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別人的燈關了,你的燈還亮著!

成功就是:別人的燈關了,你的燈還亮著!

.                                                                                                                                                                                                  

圖片截取自:thisismoney

作者:陳春花

成功與失敗之間其實沒有什麼差別,

成功與失敗之間唯一的差別

就是成功比失敗多那麼一點東西。

就多那麼一點點,

這一點點就是你的付出。

繼續看下去...

成功沒有其他原因,

就是比其他人 多付出一點

所以每天晚上,

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時刻是,

當我寫累了,往窗外望,

竟然發現窗外所有的燈都關了,

安靜地望著窗外,

和自己的燈光輝映的只有星光,

這個時候我就知道自己開始接近成功了。

成功就這麼簡單,

所以如果有一天,當你往窗外望,

你發現自己的燈亮著,

而別人的燈已經關了,

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成功真的不是太難的東西,

只要你願意稍微探索多一點,

你離成功就很近了。

當接受每個任務的時候,

如果自己願意比別人付出的多一些,

那麼你一定就會成功。

古人們的 勤奮好學

都值得我們借鑑

孔子─韋編三絕

孔子一生勤奮好學,

到了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

《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

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

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

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

用皮條把許多竹簡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一冊書。

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

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

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

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蘇秦、孫敬─懸梁刺股

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

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髮系在房梁上,

只要打瞌睡就會被扯醒。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

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大腿來使頭腦清醒。

這就是歷史上懸梁刺股的故事。

王羲之─書聖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

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裡洗毛筆,

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一池墨水。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

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

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天才絕不是靠天生

還要加上 100% 的專注

英國畫家雷諾茲的理解是:

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進行忘我的工作以外,與常人別無兩樣。

當聽到年輕人對天才羨慕不已、讚嘆時,

我常會問他這個問題「天才勤奮工作嗎?」

這裡我要特別強調兩個詞的差別:

應付工作與勤奮工作。

這段話告訴我們,沒有真正的天才,

天才一定是勤奮工作的結果。

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就是天才是天生的,

而且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很多,

甚至還認為有著超乎尋常天賦的人

不需要勤奮和苦幹,這是大錯特錯的,

這種思想斷送了很多可以大有作為的年青人。

專心在自己的工作,

必然能獲得 極大的成就感

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和研究,

也同樣承認這樣的工作單調和乏味。

但是當你能夠領略這個學科精髓的時候,

當你能夠貢獻你的價值的時候,

就有著鼓舞人心的精神上的極度滿足,

自己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極大的發揮。

正是因為心無旁騖、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才有更多的時間

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精神世界才是充實和歡愉的。

但是如果沒有實事求是估量工作中的困難,

不知道成功來自於無數次的失敗,

需要付出長期的、耐心的勞動,

恐怕很難取得大的成就。

所有的成功,

都來自於 勤奮和毅力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崇拜那些英雄,

也可以用敬畏的眼光

來注視你心目中的偶像,

欽佩他們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是你要切記的是,

並不是一顆多愁善感的心

加上豐富的想像力

就可以使你成為莎士比亞。

正是勤奮寫作和堅持不懈地探索,

才成就了莎士比亞。

正如莎士比亞自己所說:

人們渴求的不應是天賦,而是堅強的意志。

換句話說就是,

人們不應一心只想著得到成功的助力,

而要時刻保持勤奮勞作的毅力。

本文來自 陳春花,原文 於此

版權歸對方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Sally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