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國家在 1940 年左右的抉擇,早已基本確定了二戰的走向?

6 個國家在 1940 年左右的抉擇,早已基本確定了二戰的走向?

命運攸關的抉擇

  • 作者:[英] 伊恩·克肖(Ian Kershaw )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後浪
  • 出版時間:2017 年 6 月
  • 作者伊恩·克肖用十個章節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六個主要國家做出的十個互相關聯、具有巨大軍事影響的政治決策。從英國決定堅持抗擊德國...

“在 1940 年 5 月到 1941 年 12 月之間短短的 19 個月時間裡,全世界主要強國的領導人們所做出的一系列命運攸關的抉擇就已經基本上確定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戰爭的未來走向。”

作者簡介:

伊恩·克肖: 20 世紀德國史學家,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在希特勒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他畢業於利物浦大學和牛津大學,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從 1989 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的現代史教授,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兩卷本《希特勒傳》與《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 2002 年,他因為在歷史學方面的貢獻被封為爵士。

譯者簡介:

顧劍,畢業於南開大學。 2000 年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在美生活二十余年,現在美國一大學任終身教授。愛好軍事政治史,業余時間筆耕不輟。

書籍摘錄: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新塑造了 20 世紀,我們今天仍然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它的影響。在 1940 年 5 月到 1941 年 12 月之間短短的 19 個月時間裡,全世界主要強國的領導人們所做出的一系列命運攸關的抉擇就已經基本上確定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戰爭的未來走向。這兩點是以下所有章節的思想基礎。

20 世紀越接近尾聲,我們就越能清晰體會到,這個世紀的決定性時刻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最初的災難”。它打碎了政權(俄羅斯、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全都轟然倒塌),摧毀了經濟,在人民心靈上留下創傷的烙印。但是戰後所出現的極端動蕩的社會和政治結構,被證明是無法持久的。這場看上去毫無意義的為時4年之久的殺戮在社會、經濟和政治上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這就意味著未來很可能會爆發更大的沖突,而這種可能性最終演變為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戰顯然是要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未竟的事業。但是這第二次蔓延全世界的戰爭不僅更加血腥——大約有五千多萬人死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估計總死亡人數的四五倍——而且具有更強的全球性;它也對世界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重塑了世界的權力格局。

在歐洲和遠東,以前的權力爭奪者——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在全面毀滅中轟然倒下。國家財政破產再加上反殖民運動的重新興起敲響了大英帝國的喪鐘。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和滿目瘡痍的遠東從戰爭中復蘇,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崛起替代了日本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在一直持續到 20 世紀最後十年的冷戰中,兩個新的超級大國用巨大的核武庫讓彼此不敢輕舉妄動,在對峙中度過了這個世紀最後的時光。而這兩個超級大國在 1939 年之前都不那麼“超級”。對冷戰初期的觀察者來說,讓他們驚訝又感到寬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權力新貴之間並沒有爆發第三次災難性的大戰,而是為歐洲大陸和遠東在戰後鳳凰涅槃一樣的經濟恢復提供了框架;而在戰後復蘇的過程中,戰敗國德國(至少是聯邦德國)和日本令人驚訝地成為經濟的驅動力量。在 1989 年至 1991 年出人意料地(基本)蘇聯和平的崩潰之後,世界才真正進入了戰後年代。所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是巨大、持久和決定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給人類留下了一個新的可怕的詞匯:種族屠殺。它也和這個世紀的特征休戚相關。雖然,很遺憾納粹屠猶遠不是這個黑暗的世紀當中發生的唯一的此類事件,但是納粹德國有計劃地把矛頭針對 1100 萬猶太人,想要把他們全部消滅,這種種族屠殺的規模史無前例,給未來留下了最深刻的無法抹去的印記。在世界權力政治方面,大屠殺的遺產是為以色列建國打下了基礎。以色列建國得到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支持,但是遭到鄰國們瘋狂地進攻,因為他們喪失了土地。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中東無休無止的動亂,這種動亂甚至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在人們的理念中,雖然大屠殺在歷史中越走越遠,但人們對大屠殺的歷史越來越關注;它影響了後世對於種族、民族和對待少數民族問題的深刻思考。屠殺猶太人的歷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但它更是德國戰爭努力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種族屠殺在後世塑造歷史意識的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來自:亞馬遜

