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冷知識】一顆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的荔枝,吃一顆已經要花上一年工資

掛綠,是荔枝最佳品種之一,主產於廣東增城。該品種為廣東增城荔枝中的優等品種,也是廣東荔枝的名種之一。該品種今存者為1979年古樹枯死時由技術人員搶救由樹基發芽更生出的新樹。掛綠核大而略扁,肉質特別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質極優,果實較耐貯藏。

 

那甚麼是「增城掛綠」?

掛綠是增城市最名貴的荔枝品種,因果身中間有一道綠痕而得名。清代乾隆、嘉慶之後,掛綠已名揚中外,但因產量稀少而價值奇高。一顆掛綠一粒金。

增城掛綠外殼紅中帶綠,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荔枝都環繞有一圈綠線,果肉潔白晶瑩,清甜爽口,掛齒留香,風味獨特,果實扁圓,不太大,通常0.5公斤有23個左右。果蒂帶有一綠豆般的小果粒;蒂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另一邊謂之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一綠線直貫到底,“掛綠”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別之處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包裹,隔夜紙張仍乾爽如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說:“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品質極優,是荔枝最佳品之一。

 

增城掛綠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種。早在公元十二世紀有栽培。清代為宮廷貢品供皇帝品嚐。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詩》詠到:“端陽是處子離離,火齊如山入市時。一樹增城名掛綠,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詩人李鳳修詠到:“南州荔枝無處無,增城掛綠貴如珠。兼金欲購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盤盂。”清代文學家朱彝尊慕名入粵觀賞,讚之:"南粵荔枝,向無定論,以予論之,粵中所產掛綠,斯其最矣。"足見其珍貴程度,被稱為“荔枝之王”。

現存活在增城荔城鎮掛綠園的那株掛綠樹是掛綠荔枝品種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樹齡,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幾代的掛綠子孫樹種,共100多株,在增城幾個鄉種植。增城掛綠以文獻正式記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乾隆年間縣志記載原產於增城新塘四望崗,後至嘉慶年間因官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而砍光掛綠荔枝,萬幸只存縣城西郊西園寺(現荔城掛綠廣場)一棵至今,“西園掛綠”彌為珍貴。

↑這就是掛綠母樹

 

拍賣競爭激烈創天價

2001年在掛綠廣場舉行的掛綠珍果拍賣會上,一顆“西園掛綠”荔枝拍出了5.5萬元的高價,成為全球最昂貴的水果,一舉打破了世界健力士記錄;2002年的拍賣會上,增城市的10顆“西園掛綠”荔枝經過25位買家異常激烈的競拍,最後以131.5萬元的總成交額被十位買家競拍摘走。其中,重量只有18.8克的第一號“西園掛綠”賣出了55.5萬元的天價,不僅刷新了去年創下的“一顆荔枝5.5萬元”的健力士世界紀錄,“掛綠”在一年內猛漲十倍的身價也成為當天最大的亮點,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據增城有關方面透露,這次拍賣所得除了用於掛綠母樹的養護外,其餘的將用於發展增城的教育事業。

 

有關「增城掛綠」的傳說

增城人民對掛綠荔枝有著深厚的感情。很久以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傳說:相傳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樓桂村人。何仙姑15歲時得仙人點化,食鳳凰山雲母片學會飛身法術。 18歲時因父母將她許婚別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禮前夕乘人不覺,飛身至羅浮山得道成仙。後因不忘家鄉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鄉漫步荔枝園中。一天,何仙姑留戀西園荔枝美景,坐在樹枝上編織腰帶,離開時把一條綠色絲線遺留樹上,綠絲飄繞在荔枝果上,於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綠線,人們就給它取名“掛綠”。可見“掛綠”之神奇和名貴,帶有不凡的“仙氣”。

 

 

 

以上就是有關「增城掛綠」荔枝的小知識,喜歡的話請分享出去,讓其他人都知道原來你賺一年錢也未必吃得到一顆「增城掛綠」荔枝!(哭)

 

想知更多冷知識,請讚好→→10萬個冷知識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