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彩539神算]8月26日 2支 單號定位、雙號拖牌

  每天早上一起床?好吧,我不得不承認是中午,掛鐘的時針已經微微偏向了12點。坐起來發呆,腦袋裡思考著:今天干什麼?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該干些什麼,只是在無謂的浪費著腦細胞。每天都是如此,卻依舊每天在思考著這一個得不出答案的未解題。

  直到秒針的"滴答"聲可以清澈的傳入耳中,這一天的對峙又正式開始,我與空虛的對峙。

  辭掉工作,已經是第12個月零3天,4小時。不曾與人說過話,宅在家裡,很少外出,每天起床面對充斥在整個空房的空虛與掛鐘。不知從何時有了個習慣,習慣數著時間,倒數。大到年月,精確到甚至分秒。喜歡循環著聽一首歌,有一首,也是唯一一首,我聽了4年,歌名叫<memories>。這首歌講述著21歲的懵懂;彷徨;叛逆與對童年時的回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恰好也是在21歲那年,第一次聽這首歌就深深的喜歡上,可能是有太多的共鳴,青春?不知何為痛的痛。

  這首歌時長4分13秒,單曲循環著,我就這麼每天計算著時間,荒廢著;嘆息著,卻又無可奈何。如果時間不是用如此精確的量數來計算,人們還會感到這般悲傷;無助嗎?

  循環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差不多是56次了,時針已然指向下午4點,秒針還在"滴答滴答"著從不曾停息,在計時一天的終結;計時一個生命的結束,世間萬物都從這"滴答"聲中開始,然後依舊在這"滴答"聲裡沉息。時間,是個很抽象的東西,你即看不到也摸不到,可它確確實實在流逝著。不管你願不願意,它就像一條洶湧澎湃的洪流,吞噬一切,帶走一切與它有關的事與物,卻總是帶不走回憶。

  最終我與空虛的對峙以我的妥協而結束。一整天粒米未進,終於透過肚皮傳來雷霆萬鈞之勢的隆隆聲。本想叫外賣,可又覺得太貴而且慢的可以餓死我,索性出去透透氣順便可以在樓下的一家面館對付一餐。

  可能真的是又飢又餓還是不飽,又吃了一份,這才心滿意足的走了出來。可這一走出來就茫然的不知所措了,要去哪裡好呢?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又不想馬上回到那個空蕩;密閉的"巢穴"。左右為難之時映入我眼簾的正是那一坨巨大的土山包。拿出手機看了一下時間,才不過5點20分,離天黑還有些時間,現在正值晚春,馬上要進入夏季,所以晝比夜長。想來也有好久沒去爬過這座土山包了,那就去看看吧。

  這個"山"的高度也就在7-8層樓高度上下,但正好座立在一個上坡路的頂端,所以在遠處看去會覺得有那麼點山的感覺,到了"山"腳下你就會大失所望了。

  沒過10分鐘就爬到了山端,竟累的氣喘籲籲,別看它不怎麼高,那山路可真夠陡。爬到山頂就有一座小涼亭,在上面可以看到整個市井街道,也不過就那麼一條街。涼亭四周有高大;粗壯且枝葉茂盛的銀杏樹,還有一些略顯低矮卻很結實的松樹和一簇不知名的野花。樹枝上都已經開始長出了嫩綠的小葉片,夏天的時候我經常來這裡乘涼,清風拂面;鳥蟲熙熙,還有泥土的清香和淡淡的松香撲鼻而來,很是愜意,無人的時候我還會躺在涼亭裡的長椅上睡上一覺。步入秋季這裡的景色也算是怡人,由厚實的木板和混凝土鋪成的山間小路上疊滿了淡黃色扇形的銀杏樹葉,宛如一幅油畫,踩在上面還會發出"莎莎"聲,我喜歡走在這樣落葉疊滿的小路。

  記得小時候,我所上的小學座立在廣闊的稻田中央。學校沒有圍牆或鐵護欄,而是圍有數百棵井然有序,秉直高大的白楊樹,枝葉茂盛。這些樹據說是我們父輩小時候種上的,數十年風雨的洗禮使它們更加巍峨;莊嚴,不由得讓人產生發自肺腑的敬意。一到秋季學校周圍稻田裡飽熟的稻米穗垂下頭來,一陣涼爽的秋風吹過,稻田上蕩起金色浪濤,白楊樹上的樹葉也隨著一大片一大片成群的掉落,在遠處看去仿佛就像是閃著金光的瀑布傾瀉而下。彼時的孩童們在操場上玩耍嬉戲,玩累了就跑到堆滿落葉的白楊樹下,或是靠坐著;或是躺著。在涼爽的秋風和樹蔭下稍作休息,嬉笑著,無憂且無慮,那麼童真;那麼無邪。

參考來源 https://youtu.be/7HyuAzHs17w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