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朝日新聞》1945年8月16日刊發的裕仁天皇停戰詔書原版報紙 (圖14張)

《終戰詔書》,全稱《大東亞戰爭終結之詔書 大東亜戦爭終結ノ詔書》,亦稱《停戰詔書》,是指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簽署表示接受美、英、中、蘇四國在波茨坦會議上發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無條件投降的詔書。這被看作是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的預兆。

《終戰詔書》是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親自宣讀並錄音,8月15日通過日本放送協會NHK正式對外廣播。這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公眾播出。此詔書的廣播又稱為“玉音放送”,在日語中,天皇的聲音被敬稱為“玉音”,“放送”則指廣播,因而得名。

《詔書 漢字》

朕深鑑世界大勢與帝國現狀,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時局,茲告爾忠良臣民:

朕旨使帝國政府,對米、英、支、蘇四國,通告受諾其共同宣言。

抑圖帝國臣民康寧,偕萬邦共榮之樂者,皇祖皇宗之遺範,而朕之所拳拳不措。曩所以宣戰米英二國,亦實出於庶幾帝國自存與東亞安定;如排他國主權、侵他國領土,固非朕志。然交戰已閱四歲,朕陸海將兵之勇戰,朕百僚有司之勵精,朕一億眾庶之奉公,各不拘於盡最善;戰局必不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我。加之敵新使用殘虐爆彈,頻殺傷無辜,慘害所及,真至不可測。而尚繼續交戰,終不招來我民族之滅亡而已,延可破卻人類文明。如斯,朕何以保億兆赤子、謝皇祖皇宗之神靈?是朕所以使帝國政府應共同宣言也。

朕對與帝國共終始協力東亞解放之諸盟邦,得表遺憾之意;致想帝國臣民,死於戰陣、殉於職域、斃於非命者,及其遺族,五內為裂。且至於負戰傷、蒙災禍、失家業者之厚生,朕之所深軫念。惟今後帝國所受苦難,固非尋常;爾臣民之衷情,朕善知之。然時運所趨,朕堪所難堪、忍所難忍,欲以為萬世開太平。

朕茲得護持國體,信倚爾忠良臣民之赤誠,常與爾臣民共在。若夫情之所激、濫滋事端,或如為同胞排擠、互亂時局,誤大道、失信義於世界,朕最戒之。宜舉國一家,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總力於將來之建設,篤道義,鞏志操,誓發揚國體精華,可期不後於世界之進運。爾臣民,其克體朕意!

1/14 1945年8月16日,《東京朝日新聞》頭版刊發日本裕仁天皇《停戰詔書》,宣佈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戰爭終結。

2/14 《東京朝日新聞》頭版刊發裕仁天皇《停戰詔書》原版報紙。

3/14 裕仁天皇《停戰詔書》全文。

4/14 1945年8月16日,《東京朝日新聞》第二版。

5/14 1945年8月16日,《東京朝日新聞》第二版。

6/14 1902年的裕仁。

7/14 1919年身著軍裝的裕仁。

8/15 1924年與妻子合影。

9/14 裕仁宣讀”終戰“詔書。

10/14 裕仁簽署的”終戰“詔書。

Imperial Rescript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War1.jpg

11/14

Imperial Rescript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War2.jpg

12/14

Imperial Rescript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War3.jpg

13/14

Imperial Rescript 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War4.jpg

14/14 裕仁天皇宣讀詔書。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