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嘲笑這個國家:因為它的存在中國已沒有退路

別總是嘲笑這個國家:因為它的存在中國已沒有退路

2017年07月20日 08:49 新浪軍事

 

  導讀:印度,早已不容我們有任何小覷,它是緊跟中國腳步的尾隨者,而且也已經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陰影。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面積人口,它的大國雄心,決定了未來的亞洲,能挑戰中國威脅中國的,肯定不是日本、更不可能是越南,只能是印度!

  印度非法進入中國領土,引起兩軍對峙。很多國人很憤怒,為什麼不打丫的!要知道,1962年,中國軍隊自衛反擊戰,如大水崩沙摧枯拉朽,一路如入無人之境,一度戰線推進到距離印度首都新德裡不到300公裡的地方。

  1

  還是那個“泥足巨人”嗎?

  中國打印度,那還不是大人打小孩屁股?這個自認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在很多中國人眼中,其實是一個泥足巨人,那裡髒亂差,那裡的婦女沒文化,那裡有亂糟糟的種姓制度,那裡還有悠久的強奸文化……

  但很多中國人可能沒有認真考慮一下,印度國防部長為什麼敢說“今天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既然是泥足巨人,為什麼有膽量挑戰世界世界老二的中國,而且還是主動越界,就是不撤兵!

  印度,早已不容我們有任何小覷,它是緊跟中國腳步的尾隨者,而且也已經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陰影。

  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面積人口,它的大國雄心,決定了未來的亞洲,能挑戰中國威脅中國的,肯定不是日本、更不可能是越南,只能是印度。

  2

  中國在崛起,印度也在崛起

  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奇跡;但現在,印度則是新的奇跡。

  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中國出台了4萬億刺激計劃,靠大水漫灌維持了經濟的增長。但印度幾乎沒有什麼刺激,就靠私企的活力,保持了高於6%的增幅。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2016年印度GDP同比增長了7.1%,中國只有6.7%,這是印度連續3年經濟增速超過中國。未來一段時間,是印度,而不會是中國,將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還有,印度的股價指數,自2013年以來上漲了59%,保持了穩定上漲的勢頭,2016年以來也是金磚國家中表現最好的。千萬別跟我提中國股市。

  外資仍在加速流向印度。印度2016獲得外國直接投資620多億美元,連續2年位居全球榜首。跨國大公司趕著趟兒到印度投資,三星宣布投資7000億韓元生產手機。中國公司也不甘落後,小米在印度的第2家工廠已經投產,萬達宣布投資100億美元要建設產業園,當然,老王同志還有錢的話。

  印度最得意的一點是,印度人年輕啊!整體人口年齡中值,日本是46.9歲、美國是37.9歲、中國是37.1歲,而印度只有27.6!形象地說,日美等發達國家和中國已經是中年人,而印度還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

  莫迪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一個有著8億年輕人的國家有什麼奇跡不能創造?

  印度理工教育很厲害,在印度,一流學生進印度理工學院,二流人才念美國名校。印度航天工業不可小覷,2013年就成功發射了“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整個項目不到一部好萊塢大片的投資。印度2016年IT產業軟件和服務出口超過1000億美元。

  印度仿制藥也全球有名,多少中國病人要到印度去買藥?

  莫迪上台後,印度更是雄心勃勃,大力提振基礎設施建設,改革稅制,統一國內市場,絕對是雄心壯志。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印度還在加強與美國、日本的同盟。就在中印邊境對峙的同時,美國日本和印度還在印度洋展開大規模的三航母軍演,向中國傳達的信號也非常清楚:一旦中印陸上開戰,印度有能力在一個小時內切斷中國的主要能源通道和外貿通道。

  3

  沾沾自喜 or 提高警惕?

  不少人喜歡把中印關系描繪為“龍象之爭”,中國龍早已騰飛,但大象其實也在起舞。

  我們不能因為不喜歡印度,就漠視印度的發展。確實,印度現在還有種種的問題,比如,印度財長下鄉調研得爬樹找信號,印度農業部長尿急,死活找不到廁所,只好在牆根方便了一通,旁邊還有2名持槍警衛。

  但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印度就像20年前的中國。當時有幾個人能料到,中國會迅速發展到這個規模,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印度已經在崛起,一個人口將超過中國的大國的崛起,一個對中國還頗有仇視的國家的崛起,不可避免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

  而且,印度還擁有我們所沒有擁有的很多優勢。印度對中國的威脅,肯定不是20萬的邊境山地師,而是它壯士斷腕式的改革決心,還有大量年輕人口的優勢和扼印度洋的地理優勢。

  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當然,中國肯定也不是1962年的中國。

  印度發展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就如同中國曾經走過的曲折道路。但中國可以看不起對手,而對手肯定不會忘記中國。

  想一想,在你向前奔走的時候,突然身後出現了一個目光緊盯你後背的對手,你會是什麼感覺。

  面對緊追在後的印度,我們更應該自問一句:我們是否還能沾沾自喜,而不是提高警惕!(作者署名:牛彈琴)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