在 1940 年 5 月之前,在兩塊不同的大陸上爆發了兩場互相獨立的戰爭。第一場是 1937 年日軍全面進攻中國以後爆發的慘烈的中國抗日戰爭。第二場是以 1939 年德國進攻波蘭拉開帷幕的歐洲戰爭,兩天之後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在這兩場戰爭中,德國在波蘭、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可恥的暴行已經成為戰爭的特征。但在 1940 年春季這個階段,後來在東歐發生的種族大屠殺此刻還沒有發生。雖然遠東的戰爭對歐洲列強和美國來說很重要,但是它到目前為止和歐洲的戰爭仍相互獨立,而歐洲的戰爭本身在地理范圍上也還沒有超出德國佔領的中東歐范圍(除了自 1939 年 4 月起被意大利侵佔並統治的阿爾巴尼亞以外)。歐洲的戰爭讓日本睜開了急切的雙眼,搜尋在東亞乘大英帝國之危趁火打劫的可能性。但是日本領導人非常清楚,伴隨著它的擴張的不僅是與英國,而且更危險的是與美國攤牌的可能性。在歐洲,戰爭也即將擴大。在秋天,墨索裡尼進攻希臘,點燃了巴爾干火藥桶。到年底,希特勒在來年春天進攻蘇聯的決心已經轉化成了明確的軍事訓令。同時,美國增加了對正在苦戰的英國的援助。整個世界正迅速被拖進一場單一的、巨大的全球戰爭。

本書的 10 個章節考察在 1940 年 5 月到 1941 年 12 月間做出的一系列互相關聯、具有巨大軍事影響的政治決策。這些決策把兩塊大陸上的兩場互相分隔的戰爭轉變成一場真正全球化的沖突。這場大戰的中心還包括種族屠殺和史無前例的戰爭暴行。當然,在 1941 年 12 月,戰爭還剩下很長的過程,各國還將做出很多重要的決定,不過主要都是軍事戰略和戰術方面的。戰爭臨近結束的時候,盟國勝利在望,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戰後的世界格局制定了地緣政治框架——這就是後來冷戰的基礎。但是戰爭剩下的三年半時間基本上是在演繹 1940 年 5 月到 1941 年 12 月做出的那些政治決策的結果。這些是真正命運攸關的決策,它們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這些決策由德國、英國、蘇聯、美國、日本和意大利的領導人做出的。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決策機制各不相同,有兩個法西斯國家、兩個民主國家、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和一個官僚極權主義國家。這些決策互相影響,互相交織。這些決策是怎樣做出的?每一章都主要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是隨之又產生了相關問題:做出決策的負責人當時受到了哪些影響?政府官僚機構在多大程度上事先已經決定了答案,或者說決策多大程度上受到統治精英階層內部各個派系傾軋的影響?這些決定意味著戰爭,那麼鑑於當時各個政權的政治目標,還有能夠獲得的情報,決策在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在決策過程中心的個人扮演了何種角色,還有這種個人角色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當中有多大不同?戰時領袖們在做出決策的時候有多大的自由度?外界的客觀因素在影響和限制決策方面的作用有多大?在決策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選擇的空間在多大程度上被壓縮得越來越小?換句話說,在我們所研究的 19 個月時間當中,替代方案是怎麼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消失了的?這些決策產生了哪些長期和短期影響?這些就是下文試圖回答的一些問題。

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發生的事情似乎是帶有必然性的。在研究戰爭歷史的時候,可能目的論的沖動比研究一般歷史更強;就是說,我們總是設想事情發生的方式就是唯一可能的方式。本書部分目的就是為了說明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在每一章裡,我都試圖從不同的領導人的角度來審視戰爭,他們只能粗略了解敵人的計劃、未來的前景、面臨的選擇和需要做出的決定。一個決策本身就暗示需要做出選擇,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對於決策的當事人來講,即便是最狂熱信奉某種意識形態的領導人,他也需要進行重要的選擇,做出關鍵的評估,冒巨大的風險。沒有什麼路徑是非走不可的。所以在本書每個案例中,我都要問,為什麼做出了某個特定的選擇,而不是另一個替代方案;在大多數時候我還會明確地問道,如果采取替代方案,將會有什麼結果。

