在聯招制度與明星院校系所的光環下,學生選填志願,大多數依照學校上一年的排名,較少考慮個別學生的興趣與科系的前景。新大學由於無排序資料可參考,又多是私立學校(如果是公立大學,可以因為學費優勢與台灣社會普遍對公立大學等於好大學的印象而加分,贏得較好的排序名次),加上考生數量遽減而大學數量激增,沒有實際辦學績效的新學校,自然淪為後段班吊車尾。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非戰之罪。若放任不管,未來引發新大學倒閉潮,政府教育當局難辭其咎。想當年,文化、淡江、實踐、銘傳,哪一個不是從專科升格改制,先成為學院,後來再變成大學,也都當過大學聯考的後段班學校。所不同的是,這些學校的升格改制發生於台灣戰後出生率飆升的時代,由於人口快速成長,台灣社會高速現代化,因而亟需大量高等教育學歷,趕上這波成長風潮的學校,全都順利成大學。以時間換取空間,早些升等改制的大學,有機會推動校內改革。例如實踐,從早年三專時代被暱稱為新娘學校的家專,從自己原本的專長出發,看準社會發展前景,在學校組織、教師聘任與教學辦法上做出調整,更密集推動產學合作,保障畢業生出路,培育優秀人才,從而能夠逆轉勝,贏得好評,成為設計領域傲視全亞洲的前段班大學,越來越多能夠考上傳統定義的好大學的學生,開始選讀實踐,希望一圓設計人生夢。少子化直接衝擊大學報考人數,新成立的大學沒有時間推動其教育理念,無法向社會展現辦學績效,加上聯招選填志願的系所排序陋習,使得新大學幾乎無一能夠倖免淪為吊車尾後段班的命運。改變社會對「大學」的認知框架其實,當前台灣高教的當務之急,不是減少大學數量,也不是拉高入學門檻,而是調整社會對於「大學」的認知框架。大學不只綜合研究型一種,還有就業導向的產業大學、技職大學,純粹進修的社區大學。辦大學,硬體設備或校地真的很重要嗎?大學何必一定要大?新加坡南洋藝術大學只有一棟樓,在台灣看來根本算不上大學,卻是實力不容小看的重要大學。另外,像日本諸多造形藝術大學,不少也是學校佔地小、學生人數少、科系少而專門、術業有專攻的大學。未來的大學佔地其實不需要很「大」,學生也不一定都要很多,只要術業有專攻,畢業生能有好的出路,小而美的就業/實用型大學,也有存在的價值,也能找到存活的空間。教育當局應該儘早修改大學規範,不要讓大學侷限在「研究型大學」的框架中,導入分級、分流,建立技職、產業等實用型大學,輔導每個學校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與核心競爭力,強化產學/建教合作。對於低分上大學,大學文憑貶值,高教失業潮等廣開高教之門所造成的諸多社會問題,教育當局不能推卸責任,責怪學生素質不好(否則怎會想到中學畢業門檻從嚴?),責怪吊車尾的新學校辦學不彰(這其實是教育體制框架下的非戰之罪),一定要出面主導檢討、修正大學辦學方向才能力挽狂瀾。否則,高教問題只會淪為一年來一次的新聞話題,大學倒閉潮與高教失業潮將會越演越烈。遺忘了品格的台灣教育……台灣的大學錄取率屢破新高,然而,並沒有因此而減輕了學子的讀書考試壓力。因為,大家都知道,好學校就那麼些,如果擠不進好學校,大學等於白唸。於是,父母、孩子與學校全都卯起來更加嚴格要求孩子的考試成績,學生的競爭壓力比過往更重。結果,智育成績遠比過往重要,學生為了競爭智育成績,不擇手段,在這種打敗同學,好獨佔教育資源以出人頭地的競爭環境下,學生的品格(德育)與人際關係(群育)等全都被拋諸腦後,畸形的考試制度使我們的社會培育出一批從小就唯利(考上大學)是圖的孩子,空會唸書卻不懂做人、不具備公民品格,就算有能力唸好大學,出了社會,就真能為國家社會謀福利嗎? 誰說不會唸書的孩子品格就一定壞?將來出社會就一定沒出息?不會讀書的孩子,就不給教育資源,往龍蛇雜處的環境丟,用「後段班」、「放牛班」隔絕起來,有多少孩子因為不會讀書而被學校老師放棄而自我放棄?當年那些因為成績不好被排擠到後段班的學生,追根究底,是不是「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毀了他們的人生?我們的社會卻選擇了一條以智育成績高低來判別人才與否的道路。如果,台灣的基礎教育不能強化品格與群育教育,還是沉溺在智育成績至上,排擠智育成績低落的學生,則教育非但無法為國舉才,反而成了造就社會動盪的禍源。如果我們的高教入學資格只在乎考試(智育)成績,不管品格教育,那麼,當高等教育錄取了一堆聯考成績400分,德育卻0分的學生時,社會的未來真的會好嗎?放眼台灣,多的是名門大學畢業卻掏空企業,偷竊國家資源的白領犯罪,空有能力沒有品格,並非國家之福。台灣的教育最根本的問題,不在人人有大學唸的文憑貶值、學生素質下降,而是填鴨考試下的過度競爭,老早就毀了品格教育。沒有品格的國民,無論會不會唸書,國中還是博士畢業,都將是悲劇!基督教的教育觀:人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眼下台灣的教育,太講求成績,忽略了品格,太在乎未來,而遺忘了愛。父母常常只是要求智育成績,卻忘了付出時間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的品格養成,即便是教會,也常難逃世俗追求成績的桎梏。基督徒相信,「人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神對每個人都有祂特殊的安排。箴言書要父母與老師,「教養兒童,使他走當行的道」。這當行的道,不是社會所說的考一百分或上台大醫科,而是仔細傾聽神對每一個孩子的安排,在教養中使孩子能發揮自己恩賜,而不是隨從世俗的價值觀引導而被迫放棄神的恩賜,扼殺兒女的才能。歷世歷代的基督徒都十分重視教育,對於創辦學校不餘遺力。基督徒的教育觀,不是要學生考試一百分,考上好大學,追求世俗的財富與成功,而是能夠以聖經的世界觀作為思考面對世界的認識論框架,分別善惡,不隨從世界的價值觀而漂流,活出神的形象和樣式,教導下一代做世界的光和鹽。基督徒應該有所認識,教育是一場屬世與屬基督之間的文化戰爭,教育若是失敗,孩子就會被屬世的價值觀給搶走,成為瑪門的信徒。其實,新約歌林多前書「愛的真諦」,才是應該教導給下一代的精隨,才是應該被重新納入教育之中的根本。懂得「愛的真諦」,才會是社會的好公民,才能對國家社會有貢獻。今天的教育,決定明天的社會。教育對所有的基督徒來說,是最重要的文化任務,除了在家要教好自己的孩子,更要把屬基督的教育價值觀傳遞給世界,讓世人知道,真正該教給孩子的是什麼!

節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