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裝起搏器.排尿沒障礙了!

專題

膀胱裝起搏器.排尿沒障礙了!

 2017-07-28 16:07

一位18歲印裔女生從小就面對排尿障礙,經常小便不順暢,每次都得用手按壓膀胱。膀胱可儲存400毫升尿液,一般人可把尿液全部排出或僅剩50毫升,然而這個不管她如何費力擠壓膀胱,都只排出100毫升。為減少如廁次數,她一天只喝1至2杯水,如果頻頻喝水,膀胱很快充滿尿液。由於長期擠壓,導致她的膀胱功能受損和細菌感染而求醫。

在醫院,泌尿科醫生嘗試把導尿管由她的尿道插入膀胱,進而引出尿液,可是當醫生插管時,收緊的尿道令她緊張而感到疼痛不已。最後,醫生使用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sacral neuromodulation)解決了她的問題。在接受這個手術前,這位女生詢問了醫生不少問題,“以後生孩子會不會受到影響?”、“整個操作時如何的?”等。她最終如願以償解決了排尿問題,挽回健康甚至順利完成學業。

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儀(又稱膀胱起搏器),是從外國引進的一種治療排尿障礙的最新微創治療手術,根據國際數據顯示,79%患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其中45%獲得治療;64%患急性綜合症病患,其中31%能夠正常排尿,而77%受尿瀦留困擾的病患,61%病患則不必要使用導尿管。迄今為止,世界各地已有20萬患者接受了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用於治療膀胱排尿功能障礙。

控制排尿腦部或脊髓神經受到損害後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礙,中風或老人失智症引起而導致排洩失禁。其中因脊髓神經線受損、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常喝含咖啡因飲料或尿道受到細菌感染引發的膀胱過度活動症,一般的治療方法就是改變生活習慣、加強骨盤的鍛煉、使用藥物和打肉毒桿菌,而膀胱起搏器經常被認為是治療的最後方法。

....

羅華倫(Warren Lo Hwa Loon)吉隆坡中央醫院泌尿科顧問

影響生活品質

至於尿瀦留(也稱無阻塞型或膀胱無力症)也是因脊髓神經受損(意外或手術)、糖尿病、中風和膀胱的老化引起的,一般的治療方法就是插入尿導管,然而卻很少人認識膀胱起搏器是其中的一種治療方法。如果尿瀦留不及早治療,累積在膀胱內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沉淀後,會直接影響腎功能,最後必須洗腎。

這些排尿功能障礙雖然不是絕症,卻是一種讓生活品質受到影響的病症,在社交中引起困窘,與此同時增加細菌感染、結石和腎衰竭的發病機率。

至今為止,我在外國成功處理50個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個案,在大馬有10個個案,以上的個案是我在馬來西亞處理的第一個個案。

屬微創手術分兩階段進行

膀胱起搏器是植入在腰部下方的儀器,是一個精致小巧的高科技微電子裝置,是輸送電脈經過導線從而刺激骶骨神經線的電調節治療。它能夠讓病人察覺到膀胱的脹滿感和排尿的需要,也能夠幫助病人自然和順利排尿。電刺激可調節控制膀胱、尿道和直腸以及骨盆底肌神經,而電脈的強弱度和頻率可通過醫生和病人的控制器來調節。

不影響日常活動

這項微創治療手術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體驗治療,將刺激器的電線植入體內刺激膀胱,醫生觀察病患的情況獲得改善後,一星期後就可進入第二個階段手術,就是把膀胱起搏器植入皮下脂肪,解決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礙。復診方面,一般在6至12個月監測療效,而膀胱起搏器的壽命為5年。

植入膀胱起搏器的位置並不會影響患者彎腰坐臥及其他日常活動。喜愛旅游的患者,可以先設定好膀胱起搏器電脈的強弱度,不一定要隨身攜帶該起搏器的控制器,而可以讓你安心旅游去。

....

骨神經電刺激治療儀(膀胱起搏器) 

延伸到排洩功能治療

自從1960起,電刺激就被開發利用於治療膀胱問題,原本是幫助癱瘓的病人排尿,通過直接刺激膀胱源起的。

到了70年代中期,電刺激被延伸到排洩功能障礙的治療上。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分別在1997年認證治療膀胱過度活動失禁和1999年認證治療尿瀦留和尿頻症狀。

最近又被提議是一種有效治療兒科膀胱機能障礙的附加療法。

骶骨神經電刺激治療原本是用於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症,沖動失禁和無堵塞型瀦留等泌尿問題。如今也用來探究間質性膀胱炎、成人和兒童神經性膀胱、大便失禁、便秘、慢性骨盆疼痛和勃起功能障礙等問題。

至於脊髓損傷患者可能會對骶神經調節作出反應,並消除膀胱痙攣或尿瀦留、多發性神經硬化症:另一種潛在的應用是患有穩定型多發性神經硬化症的患者。

6種人不適用

膀胱起搏器不適於用在:

1.列腺增大(良性或癌症)和尿道狹窄患者

2.16歲以下患者

3.懷孕婦女和使用心髒起搏器患者

4.患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

5.患者不應在潛水10米以下或進入絕對超過2.0大氣壓的高壓艙使用

6.高度不會影響膀胱起搏器,然而跳傘、爬山、笨豬跳等可能會影響儀器系統。

***溫馨提醒:文章與廣告內提及產品、服務及個案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看診依據,必要仍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