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籍台灣兵老照片 (圖10張)

日籍台灣兵,一般指太平洋戰爭後期(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政府招募和徵召服役的台灣人,廣義上或是指加入日軍的台灣人。「日籍台灣兵」在文獻中有不同的稱謂,除了「日籍台灣兵」,亦有「台灣人日本兵」、「台灣人原日本兵」及「原台灣人日本兵」等稱謂,由於在1945年4月戰爭惡化,開始全面徵兵之前,是以「志願兵」加入,所以也有「台灣特別志願兵」此稱謂。

由厚生省統計資料顯示,從台灣兵徵召起訖,當軍人則有80,433人,為軍屬多達126,750人,總數共207,183人。這數目是依公開招募紀錄的人員為準

,其他如:軍部以任何型態的臨時用人、日企外派人員被現地動員者等,多半未計算在內;又因為不少人是使用日本名,在辨別上也會有落差。此外,基於總動員的情況下,不分男女皆納入編組,還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必須參加學徒兵擔任預備隊,民間防衛亦有警防團(防空避難)、國民義勇隊(防禦工事)等組織,以因應美軍轟炸和反登陸作戰。所以廣義的台籍日本兵,肯定超過統計數字。不排除台灣總督府基於統治與招募需要,使用棍棒和胡蘿蔔的手段,如推廣皇民化運動提升國家認同,形成不當兵非男人的社會氛圍,及刻意讓軍夫優渥待遇等誘因。(當時日本警察薪俸才30圓,通常軍屬薪餉則30~150圓,且日本軍人志願役待遇遠高於義務役,故招募特別志願兵時蜂湧群起的申請。)
可是當無情烽火波及到台灣的時候,也激起台灣人愛鄉守土的決心,尤其當盟軍大轟炸台灣開始,即引發大批台灣青年挺身而出。雖然台灣的人力資源龐大,但大多數願意為日本作戰的台灣兵,初期並未獲日本政府青睞擔任「帝國軍人」,倒是當軍夫分發各地支援(從事粗活)為主;不過,戰爭後期人力分配已經相差無異。整體而言台灣人為了這場大東亞戰爭,飽受戰爭摧殘與悲情錯亂之苦,不幸犧牲的軍人及軍屬,總計有30,304人死亡。至於失蹤不明者人數,據其他非正式統計資料為22,671名。在這些戰死者當中,共有2萬8千名戰死的日籍台灣兵,被供奉在日本的靖國神社。此外,在台灣新竹縣北埔鄉的濟化宮裡,亦供奉著33,000多名日籍台灣兵牌位(與日本厚生省統計的陣亡人數303,04名不符),日本靖國神社與台灣濟化宮的日籍台灣兵有重疊。

乃至戰後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統治概要》時,掌握到殘留海外者,有南方各地92,748名,日本內地兵工廠8,419名。另據《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書》,中國各地37,700名(其中海南島20,335名、廣東9,618名,尤其在海南島的台籍日本兵集中營,而生活條件最為艱苦,且遣返作業更是被刁難拖延),海外共近15萬名的台灣籍的軍民,均在集中營等待遣返。

[a]部分台人留於南洋當地打拼,如印尼建國英雄李柏青等。另外解甲歸鄉的十多萬名日籍台灣兵中,有近2萬人,因加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軍隊,旋即投入國共內戰,又國民政府各戰線失利而節節敗退,故約1萬5000名卻在中國戰場上莫名犧牲,悲慘到撫卹和入祀忠烈祠都沒有,更連這段歷史紀錄都被堙沒。

[b]能有幸後撤回台者,據目前在國防部的人事參謀次長室所記載,「身份確認台籍老兵」,總人數僅有二千多人。部分在中國大陸戰場被共產黨擄獲吸收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投入抗美援朝的韓戰,許多台籍老兵歷經九死一生,無奈向聯合國軍投降再度變成俘虜,輾轉回台後成了反共義士。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

==========

1/10 台籍日軍中最著名的當屬“高砂義勇隊”。台灣學者孫大川指出,真正劃入“高砂義勇隊”的原住民士兵,大約有4000多人,但若包括相關梯次,被迫參與戰爭的原住民應在8,000人以上,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生還。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戰後,1987年9月,日本政府用特別立法的方式,決定以「弔慰金」的名義,補償日籍台灣兵戰病死者及重傷殘障者,合乎資格者每一人200萬日圓。此與日本政府給付日本軍人之「撫恤金」略有不同,且「弔慰金」與日本軍人的「撫卹金」有較大的差距(約短少58倍)。至於當時的軍事郵政儲金問題,採用帳戶平均額度1000日圓,乘以120倍為補償基數,即每位台籍日本兵人補償金為12萬元日幣,。並於1995年開始支付。但當時1000日圓是很大的幣值,就僅乘以區區120倍的轉換係數,遠低於原額度價值,引發眾多的台籍日本兵不滿抗議。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