作者本人,來自:維基百科

這不是無謂的架空或者虛擬歷史的游戲。在那些游戲中,人們對比較遙遠的未來做出有根據的猜測,預測如果某個事件沒有發生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但是不管這種猜測有多麼引人入勝,這裡有太多的變量,這種猜測不是一個能得出成果的有意義的探詢。但是我們可以說,歷史學家本來就要考量在特定歷史事件的短期內,可能存在的與史實不同的替代情景。否則的話,歷史學家不可能對真實發生的事件的重要性做出充分評估。所以本書所討論的替代情境不是那種長期的預測或者對“如果這樣那將如何”之類問題進行漫無目的地猜想,而只是短期內有真實可能性的,但是與史實不同的結果。換句話說,對一個特定決策背後的其他選項進行評估有助於澄清做出這個決策的原因。

我們將考察 10 個決策。其中三個可能影響最深遠的都是希特勒政權的決策:進攻蘇聯、對美國宣戰和屠殺猶太人。重視德國的決策是因為在我們以後研究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當中,德國都是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日本作為主動推動事件發生的另一個力量,其地位僅次於德國,本書用兩章的篇幅彰顯這一點。英國和蘇聯的決策主要是被動反應性質的,而意大利的決策某種意義上也是被動的,只是它的後果是自殘,這三個國家各佔一章。美國的決定雖然也是被動性質的,但它的角色太重要,所以佔據兩章的篇幅。在本書所涉及的范圍以外還有一些決策,比如佛朗哥的西班牙或者維希法國拒絕參加軸心國一方的決策,和本書所考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決策相比,它們的重要性顯然小得多。

當然,人們可以很有根據地爭辯說,真正從根本上塑造了戰後世界格局的決策不是在接近開戰的時候,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近尾聲的時候發生的:那就是美國對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決定。但是在這裡,這個決定的前提是先有研制原子彈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發生在 1940 年至 1941 年那些決定命運的月份裡。在 1940 年夏季法國淪陷之後,美國科學家在僑居英國避難的科學家們的幫助下,經過初步的研究工作,並獲得了更多的研究經費,在 1941 年秋季建立起了制造原子彈所必需的基本框架。這個項目需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且要動用大量美國最傑出的科學人才。羅斯福總統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前一天,決定執行這個原子彈建造計劃。沒有那時候的決定,杜魯門總統在 1945 年 8 月戰爭最後的日子裡根本沒有原子彈可用。但是當羅斯福命令開始研制原子彈的時候,還並未真正考慮過使用它,它的應用前景甚至還構不成一個遙遠的希望。

本書每章的決策都對後一個決策有影響。所以當故事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的時候,有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內在聯系,還有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本書開頭研究英國 1940 年 5 月堅持抗戰的決策。這個決定根本不像後來的事件讓它看上去那麼順理成章(有些歷史著作是這樣寫的)。它也不具備必然性。英國當時危機重重,新首相剛剛上任,英國陸軍在敦刻爾克看上去也是岌岌可危,而且英國無望很快從美國獲得幫助,德國人看來又很有可能即將入侵本土。英國戰時內閣花了3天時間嚴肅地討論各種可能的選擇。最終做出的不尋求和談的決定不僅對英國,而且對德國都有著直接和深遠的影響。

來自:豆瓣

實際上,單單這個決定就把希特勒的整個戰爭戰略置於危險之中。只要英國拒絕恢復理性(希特勒是這樣看的),西方的戰爭就沒法結束。而美國在背後的威脅越來越大,希特勒在 1940 年 7 月就已經感覺要冒兩線作戰的風險被迫在來年入侵蘇聯。僅僅 6 個月以後,希特勒的計劃就變成了真實具體的作戰訓令。在中間這段時間裡,入侵蘇聯的決定並非順理成章,即使希特勒也有所動搖和猶豫。在此期間,德國探討過其他的一些戰略可能性,但是最終放棄了這些選擇。在 1940 年夏秋,從希特勒的角度來考察這些戰略選項並從他的顧問的角度來評估這些現象就構成了本書第二章的主題。

德國對法國非同尋常的勝利和英國搖搖欲墜的形勢提醒日本領導層,應毫不遲疑地利用有利形勢向東南亞擴張。在第三章,場景轉換到遠東,主要關注日本南進決策。這個決策一定會增加美日直接沖突的危險,為下一年的珍珠港事件鋪平了道路。

