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路,「後照鏡」這樣調!原來「視線死角」沒喬好, 裡面就隱藏 致命危機...

安全上路,「後照鏡」這樣調!原來「視線死角」沒喬好, 裡面就隱藏 致命危機...

收藏

(圖片翻攝自 linquist)

開車上路之前,

絕對不能忘記先調整好自己的後照鏡,

除了好倒車入庫,還能讓自己和他人行車都能平安。

要將後照鏡調整到最適合的位置可是有學問的,

忘掉你之前所學的調整方法,

現在要教的就是讓你更能減少視線死角的方法。

首先是一般我們

常見的「後照鏡」角度...

▼你坐在車裡,看向右側後視鏡

(圖片來源)

大部分駕訓班教的都是鏡中呈現1/3自己的車身,

2/3顯示你車右邊的空間。

▼這時候的車內後照鏡是長這樣

(圖片來源)

▼回到駕駛座後從右車窗看出去是這樣

(圖片來源)

有哪裡不對嗎?請注意下面紅色的區塊。

(圖片來源)

你會發現,外後視鏡中的紅色區域(景物)

和內後視鏡中的紅區(景物)是完全相同的!

你在外後視鏡中看到的不是你的側方,是後方!

在有限的視野裡你花了兩次機會看同樣的地方!。

那該怎麼調整後照鏡才是對的?

首先記住,儘可能在安全的區域、

車輛靜止時再進行調整。

《調左側》:

把頭貼近左側車窗,將左側後視鏡向左外展,

直到在鏡中看不到自己的車左側翼,停止調整。

《調右側》:

把頭挪到車內中央區域(兩前座之間),

將右側後視鏡向外展,

直到在鏡中看不到自己車的右側翼,停止調整。

突然改變以前的做法,心裡一定會不太習慣,對吧?

▼調整過後,右側的視野變成這樣

(圖片來源)

明明停在同樣的位置上,

我的右側卻突然出現了一輛靜止中的車,

而調整前的後照鏡上完全沒有出現它的蹤影。

▼把車往前開出3公尺左右,

那輛車出現在我的車內後視鏡裡

(圖片來源)

可以看出,側後方這輛車從車尾到前門

都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這時再看向右側的後照鏡

(圖片來源)

內鏡+外鏡雙重加持

我們看見那輛車的車頭、前輪等都出現在視野中。

內鏡+外鏡雙重加持之下,

我們才幾乎沒漏掉那輛車

在我們正常視線中的任何一部分。

現在把車向後倒6米

(相當於最初位置的3米之後),

再看一下右側後照鏡。

(圖片來源)

出現了那輛車的後輪和車尾。

這時候的車外是長什麼樣子?

(圖片來源)

我們看見了這輛車的車頭!

在這個角度,我們幾乎不需要轉頭,

它就在我們眼睛的餘光之中。

我想,這個說清楚了吧?

這個調節車外後視鏡的辦法,

大大減少了我們不斷的轉頭的機會,

而每一次轉頭都藏著一次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小編提醒:停車時,

需要看得到自己車子的邊緣,避免A到旁邊

所以這時候,所以後照鏡就不能那麼外展)

調整「後照鏡」並適應,

安全係數將大大提升!

著名的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

早在1995年就發表過一篇論文,

倡議廣大車主將車外後視鏡的角度調節得儘量外展,

就可以儘可能避免視線死角。

文章主張車外後視鏡外展到儘量與車內後視鏡

不出現重疊區域。

這個主張讓習慣了在外後視鏡中看到自己車身

的司機們感到無所適從。

然而,一旦調整並適應,安全係數將大大提升。

這讓你在向兩側車道併線時更得心應手,

而且也省掉了安裝盲區監測係統的昂貴費用。

按照這個調鏡的位置,

兩套後視鏡分工就非常明確了。

車內後視鏡用來監測從正後方開來的車輛變化情況

而兩側的車外後視鏡只用來監測兩側車道的車輛情況。

▼來看看簡單的示意圖

(圖片來源)

圖1:

當車外後視鏡調到這個位置,

鏡中能看到左後方的紅車,

而看不到藍色的本車側翼。

圖2:

這個位置,能看到本車側翼,

而左後方的紅車進入了視線盲區。

圖3:

車內後視鏡,能清晰看到正後方

黃車和某個角度下的右後方綠車。

圖4:

儘量外展的位置,當綠車從車內後視鏡消失,

立即出現在右外後視鏡中。

圖5:

傳統的調鏡角度,

右外後視鏡可以看到一點正後方車輛,

也能看見本車和右後車道車輛,

因此人們感覺很有安全感,然而盲區很大。

當然了,「停車」時需要看到車身

這時候照鏡就不能那麼外展!

所以駕駛人可以依據情況調整!

專家表示,

後視鏡看不看得到自己車身各有優缺點,

駕駛可以依照 「個人開車習慣」抓感覺,

挑選適合的,

或加裝廣角後視鏡、盲點警示系統協助,

畢竟後方可視角度越大,行車安全性相對越高喔~

(文章來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讓愛吸收各種新知的你,

一天比一天更加充實!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