法國的迅速陷落在歐洲也產生了直接和深遠的影響。之後一章考察意大利領導層所面臨的選擇。墨索裡尼想趁火打劫參戰,然後又做出了災難性的入侵希臘的決定,結果使整個巴爾干地區陷入混亂之中。第五章探討關鍵的美國的立場,羅斯福是如何在孤立主義的民意和干涉主義的壓力之間走鋼絲,又如何出於美國的利益決定不僅要用盡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援助英國,而且要用最快速度為美國直接參戰做好准備。

之後的一章考察戰爭中最令人困惑的現象之一:斯大林為什麼決定罔顧所有的警告和蘇聯秘密情報機構的明確結論,讓他的國家對即將發生的德國入侵毫無准備,在 1941 年 6 月 22 日打擊降臨的時候手足無措。這個決定給蘇聯帶來了近乎致命的後果。

此時,通向全球戰爭的道路已經很近了,但是這條道路上還有波折。第七章研究美國政府利用希特勒忙於蘇聯戰場、不願報復的心理,在大西洋上以挑釁的姿態進行一場事實戰爭的決策。隨後的第八章審視日本進攻美國的決定。這個決定實在非同尋常,因為日本已經完全認識到所冒風險的嚴重性,知道如果沒能對美國一擊致命的話,長期來說,它獲得最終勝利的機會非常渺茫。而這個決策直接影響了希特勒對美國宣戰的決定。德國在珍珠港事件以後立即對美宣戰,這個決策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奇怪的決策之一。在第九章探討的這個決策付諸執行之後,世界徹底陷入戰火之中。

來自:亞馬遜

但是還有一個,或者說一系列的決定有待我們去研究;它們性質不同,但是和戰爭本身密不可分,並且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在 1941 年夏秋兩季漸進然而不可逆轉的屠殺猶太人的決定。最後一章研究從部分和有限的屠殺行為發展到全面種族屠殺的這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來自納粹政權中央的沖動和在東歐殺戮現場的基層執行者的沖動互相交織,互為促動,在 1942 年初演變成規模巨大的“最終解決方案”。

到 1941 年底,德國發動西歐攻勢 19 個月以後,沖突演變為全球戰爭和全面種族屠殺。此刻戰爭正處於膠著化、難解難分的關鍵時期。誠然,德軍的推進被蘇聯第一次大規模反攻所阻止,但是德國國防軍承受住了蘇軍所施加的最大的壓力和蘇聯最嚴酷冬天的考驗(至少暫時經受住了),很快就開始重整旗鼓,准備再次向前挺進,直到在 1942 年秋季遭遇了轉折性的失敗。在大西洋上,德國的潛艇戰在 1942 年上半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時間似乎盟國會輸掉海上的戰爭。在歐洲和遠東,軸心國仍然掌握著重要的經濟資源。斯大林懊惱地發現,英美遲遲不願開辟他們早已承諾要開辟的第二戰場。美國全部的工業力量還沒有被充分動員起來轉入戰時軌道,還沒生產出足以打敗德日法西斯的武器裝備。同時,日軍在遠東野蠻推進,並於 1942 年 2 月攻陷了新加坡,而新加坡長期以來被視為英國在東南亞實力象征的堅固堡壘。通向征服印度的道路已被打開,而印度是英帝國的心髒。軸心國的武運似乎仍在上升。只有當我們在今天回顧的時候,才能看到它們巨大的賭博已經到了失敗的邊緣。它們已經過度使用了它們的國力,當美國的強大實力被投入戰爭,並和蘇聯非同凡響的頑強結成聯盟,再加上聯合王國和英帝國拼盡最後實力的堅韌不拔,軸心國的失敗漸漸地被注定了。

到 1945 年希特勒自殺之後,已成一片廢墟的德國迅速投降,然後日本帝國被碾壓終於屈服。但是此時(1941年)距這個結局還有漫長且艱苦卓絕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還將喪失千百萬人的生命,還將有史上聞所未聞的大規模破壞和毀滅。結局仍在遠方。但是通向結局的路已經由 1940 年至 1941 年間所做的這些決定世界命運的決策鋪就了。

題圖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